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2《装在套子里的人》(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2《装在套子里的人》(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4 13:2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揉皱(zhòu) 
禁闭(jìn)
刹那(chà)
古刹钟声(shà)
B.祈祷(dǎo)
降服(xiáng)
丧葬
(sāng)
垂头丧气(sànɡ)
C.陶冶(yě)
讥诮(xiào)
游说(shuì)
说长道短(shuō)
D.怂恿(sǒng)
辖制(xiá)
瘦削(xiāo)
削足适履(xuē)
解析:A项,“古刹钟声”中的“刹”应读“chà”;C项,“讥诮”中的“诮”应读“qiào”;D项,“瘦削”中的“削”应读“xuē”。
答案:B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耻”和“不耻”,是君子人格的封底阀门。如果这个阀门开漏,君子人格将    ;如果这个阀门依然存在,哪怕锈迹斑斑,君子人格还会生生不息。
(2)一场暴雨过后,田地里的菜苗全都被水冲走了,妈妈的辛苦又    了。
(3)小偷溜进谈迁家里,偷走了存放《国榷》的原稿,使谈迁二十多年的心血    。
A.荡然无存  化为乌有  付之东流
B.付之东流
化为乌有
荡然无存
C.化为乌有
荡然无存
付之东流
D.荡然无存
付之东流
化为乌有
解析:“荡然无存”是指空荡荡的什么东西也不存在了;“付之东流”,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化为乌有”指全部丧失或完全落空。根据语境,可得出答案。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报道,2015年春节期间,有大约45万中国游客赴日消费,购物消费近60亿人民币,主要以消费电子产品、时装、化妆品等。
B.“微博”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C.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服务网站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进一步扩大交际范围。
D.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解析:A项,句式杂糅,“以……为主”或“主要……”保留一种。B项,搭配不当,“加快”和“质量”不搭配。C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去掉“随着”或“使”。
答案:D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小公务员之死
契诃夫
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坐在剧院第二排座椅上,正拿着望远镜观看轻歌剧《科尔涅维利的钟声》。他看着演出,感到无比幸福。但突然间,他的脸皱起来,眼睛往上翻,呼吸停住了……他放下望远镜,低下头,便……阿嚏一声!他打了个喷嚏,无论何时何地,谁打喷嚏都是不能禁止的。庄稼汉打喷嚏,警长打喷嚏,有时连达官贵人也在所难免。人人都打喷嚏。切尔维亚科夫毫不慌张,掏出小手绢擦擦脸,而且像一位讲礼貌的人那样,举目看看四周:他的喷嚏是否溅着什么人了 但这时他不由得慌张起来。他看到,坐在他前面第一排座椅上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头和脖子,嘴里还嘟哝着什么。切尔维亚科夫认出这人是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他在交通部门任职。
“我的喷嚏溅着他了!”切尔维亚科夫心想,“他虽说不是我的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这总不妥当。应当向他赔个不是才对。”
切尔维亚科夫咳嗽一声,身子探向前去,凑向将军的耳朵小声说:
“务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您了……我出于无心……”
“没什么,没什么……”
“看在上帝分上,请您原谅。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请坐下吧!让人听戏嘛!”
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了,他傻笑一下,开始望着舞台。他看着演出,但已不再感到幸福。他开始惶惶不安起来。幕间休息时,他走到布里扎洛夫跟前,在他身边走来走去,终于克制住胆怯心情,嗫嚅道:
“我溅着您了,大人……务请宽恕……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够了!……我已经忘了,您怎么老提它呢!”将军说完,不耐烦地撇了撇嘴唇。
“他说忘了,可是他那眼神多凶!”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不时怀疑地瞧他一眼。“连话都不想说了。应当向他解释清楚,我完全是无意的……这是自然规律……否则他会认为我故意啐他。他现在不这么想,过后肯定会这么想的!……”
回家后,切尔维亚科夫把自己的失态告诉了妻子。他觉得妻子对发生的事过于轻率。她先是吓着了,但后来听说布里扎洛夫是“别的部门的”,也就放心了。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礼道歉的好,”她说,“他会认为你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当!”
“说得对呀!刚才我道过歉了,可是他有点古怪……一句中听的话也没说。再者也没有时间细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刮了脸,去找布里扎洛夫解释……走进将军的接待室,他看到里面有许多请求接见的人。将军被围坐在其中,他已经开始接受呈文了。询问过几人后,将军抬眼望着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在‘阿尔卡吉亚’剧场,若大人还记得的话,”庶务官开始报告,“我打了一个喷嚏,无意中溅了……务请您原……”
“什么废话!……天知道怎么回事!”将军扭过脸,对下一名来访者说:“您有什么事 ”
“他不想说!”切尔维亚科夫脸色煞白,心里想道,“看来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放下……我要跟他解释清楚……”
当将军接见完最后一名来访者,正要返回内室时,切尔维亚科夫一步跟上去,又开始嗫嚅道:
“大人!倘若在下胆敢打搅大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只是出于一种悔过的心情……我不是有意的,务请您谅解,大人!”
将军做出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挥一下手。
“您简直开玩笑,先生!”将军说完,进门不见了。
“这怎么是开玩笑 ”切尔维亚科夫想,“根本不是开玩笑!身为将军,却不明事理!既然这样,我再也不向这个装腔作势的人赔不是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再也不来了!真的,再也不来了!”
切尔维亚科夫这么思量着回到家里。可是给将军的信却没有写成。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这信该怎么写。只好次日又去向将军本人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了大人,”当将军抬起疑问的眼睛来望着他,他开始嗫嚅道,“我不是如您讲的来开玩笑的。我来是向您赔礼道歉的,因为我打喷嚏时溅着您了,大人……说到开玩笑,我可从来没有想过。在下胆敢开玩笑吗 倘若我们真开玩笑,那样的话,就丝毫谈不上对大人的敬重了……谈不上……”
“滚出去!”忽然间,脸色发青、浑身打战的将军大喝一声。
“什么,大人 ”切尔维亚科夫小声问道,他吓呆了。
“滚出去!”将军跺着脚,又喊了一声。
切尔维亚科夫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他来到街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迷迷糊糊地回到家里,没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咽了气。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灵活地运用了语言、心理、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这一典型形象。
B.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向长官前后进行过多达四次的“道歉”,而且一次比一次显得卑怯与悲戚。
C.小说喜剧性的结局既表现了作家对思想庸俗、生活委琐的小市民的“哀其不幸”与“怒其不争”,也堪称其对黑暗、罪恶的制度的控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D.从创作手法上讲,这篇小说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运用了重复和渐进深入的描述技巧,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喷嚏对主人公的影响,从而使人物的心理变化逐步显现。
E.小说从批判市侩意识的角度观察和反映生活,写出了丧失人格意识的奴性心理对于强权和暴力的恐惧和服从。
解析:B项,小说中切尔维亚科夫向长官布里扎洛夫将军前后进行过五次道歉。C项,小说的结局是切尔维亚科夫死了,这非但不是喜剧性的,反而是悲剧性的。
答案:BC
5.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作品进行概述。
解析:概括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分析。在这篇小说中,切尔维亚科夫的一再道歉蕴含了很多的东西,要抓住每次道歉时的心态、措辞分析其形象。
参考答案:切尔维亚科夫具有以下特点:①因循守旧、畏首畏尾。②惶恐忧郁、自卑脆弱。③有获得尊重与认同的强烈愿望。④有对于强权与暴力的无奈屈从的奴性心理。
6.小说中画线部分的情节是否可以删去 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小说安排情节的艺术。切尔维亚科夫的妻子是小说中的配角,是次要人物,但在烘托映衬主要人物上有重要作用。可以从塑造主要人物、推进情节发展、表现小说主题等角度思考。
参考答案:不可以。①切尔维亚科夫的妻子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当切尔维亚科夫惶恐不安地把自己的失态告诉妻子时,她最终给予丈夫的建议还是再次去向长官道歉,她的言行无疑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②切尔维亚科夫的妻子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与前者的卑怯形成了对比,但是在她的思想意识中,仍然有根深蒂固的奴性心理和等级观念,从而凸显了当时俄国社会中切尔维亚科夫式心理的普遍性,进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③这段情节从侧面烘托了小说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因循守旧、惶恐忧郁的性格特征。
7.(课内对接训练)对于小公务员之死,有人认为这完全归咎于黑暗的俄国社会,也有人认为这源于小公务员的奴性心理和等级观念,还有人将其归因于小公务员自身的“自卑情结”。你认同以上哪一种说法 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
解析:这是一个探究性题目,可以选取题中一个观点或几个观点,展开分析探究。先要亮明观点,再从文本和小说的背景方面找依据。这篇小说的背景和《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同一时期的,可参照本课的有关背景探究。
答案示例:(1)我认为小公务员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黑暗的俄国社会。①小说中的布里扎洛夫将军从头到尾,并未因为庶务官“一不小心”喷洒在他秃头顶与脖子上的喷嚏发出一声指责,倒是庶务官自己不厌其烦、胆战心惊地连连道歉,最后终于被吓死。②作家在这里巧妙地揭露出沙皇专制统治下严格的等级制度与残酷的高压政策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与罪魁祸首。归根结底,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他杀”。这说明,在这种高压政策面前,人们生存在地位与权势分明的社会中,恐怖与压抑的毒瘤已经深深地污染、毒害了当时俄国各阶层人们的心灵。
(2)我认为小公务员之死源于其自身的“自卑情结”。①从小说情节发展看,小公务员有着很强的“自卑情结”,这也是他的性格特征之一。小公务员生活的环境使他很早就产生了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在他眼里,那些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种意志、命令和心理威胁,并对他产生一种现实的压抑感。当他想摆脱这种压抑获得个性满足的自尊时,却受到了现实的巨大遏制与反弹,因为上层社会不容纳他,所以,当他向将军道歉,却遭到生硬而傲慢的拒绝时,他的心理受到严重的挫伤。②他有获得自尊的愿望,他要找回心理平衡,于是,他要再次道歉,然而随之而来的打击则更加大了他心境的倾斜度,使他完全处在幻想状态中,不能按照生活的逻辑进行思维,而运用想象的逻辑进行判断,甚至做出“穿上新制服,刮了脸”去赔礼道歉的荒唐举动。这正是作者对病态社会使人性扭曲、心理变态的揭露。
三、语言运用
8.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一档明星并不耀眼、节目名称朴素的《爸爸去哪儿》,居然成了热门综艺节目,这就令很多“道中人”陷入迷惘:逮逮鱼、赶赶猪、烧烧饭、滑滑雪……①        

人们看惯了彩排百遍、无懈可击的明星表演,在赞叹之余也会感到某种无趣;然而一旦看到他们舞台下和孩子们手忙脚乱的表现,②        ,这就让观众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于是他们的笑点即刻点燃我们的笑点,他们的泪点也顿时触到我们的泪点。可见,善用明星资源,③        。而走入平凡,须得走出舞台。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要注意联系前后语境,注意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
参考答案:①至于让人那么着迷吗 
②就如同看到了自己 
③关键在于“与平凡接轨”
9.(原创题)提起英国著名演员查里·卓别林,人们心中都会浮现出他那一幅幽默滑稽的肖像。右面是流传最广的卓别林肖像画,请你用简明生动的文字,描写这幅图画。100字左右。
解析:对画面的描写,要抓住画面人物的特点,注意描写的顺序,可参阅本课描写别里科夫的方法,从头至脚一一写来。
参考答案:他是一个头戴破烂礼帽、留着一撮坚硬的小黑胡子、上身是短小破旧的礼服、下身是肥大不合体的裤子、脚踏变形的大头皮鞋、拄着细小的拐棍、走路时迈着外八字步的城市流浪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