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8 09: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
2.3.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小结
06
作业布置
01
教学目标
01
02
1、经历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加深对轴对称的认识;
2、掌握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3、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和作图.
02
新知导入
将一把三角尺和一个重锤如图放置,就能检查一根横梁是否水平,你知道为什么吗?
03
新知探究
如何画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
1.以顶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两边于两点a,b
2.分别以a,b为圆心,同一长度为半径画弧,交于一点
3.将交点与顶点连接并延长,即为角平分线
03
新知探究
合作学习
如何画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
1.先大致确定底边的中点,以B点为圆心,画一段圆弧(半径要大于BC的一半),再以C点为圆心,以相同的半径再画一段圆弧
2.连接两个圆弧的交点D、E,交底边于点H(点H即是中点)
3.连接AH,AH即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
03
新知讲解
如何画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
1.先找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BC和顶点A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BC重叠,把三角板沿BC平移,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顶点A
3.沿着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从顶点A画一条垂线段交BC于点D,AD即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03
新知讲解
合作学习
A
B
C
D
如图,在△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 将△ABD沿AD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ABD与△ACD完全重合
找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03
新知讲解
A
B
C
D
相等的线段 相等的角
 
AB=AC
BD=CD
AD=AD
∠B = ∠C
∠BAD = ∠CAD
∠ADB = ∠ADC
03
新知讲解
大胆猜想
A
B
C
D
1、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
2、∠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
3、∠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
猜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03
新知讲解
验证猜想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CAB=∠CBA。
证:1.若CD是顶角平分线,则∠ACD=∠BCD
又∵AC=BC, ∠CAB=∠CBA
∴△ADC≌△BDC(ASA)
∴AD=BD,∠CAB=∠CBA=即CD⊥AB
∴CD也是底边上的高和中线
03
新知讲解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CAB=∠CBA。
证:2.若CD是底边上的高,则CD⊥AB
∴∠CDA=∠CDB
又∵CD=DC(公共边),∠CAB=∠CBA
∴△ADC≌△BDC(AAS)
∴AD=BD,∠ACD=∠BCD即D是AB中点,CD平分∠ACB
∴CD也是底边上的中线和顶角平分线
03
新知讲解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CAB=∠CBA。
证:3.若CD是底边上的中线,则D是AB的中点
∴AD=BD
又∵AC=BC, ∠CAB=∠CBA
∴△ADC≌△BDC(SAS)
则∠ACD=∠BCD,∠CAB=∠CBA=即CD⊥AB
∴CD也是顶角平分线和底边上的高
03
新知讲解
提炼概念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03
新知讲解
几何语言
A
B
C
D
1
2
在△ABC中,AB=AC时,
(1)∵AD⊥BC,∴∠BAD=∠CAD,BD=CD.
(2)∵AD是中线,∴ AD⊥BC,∠BAD=∠CAD.
(3)∵AD是角平分线,∴ AD⊥BC,BD=CD.
03
新知讲解
例3
证明:延长AD,交BC于点E.∵ AD平分∠BAC,
∴ ∠BAD=∠CAD(角平分线的定义),
而AD=AD(公共边),∠ADB=∠ADC(已知),
∴ △ABD≌△ACD (ASA),
已知:如图,AD平分∠BAC,∠ADB=∠ADC,求证:AD⊥BC.
E
∴ 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ABC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 AE是等腰三角形ABC顶角的平分线,
∴ AE⊥BC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即AD⊥BC.
新课探究
例4
h
a
分析 要作出等腰三角形ABC,关键是作出顶点A.
设底边BC上的高线为AD,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AD也是底边BC上的中线.因此,只要作BC的垂直平分线l,然后在l上截取 DA=h,连结AB,AC,就得到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
已知线段a, h, 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BC=a,
底边BC边上的高线长为h.
03
新知讲解
作法:
1. 作线段BC=a.
2. 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l,交BC于点D.
3. 在直线l上截取DA=h, 连结AB, AC.
△ABC就是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
B
C
D
· A
l
03
新知讲解
归纳概念
将一把三角尺和一个重锤如图放置,就能检查一根横梁是否水平,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图中的三角尺是等腰三角形.当重锤线经过三角尺斜边(底边)的中点时,重锤线(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叠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即三角尺的斜边与重锤线垂直,可以确定三角尺的斜边与横梁是水平的。否则梁就不是水平。
04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1.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指的是( )
A. 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B. 腰上的中线、腰上的高线、底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C. 顶角的平分线、 中线、高线互相重合
D. 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
D
04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2.在△ABC中,AB=AC,点D在BC上.
(1)如果AD⊥BC,那么∠BAD=∠    ,BD=    ;
(2)如果∠BAD=∠CAD,BC=6 cm,那么∠BDA=    °,BD=    cm;
(3)如果BD=CD,那么∠BAD=∠    ,AD⊥    .
CAD
CD
90
3
CAD
BC
04
课堂练习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已知:如图,AC=AD,BC=BD,AB与CD相交于O点.
求证:AB⊥CD.
04
课堂练习
【综合拓展类作业】
.
证明:∵在△ABC和△ABD中
∴△ABC≌△ABD(SSS).∴∠CAB=∠DAB,
∴AO是△ADC的顶角平分线,
又∵AC=AD,∴△ADC为等腰三角形(定义),
∴AO⊥CD(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即AB⊥CD.
AC=AD(已知),
BC=BD(已知),
AB=AB(公共边),
05
课堂小结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文字叙述
几何语言
∵AB=AC,
∴∠B=∠C.
定理1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定理2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高线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AB=AC,∠1=∠2, ∴AD⊥BC,BD=CD.
06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1.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动点(点D与点B,C不重合),△ABD和△ACD的面积分别表示为S1和S2,下列条件不能说明AD是△ABC角平分线的是(  )
D
A.BD=CD
B.∠ADB=∠ADC
C.S1=S2
D.AD=BC
06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B
上一点,且DE=AE.求证:DE//AC.
解:∵△ABC为等腰三角形,AD是BC上的中线
∴AD为顶角∠BAC的平分线
∴∠BAD=∠CAD.
又∵DE=AE
∴∠BAD=∠ADE ∴∠CAD=∠EDA
∴DE∥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06
作业布置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如图,线段OD的一个端点O在直线a上,以OD为一边画等腰三角形,并且使另一个顶点在直线a上,这样的等腰三角形能画多少个?(并用直尺与圆规画出相应的等腰三角形)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