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8 09: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二章 特殊三角形
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01
教学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小结
06
作业布置
01
教学目标
01
02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理解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02
新知导入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思路
03
新知探究
暑假的某天,酷爱游泳的李明和王强到一矩形游泳池去游泳,两人约定:站在游泳池同一边的两个角落上(如图示B、C两点),同时以相同的角度(∠B=∠C)潜入水里,并以相同的速度直线式前游。不一会儿,两人在池内的A处碰撞在一起。好动脑筋的李明就想:难道刚刚游过的路程相等(即AB=AC)?这是为什么呢?它蕴藏了什么数学道理?
探索一:
B
C
A
游泳池
03
新知探究
合作学习
如图所示,量出AC的长,就可知道河的宽度AB,你知道为什么吗
探索二:
03
新知讲解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判定方法吗?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那么就可判定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03
新知讲解
【合作学习】在纸上任意画线段BC,分别以点B和点C为顶点,以BC为一边,在BC的同侧画两个相等的角,两角的另一边相交于点A.
B
C
A
量一量,线段AB与AC相等吗?其他同学的结果与你的相同吗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03
新知讲解
已知:如图, 在△ABC中,∠B=∠C.
求证: △ABC是等腰三角形.
方法一:作△ABC的角平分线AD.
在△ABD和△ACD中,
∵∠BAD=∠CAD(角平分线的定义),
∠B=∠C (已知),
AD=AD (公共边),
∴△ABD≌ △ACD (AAS),
∴AB=A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03
新知讲解
已知:如图, 在△ABC中,∠B=∠C.
求证: △ABC是等腰三角形.
方法二:作△ABC的高AD
∵AD⊥BC
∴∠ADB=∠ADC=90°
在△ABD和△ACD中,
∵ ∠ADB=∠ADC ,
∠B=∠C (已知),
AD=AD (公共边),
∴△ABD≌ △ACD (AAS),
∴AB=A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03
新知讲解
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 AC=AB. ( )
即△ABC为等腰三角形.
∵∠B=∠C, ( )
在△ABC中,
应用格式: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已知
等角对等边
B
C
A
(
(
提炼概念
03
新知讲解
A
B
C
D
2
1
∵∠1=∠2 , ∴ BD=DC
(等角对等边).
∵∠1=∠2, ∴ DC=BC
A
B
C
D
2
1
(等角对等边).
错,因为都不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辨一辨:如图,下列推理正确吗
03
新知讲解
例3
一次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是测量河宽,如图,即测量点A,B之间的距离.同学们想出了许多方法,其中小聪的方法是:从点A出发,沿着与直线AB成60°角的AC方向前进至C,在C处测得∠C=30°.量出AC的长,它就是河的宽度(即点A,B之间的距离).
这个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03
新知讲解
∵ ∠ CAD= ∠ C+ ∠ B(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 ∠ B= ∠ C,
∴ AB=AC(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等角对等边).
∴ ∠ B= ∠CAD -∠C=60 °- 30 ° =30°,
解:这一方法正确.理由如下:
03
新知讲解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与腰相等,即三角形的三边相等,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边三角形.
03
新知讲解
思考: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会成为等边三角形?
猜想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C
B
A
03
新知讲解
证明: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已知:在△ABC中,∠A=∠B=∠C.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C
B
A
证明:∵∠A=∠B,
∴BC=AC(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又∵∠A=∠C,
∴BC=AB(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AB=BC=CA,即△ABC是等边三角形.
03
新知讲解
证明: ∵AB=AC,∠B=60°(已知),
∴∠C=∠B=60°(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A=60°(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A=∠B =∠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60°.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第一种情况:有一个底角是60°
A
C
B
60°
03
新知讲解
证明: ∵AB=AC,∠A=60°(已知),
∴∠C=∠B=60°(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A=∠B=∠C =60°,
∴△ABC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60°.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第二种情况:顶角是60°;
A
C
B
60°
03
新知讲解
方法总结: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以下方法:
一是证明三角形三条边相等;
二是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
三是先证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再证明有一个内角等于60°.
【总结归纳】
03
新知讲解
“等角对等边”是判定等腰三角形的重要依据,是先有角相等再有边相等,只限于在同一个三角形中,若在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中,此结论不一定成立.
【总结归纳】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1、证明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线段所对的两个角相等。
04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1. 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 )
A.∵∠A=∠B=∠C,∴△ABC是等边三角形
B.∵AB=AC,且∠B=∠C,∴△ABC是等边三角形
C.∵∠A=60°,∠B=60°,∴△ABC是等边三角形
D.∵AB=AC,∠B=60°,∴△ABC是等边三角形
B
04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2.如图,已知∠A=36°, ∠DBC=36°, ∠C=72°,则∠1= ,∠2= , 图中的等腰三角形
有 个.
36°,72°,3
04
课堂练习
【综合拓展类作业】
3.如图,在△ABC中,∠BAD=∠B,∠EAC=∠C,若△ADE的周长是
12,则BC的长是多少?
解:∵∠BAD=∠B,∠EAC=∠C
∴AD=BD,AE=EC
∴AD+AE+DE=BD+EC+DE=BC=12
∴BC的长为12
04
课堂练习
【综合拓展类作业】
4.如图,有甲、乙两个三角形.甲三角形的内角分别为10°,20°, 150°; 乙 三角形的内角分别为80°,25°,75°.你能把每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 画一画,并标出各角的度数.
04
课堂练习
【综合拓展类作业】
05
课堂小结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分类讨论
能被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形特征:
1.角之间存在两倍关系
2.角之间存在三倍关系
3.直角三角形
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互逆定理
06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1.如图,在△ABC中,∠C=90°,∠A=30°,在直线AC上取一点P,使得△PAB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C
06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2.△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在线段AF上,点F在线段BE上,点E在线段CD上,∠1=∠2=∠3.
(1)求∠BEC的度数;
(2)△DEF为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06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解:(1)∵△ABC为等边三角形,
∴∠ACB=60°,∴∠BCE+∠3=60°.
∵∠2=∠3,∴∠BCE+∠2=60°.
∴∠BEC=180°-∠BCE-∠2=120°.
(2)△DEF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BEC=120°,∴∠DEF=60°,
同理,∠EFD=60°,∠EDF=60°,
∴∠DEF=∠EFD=∠EDF=60°,∴△DEF为等边三角形. 
06
作业布置
【综合拓展类作业】
3.探究:怎样的三角形能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不妨假设∠A=x°是△ABC中最小的角,
BD将△ABC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用x表示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各个内角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