【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2.2《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分层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2.2《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分层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05 22:30:19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2.2 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分层作业)
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培优 三维训练
(限时:20min)
1.毛毛同学取了一粒花生,将它放在火焰上燃烧,烧掉的是(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无机物 D.水
【答案】A
【分析】植物种子内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能燃烧,因此将种子放在火焰上燃烧,烧掉的物质和剩下的物质分别是有机物、无机物。
【详解】有机物能够燃烧释放出能量,其中绝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量;种子中的水在种子燃烧的过程中,转化成水蒸气,剩余的灰烬是无机盐。因此将一粒花生种子放在火焰上燃烧,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
故选A。
2.下列食物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纸上留下明显“油斑”的是( )
A.米饭 B.花生 C.馒头 D.青菜
【答案】B
【分析】食物中的脂肪在白纸上挤压后会留下油斑,而淀粉、蛋白质等成分则不会。
【详解】A.米饭富含淀粉,挤压后不会留下油斑,故A不符合题意。
B.花生富含脂肪,挤压后会在白纸上形成明显油斑,故B符合题意。
C.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挤压后无油斑,故C不符合题意。
D.青菜主要含维生素和水分,不会留下油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探究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等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
B.应设置重复实验,并取重复组的平均值进行分析
C.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等
D.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剩余的灰烬是无机盐
【答案】A
【分析】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
【详解】A.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低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因为花生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低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A错误。
B.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B正确。
C.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等,C正确。
D.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因此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燃烧后留下的灰烬不能燃烧是无机盐,D正确。
故选A。
4.如图所示,同学们在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实验中提出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需要测量记录的数据有:水的体积、种子的质量以及水升高的温度
B.实验测量出的食物热价要高于食物的实际热价
C.富含脂肪的种子比富含淀粉的种子热价高
D.不同食物营养成分不同,它们的热价也不同
【答案】B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测量食物中的能量我们一般用燃烧的方法来测定。
【详解】A.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实验中需要测量记录的数据有:水的体积、种子的质量以及水升高的温度,从根据相应的计算方法计算出食物中的热量,A正确。
B.部分热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食物燃烧不充分,有些热量没有被释放出来;加热过程中试管也吸收一部分热量等,多种原因导致测得的食物热价一般比实际热价低,B错误。
C.等质量脂肪和淀粉的种子,含脂肪的种子中有机物多,燃烧释放的热量多,C正确。
D.每克糖类平均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为38.91千焦,每克蛋白质平均为17.15千焦,因此各种食物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同,它们所贮存的能量也不相同,D正确。
故选B。
5.我国人民的膳食中,总热量大约65%来自糖类,18% 来自脂肪,12%来自蛋白质。现有一男生 ,日热量供应量为12540千焦。请问,每日中午蛋白质的供应量应为多少克 ( )
A.87.74 B.35.1 C.38.67 D.26.32
【答案】B
【详解】人体每日摄入的总热量早、中、晚的比例是3:4:3,该男生日热量供应量为1.254×104千焦,则他每天中午由蛋白质提供的热量是:1.254×104千焦×40%×12%=601.92千焦;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是17.15千焦,因此他每日中午蛋白质的供应量是:601.92千焦÷17.15千焦≈35.1(克)。故选B。
6.某小组同学对大米、花生仁、核桃仁和黄豆四种食物中的能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食物名称 大米 花生仁 核桃仁 黄豆
质量(g) 20 20 20 a
水(mL) 50 b 50 50
温度上升(℃) 1.3 2.2 3 1.4
A.a是10克 B.b是30毫升
C.实验变量是食物的种类 D.大米能量最多
【答案】C
【分析】(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含水和无机盐)。种子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
【详解】ABC.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某兴趣小组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热能的多少,测定了表中四种食物中的能量,所以本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四种食物。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变量如水的体积等都相同。所以实验中a应为20克,b是50毫升,原因是为了保证变量以外的因素相同,故AB错误,C正确。
D.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大米、花生仁、核桃仁、黄豆四种食物中,核桃仁使水温度上升最高,因此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故D错误。
故选C。
7.人体吸收的氧气最终去向是(  )
A.用来构成组织细胞 B.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D.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答案】D
【分析】人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吸入人体的氧气最后会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详解】呼吸经过呼吸道首先是把氧气吸入肺部,和肺部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随着血液循环,运到需要氧气的细胞,就会与二氧化碳交换物质,细胞中二氧化碳出来,氧气进去,最终把有机物(如葡萄糖)分解,为身体提供能量。
故选D。
8.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增多的二氧化碳最终产生于( )
A.血液 B.肺部 C.心脏 D.组织细胞
【答案】D
【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详解】呼吸过程示意图:

由此可以看出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是被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利用氧,是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增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于组织细胞,而不是血液、肺部或心脏,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外界空气中的氧通过人体哪些系统进入身体并到达每一个细胞的(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C.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D.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答案】D
【分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外界空气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肺内通过扩散作用,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交换到肺泡中,呼出体外,氧气进入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再由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组织细胞处再进行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被交换到血液中,被运走,氧气被交换到组织细胞内,供其利用,可见外界空气中的氧进入身体并到达每一个细胞,要通过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D正确。
故选D。
10.下列关于人体能量供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能量的供给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B.人体所需能量约70%来自于糖类
C.等量的牛肉、花生和面粉中,含热量最多的是花生
D.人体产生的能量全部用于生命活动
【答案】D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A.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一部分转化成热量散失,所以人体能量的供给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A正确。
B.食物中含有的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约70%来源于糖类,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而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B正确。
C.食物的热价是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每克糖类平均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为38.91千焦,每克蛋白质平均为17.15千焦;牛肉主要是蛋白质,花生主要是脂肪,面粉主要是糖类,所以含热量最多的是花生,C正确。
D.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人体体温,D错误。
故选D。
11.在生命的舞台上,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为我们的世界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  )
A.呼出二氧化碳 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分解有机物 D.消耗氧气
【答案】B
【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详解】A.呼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一个产物,但这只是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一个现象,并非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呼吸作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出只是伴随着能量释放和有机物分解而产生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生长、物质的运输、对刺激的反应等,都需要能量来驱动。呼吸作用通过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正是满足植物这些生命活动能量需求的关键来源。没有呼吸作用提供的能量,植物就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也就无法维持生命。所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故B符合题意。
C.解有机物是呼吸作用的一个过程,是呼吸作用发生时的一个具体行为,而不是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目的是为了释放其中储存的能量,以供生命活动利用,所以分解有机物本身不能体现呼吸作用的核心意义,故C不符合题意。
D.消耗氧气同样是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植物消耗氧气是为了使有机物能够被氧化分解,从而释放能量,消耗氧气并不是呼吸作用的意义所在,它只是实现呼吸作用能量释放这一重要意义的必要条件之一,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下图1中,①和②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过程,甲、乙表示物质。图2是测定食物X中能量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1中,过程①可以在消化道的 和 中完成;能被小肠吸收的物质是 。
(2)图1中甲物质是 ,麦芽糖酶参与图1中过程 (填序号)的消化。
(3)淀粉、甲、乙都属于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主要由该类物质提供;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燃烧相同质量的干燥花生种子(脂肪含量高)与小麦籽粒(淀粉含量高),燃烧花生种子时水温变化大,原因是 .
【答案】(1) 口腔/小肠 小肠/口腔 乙/葡萄糖
(2) 麦芽糖 ②
(3) 糖类 脂肪所含能量多
【分析】(1)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2)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据测定,它们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分别是:每克糖类平均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为38.91千焦,每克蛋白质平均为17.15千焦。
【详解】(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因此,淀粉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是:首先在口腔中由唾液淀粉酶作用开始,随后在小肠中被淀粉酶继续分解。最终分解产物是葡萄糖(乙),葡萄糖能被小肠吸收。
(2)淀粉在消化道内首先分解成麦芽糖(甲),然后麦芽糖在小肠中被麦芽糖酶分解成葡萄糖(乙)。因此,麦芽糖酶参与的是过程②。
(3)淀粉、麦芽糖和葡萄糖都属于糖类,人体主要通过物糖类获取能量。脂肪含有的能量高于糖类,因此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脂肪含量高)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更多,导致水温变化更大。
(限时:10min)
1.某小组在进行“测定花生种子的能量”实验时,按要求完成每一步实验,计算所得数值低于资料中查阅到的能量值,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花生种子偏小 B.有热量散失
C.计算出错 D.未重复实验
【答案】B
【分析】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
【详解】A.虽然花生种子的大小会影响其燃烧时释放的总能量,但只要我们确保测量的是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并且燃烧过程充分,那么种子大小对最终能量值的影响应该是可以忽略的,A不符合题意。
B.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燃烧产生的热量不可能完全被我们的测量装置所捕获,总会有部分热量以辐射、对流等方式散失到环境中。这种热量散失会导致我们测量到的热量值偏低,从而计算出的能量值也偏低,B符合题意。
C.计算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但只要我们按照正确的公式和方法进行计算,并且仔细核对每一步的结果,就可以将计算误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C不符合题意。
D.重复实验是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然而,即使我们没有进行重复实验,只要单次实验的过程和测量都是准确的,那么计算出的能量值也应该与理论值相近,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图为“测量食物中的能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
B.实验时,要给锥形瓶加罩,让花生充分燃尽
C.测量时,温度计下端要浸入水中并接触瓶底
D.实验时,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
【答案】C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测量食物中的能量我们一般用燃烧的方法来测定。
【详解】A.若要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多少热能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实验前,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故A正确。
B.实验时,要给锥形瓶加罩,让花生充分燃尽,能尽量减少食物燃烧中热量的散失,使实验数据更准确,故B正确。
C.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在水中但不要接触锥形瓶底,否则结果不准确,故C错误。
D.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实验中需要设置重复组,并将结果取平均值,故D正确。
故选C。
3.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花生种子所含能量”的实验。他们称量一粒干燥花生仁的质量为2克,其充分燃烧后,锥形瓶中的50毫升水从15℃升高到65℃(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这粒花生仁实际所含的能量最可能是( )

A.等于10500焦 B.大于10500焦
C.小于21000焦 D.等于21000焦
【答案】B
【分析】可以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
【详解】由题可知: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J的热量,因此,一粒花生米燃烧,使50mL水由15℃上升到65℃放出的热量是:4.2×50×(65﹣15)═10500(J)。在实验过程中,尽管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由于条件所限,还是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掉,因此,实际上种子全部燃烧产生的热量比上述热量多,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人体吸入的氧最终去向是(  )
A.组织细胞 B.心脏 C.肺 D.血液
【答案】A
【分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详解】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的氧气经过呼吸道进入肺(肺的通气),在肺泡内经气体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为氧合血红蛋白,经血液的运输,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又经气体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在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上进行呼吸作用,利用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即外界氧气→肺泡→血液→组织细胞→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到组织细胞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5.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对自身意义在于(  )
A.能吸收二氧化碳 B.能产生氧气
C.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能散失热量
【答案】C
【分析】活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详解】A.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而不是吸收二氧化碳,A错误。
B.呼吸作用消耗氧气,而不是产生氧气,B错误。
C.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是呼吸作用对自身的重要意义,C正确。
D.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但这不是呼吸作用对自身最主要的意义,D错误。
故选C。
(限时:8min)
1. “我来自森林,绿叶诞生了我,我穿越层层隔膜来寻找……”“我”是哪种气体?“我”进入体内最终要到达( )
A.氧气 血液 B.二氧化碳 肺部 C.二氧化碳 心脏 D.氧气 组织细胞
【答案】D
【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
【详解】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通过呼吸的四个过程,最终到达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利用呼吸从外界获取的氧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通过呼吸全过程排到外界空气中。人体吸入氧气的目的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
A.小肠的消化作用 B.细胞的呼吸作用
C.小肠的吸收作用 D.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答案】B
【分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A.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将脂肪、蛋白质和糖类分解为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所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B符合题意。
C.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将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C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呼吸是生命的标志。人活着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气
B.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
C.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须
D.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
【答案】B
【分析】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不是所有生物都能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如某些厌氧生物如破伤风杆菌不吸收氧气,需要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
【详解】A.生命活动需要氧气,但这不是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的根本原因,呼吸过程中氧气参与是为了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A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这是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的根本原因,B符合题意。
C.呼吸作用产生水只是呼吸作用的一个副产物,不是人持续呼吸的根本原因,C不符合题意。
D.排出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的根本原因,呼吸主要是为了获取能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合理膳食和体育运动能有效预防肥胖。李华选择了运动减肥的方式,他妈妈采取以大量的干果代替米饭为主食的方式进行减肥。图一表示人体内淀粉的利用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一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a过程发生在人体的 (填器官)。
(2)李华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需要多吃含有丰富 的食物,如鱼、肉、奶等。
(3)贮存在人体内的 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李华积极参加运动,可以通过肌肉细胞的 作用消耗能量,有效预防肥胖。
(4)李华为了让妈妈相信吃大量干果(如花生、核桃等)代替米饭并不能减少热量的摄入。他动手实验来测定这些食物中的热量。实验装置如图二,实验结果如下表(1毫升水温度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

食物名称 花生仁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1 1 1
水(毫升) 50 50 30
温度上升(℃) 2.2 3 1.3
测定出的热量(焦) ? 630 163.8
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减少实验误差,李华将每种实验材料都做了三次重复实验,数据处理时,取三次实验数据的 。
②计算李华测得的1克花生仁的热量是 。根据表中三种食物含有热量的数据分析,李华说服妈妈的理由是 。
③某同学对李华的实验数据提出了质疑,他查阅资料发现:1克花生仁储存的能量是23.7千焦,造成实测数据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 (写出一点)。
【答案】(1)小肠
(2)蛋白质
(3) 脂肪 呼吸
(4) 平均值 462J 花生仁和核桃仁等干果中的能量比大米高 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简易装置下,食物燃烧不充分等。
【分析】图一:a消化;b吸收;c氧化分解;d转变;e合成。
【详解】(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再经胃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所以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a过程发生在人体的小肠。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儿童、青少年需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食物,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它。
(3)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在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并消耗能量,有效预防肥胖。
(4)①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
②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J的热量,因此,一克花生米燃烧,使50mL水上升到2.2℃放出的热量是:4.2×50×2.2=462J。根据表中三种食物含有热量的数据分析,李华说服妈妈的理由是花生仁和核桃仁等干果中的能量比大米高。
③造成实测数据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简易装置下,食物燃烧不充分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2.2 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分层作业)
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培优 三维训练
(限时:20min)
1.毛毛同学取了一粒花生,将它放在火焰上燃烧,烧掉的是(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无机物 D.水
2.下列食物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纸上留下明显“油斑”的是( )
A.米饭 B.花生 C.馒头 D.青菜
3.下列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探究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等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
B.应设置重复实验,并取重复组的平均值进行分析
C.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等
D.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剩余的灰烬是无机盐
4.如图所示,同学们在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实验中提出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需要测量记录的数据有:水的体积、种子的质量以及水升高的温度
B.实验测量出的食物热价要高于食物的实际热价
C.富含脂肪的种子比富含淀粉的种子热价高
D.不同食物营养成分不同,它们的热价也不同
5.我国人民的膳食中,总热量大约65%来自糖类,18% 来自脂肪,12%来自蛋白质。现有一男生 ,日热量供应量为12540千焦。请问,每日中午蛋白质的供应量应为多少克 ( )
A.87.74 B.35.1 C.38.67 D.26.32
6.某小组同学对大米、花生仁、核桃仁和黄豆四种食物中的能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食物名称 大米 花生仁 核桃仁 黄豆
质量(g) 20 20 20 a
水(mL) 50 b 50 50
温度上升(℃) 1.3 2.2 3 1.4
A.a是10克 B.b是30毫升
C.实验变量是食物的种类 D.大米能量最多
7.人体吸收的氧气最终去向是(  )
A.用来构成组织细胞 B.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D.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8.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增多的二氧化碳最终产生于( )
A.血液 B.肺部 C.心脏 D.组织细胞
9.外界空气中的氧通过人体哪些系统进入身体并到达每一个细胞的(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C.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D.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10.下列关于人体能量供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能量的供给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B.人体所需能量约70%来自于糖类
C.等量的牛肉、花生和面粉中,含热量最多的是花生
D.人体产生的能量全部用于生命活动
11.在生命的舞台上,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为我们的世界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  )
A.呼出二氧化碳 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分解有机物 D.消耗氧气
12.下图1中,①和②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过程,甲、乙表示物质。图2是测定食物X中能量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1中,过程①可以在消化道的 和 中完成;能被小肠吸收的物质是 。
(2)图1中甲物质是 ,麦芽糖酶参与图1中过程 (填序号)的消化。
(3)淀粉、甲、乙都属于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主要由该类物质提供;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燃烧相同质量的干燥花生种子(脂肪含量高)与小麦籽粒(淀粉含量高),燃烧花生种子时水温变化大,原因是 .
(限时:10min)
1.某小组在进行“测定花生种子的能量”实验时,按要求完成每一步实验,计算所得数值低于资料中查阅到的能量值,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花生种子偏小 B.有热量散失
C.计算出错 D.未重复实验
2.下图为“测量食物中的能量”的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
B.实验时,要给锥形瓶加罩,让花生充分燃尽
C.测量时,温度计下端要浸入水中并接触瓶底
D.实验时,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
3.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花生种子所含能量”的实验。他们称量一粒干燥花生仁的质量为2克,其充分燃烧后,锥形瓶中的50毫升水从15℃升高到65℃(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这粒花生仁实际所含的能量最可能是( )

A.等于10500焦 B.大于10500焦
C.小于21000焦 D.等于21000焦
4.人体吸入的氧最终去向是(  )
A.组织细胞 B.心脏 C.肺 D.血液
5.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对自身意义在于(  )
A.能吸收二氧化碳 B.能产生氧气
C.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能散失热量
(限时:8min)
1. “我来自森林,绿叶诞生了我,我穿越层层隔膜来寻找……”“我”是哪种气体?“我”进入体内最终要到达( )
A.氧气 血液 B.二氧化碳 肺部 C.二氧化碳 心脏 D.氧气 组织细胞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
A.小肠的消化作用 B.细胞的呼吸作用
C.小肠的吸收作用 D.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3.呼吸是生命的标志。人活着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气
B.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
C.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须
D.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
4.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合理膳食和体育运动能有效预防肥胖。李华选择了运动减肥的方式,他妈妈采取以大量的干果代替米饭为主食的方式进行减肥。图一表示人体内淀粉的利用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一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a过程发生在人体的 (填器官)。
(2)李华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需要多吃含有丰富 的食物,如鱼、肉、奶等。
(3)贮存在人体内的 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李华积极参加运动,可以通过肌肉细胞的 作用消耗能量,有效预防肥胖。
(4)李华为了让妈妈相信吃大量干果(如花生、核桃等)代替米饭并不能减少热量的摄入。他动手实验来测定这些食物中的热量。实验装置如图二,实验结果如下表(1毫升水温度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

食物名称 花生仁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1 1 1
水(毫升) 50 50 30
温度上升(℃) 2.2 3 1.3
测定出的热量(焦) ? 630 163.8
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减少实验误差,李华将每种实验材料都做了三次重复实验,数据处理时,取三次实验数据的 。
②计算李华测得的1克花生仁的热量是 。根据表中三种食物含有热量的数据分析,李华说服妈妈的理由是 。
③某同学对李华的实验数据提出了质疑,他查阅资料发现:1克花生仁储存的能量是23.7千焦,造成实测数据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 (写出一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