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练习: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练习:1.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2 11:3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课时练(一)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接济/人才济济
撰写/果品酒馔
搠倒/寒冬朔风
B.模样/模范人物
洗漱/窸窸窣窣
露底/出乖露丑
C.巷道/前街后巷
钥匙/锁钥之地
背债/墨透纸背
D.省亲/不省人事
连累/硕果累累
荫庇/封妻荫子
解析:A项,分别读jì/jǐ,zhuàn/zhuàn,shuò/shuò;B项,分别读mú/mó,shù/sū,lòu/lòu;C项,分别读hàng/xiàng,yào/yuè,bēi/bèi;D项,分别读xǐng/xǐng,lěi/léi,yìn/yìn。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当年偷钱财的李小二见到林冲时知恩图报,令人对他    。
(2)林冲武艺高强,在柴进面前将趾高气扬的洪教头打败,从而得到柴进的    。
(3)高衙内倚仗权势欺男霸女,百姓都对其    。
A.刮目相看  另眼相看  侧目而视
B.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
侧目而视
C.侧目而视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
D.刮目相看
侧目而视
另眼相看
解析:“另眼相看”和“刮目相看”都有“特别看待”之义。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示对某个人的看法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几年拍摄的新版《水浒》,色情、血腥和暴力场景进一步升级,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损害特别大,不少成年观众都觉得看不下去。
B.《水浒》里的豹子头林冲是梁山泊“五虎上将”。关于他被诱入白虎堂、刺配沧州、火烧草料场的故事在《水浒》里有详细的叙述。
C.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下林冲,要杀两个公人,而林冲极力阻挡,叫鲁智深“不可下手”。他的这种隐忍,叫读者实在不能忍受。
D.不少电影剧本停留在生活表面,对题材发掘不够深,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得更远、不能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解析:A项,成分赘余,“负面损害”可改为“负面影响”或“损害”。B项,搭配不当,在“五虎上将”后加“之一”。D项,句式杂糅,可以改为“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得更远、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因素”或者改为“这是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走得更远、获得更多国际大奖的最大障碍”。
答案:C
4.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说起林冲,想必很多读者可以因为这样一个人物的存在而滔滔不绝。不得不说,这就是名著的魅力所在。         。人们喜欢一个人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因为他独具特色的性格,又或者是这个人物的处世态度与自己较为贴合。但不论怎样,其目的都达到了,以至于作品的影响力能够流传至今。
A.不论他是不是主角,在作品里展现的每一个人物形象,因为都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B.因为在作品里展现的每一个人物形象,不论他是不是主角,都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C.因为不论他是不是主角,在作品里展现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D.不论他是不是主角,因为在作品里展现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析:此题考查选用句式。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可以看出,有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的连词,重点判断是先因果后条件,还是先条件后因果。结合“名著的魅力”一词看,应先因果,故排除A、D两项。再比较B、C两项,“主角”应是“作品”中的角色,所以选B项。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①且说高衙内自从那日在陆虞候家楼上吃了那惊,跳墙脱走,不敢对太尉说知,因此在府中卧病。陆虞候和富安两个来府里望衙内,见他容颜不好,精神憔悴,陆谦道:“衙内何故如此精神少乐 ”衙内道:“实不瞒你们说,我为林冲老婆,两次不能勾得他,又吃他那一惊,这病越添得重了。眼见的半年三个月,性命难保。”二人道:“衙内且宽心,只在小人两个身上,好歹要共那妇人完聚,只除他自缢死了便罢。”正说间,府里老都管也来看衙内病症。那陆虞候和富安见老都管来问病,两个商量道:“只除恁的。”等候老都管看病已了出来,两个邀老都管僻静处说道:“若要衙内病好,只除教太尉得知,害了林冲性命,方能勾得他老婆和衙内在一处,这病便得好。若不如此,已定送了衙内性命。”老都管道:“这个容易,老汉今晚便禀太尉得知。”两个道:“我们已有了计,只等你回话。”
②老都管至晚来见太尉,说道:“衙内不害别的症,却害林冲的老婆。”高俅道:“几时见了他的浑家 ”都管禀道:“便是前月二十八日,在岳庙里见来,今经一月有馀。”又把陆虞候设的计备细说了。高俅道:“如此,因为他浑家怎地害他 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个人时,须送了我孩儿性命,却怎生是好 ”都管道:“陆虞候和富安有计较。”高俅道:“既是如此,教唤二人来商议。”老都管随即唤陆谦、富安,入到堂里,唱了喏。高俅问道:“我这小衙内的事,你两个有甚计较 救得我孩儿好了时,我自抬举你二人。”陆虞候向前禀道:“恩相在上,只除如此如此使得。”高俅见说了,喝采道:“好计!你两个明日便与我行。”不在话下。
③再说林冲每日和智深吃酒,把这件事不记心了。那一日,两个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自语说道:“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说着话走。那汉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林冲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港。那汉又在背后说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的军器的!”林冲听的说,回过头来,那汉飕的把那口刀掣将出来,明晃晃的夺人眼目。林冲合当有事,猛可地道:“将来看。”那汉递将过来,林冲接在手内,同智深看了,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 ”那汉道:“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林冲道:“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你若一千贯肯时,我买你的。”那汉道:“我急要些钱使,你若端的要时,饶你五百贯,实要一千五百贯。”林冲道:“只是一千贯,我便买了。”那汉叹口气道:“金子做生铁卖了!罢,罢!一文也不要少了我的。”林冲道:“跟我来家中,取钱还你。”回身却与智深道:“师兄且在茶房里少待,小弟便来。”智深道:“洒家且回去,明日再相见。”
④林冲别了智深,自引了卖刀的那汉,去家去取钱与他,就问那汉道:“你这口刀那里得来 ”那汉道:“小人祖上留下。因为家道消乏,没奈何,将出来卖了。”林冲道:“你祖上是谁 ”那汉道:“若说时,辱没杀人!”林冲再也不问。那汉得了银两自去了。林冲把这口刀翻来复去看了一回,喝采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林冲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⑤次日巳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的你。”两个人说道:“小人新近参随。”却早来到府前,进得到厅前,林冲立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在里面后堂内坐地。”转入屏风,至后堂,又不见太尉,林冲又住了脚。两个又道:“太尉直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又过了两三重门,到一个去处,一周遭都是绿栏杆。两个又引林冲到堂前,说道:“教头,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禀太尉。”
⑥林冲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 ”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 你知法度否 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 有人对我说,你两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冲躬身禀道:“恩相,恰才蒙两个承局呼唤林冲,将刀来比看。”太尉喝道:“承局在那里 ”林冲道:“恩相,他两个已投堂里去了。”太尉道:“胡说!甚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去!左右,与我拿下这厮!”说犹未了,旁边耳房里走出二十余人,把林冲横推倒拽。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 ”太尉喝叫左右排列军校,拿下林冲要斩,林冲大叫冤屈。太尉道:“你来节堂有何事务 见今手里拿着利刃,如何不是来杀下官 ”林冲告道:“太尉不唤,如何敢见 有两个承局望堂里去了,故赚林冲到此。”太尉喝道:“胡说!我府中那有承局 这厮不服断遣!”喝叫左右:“解去开封府,分付滕府尹好生推问,勘理明白处决。就把宝刀封了去。”
(节选自《水浒传》第七、八回,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设局陷害林冲节堂行刺这件事上,陆虞候和富安二人实为主谋,他们出谋定计,一心为了讨好高俅,流露出一副奴才嘴脸。
B.节选部分心理描写十分典型,衙内的心思,陆谦、富安和老都管的密谋,都先有心理描写,再有语言和行为描写,故而十分形象。
C.老都管的“这个容易”这句话,说得十分轻巧,由此可见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身家性命在高俅的一名家奴口中是多么的不足挂齿。
D.这段文字的情节:高衙内害相思是序幕,陆虞候、富安和老都管的密谋是开端,林冲买刀是高潮,被骗误入节堂遭冤枉是结局。
E.水浒人物语言个性化特色十分鲜明。衙内的话,分明是一街痞;陆谦、老都管的话,分明是一走狗;卖刀人的话,分明是一落魄穷汉。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手法的综合分析鉴赏。B项,“心理描写十分典型”说法不当,文中少有心理描写。D项,“林冲买刀”是发展,“误入节堂”是高潮。E项,“卖刀人”“是一落魄穷汉”理解错误。
答案:AC
6.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林冲形象的特点。
解析:节选这段文字,直接写林冲的在中间和后半部分,抓住“把这件事不记心了”,“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以及林冲对卖刀人和两个承局的对话可以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要点)心存幻想,安于现状,为人单纯(容易上当)。
7.赏析小说中画线的文字。
解析:这段文字是林冲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写林冲对刀的喜爱,暗示了陆虞候的计谋已成,为下文的比刀作铺垫。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鉴赏。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采用了动作、语言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林冲对刀的喜爱;揭示上文陆虞候的阴谋,在街上卖宝刀是为了引诱林冲,也为下文太尉府比看刀埋下伏笔。
8.林冲误入白虎堂受冤屈被刺配,在发配沧州的道上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他选择忍辱退让。结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本文的有关内容,分析林冲性格的发展为什么要在“火烧草料场”时才产生突变
解析:此题探究小说情节安排的技巧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可以从林冲性格发展的历程和小说的主题角度思考探究。林冲的一再忍隐,实际上是他对朝廷抱有幻想,本身没有造反的想法,直到他清醒地认识到高俅的残忍,完全丢掉了幻想,才完成了性格的转变。
参考答案:林冲虽已冤屈地被刺配沧州,但他仍然忍辱苟安,希望重获生路。发配沧州的道上,不是鲁智深搭救,林冲也就没有生路了。但此时的他尚有诸多幻想;他的教头地位,优厚的俸给,温暖的小家庭都使他对官府和自己的前途存有幻想。直到火烧草料场,高俅的阴谋已暴露无遗,才彻底粉碎了他的一切幻想,使他坚定地走上反抗道路,完成了性格发展的突变。
三、语言运用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很多学者认为,①                        。它保留、存积了我国自宋元至明初中期的许多民间语言和文化、社会风俗和习惯。这些内容在官修史书和朝野士大夫的札记、野史里难以寻见。而《水浒传》的精髓,是以形象思维,抒写了那个时代各阶层,尤其是中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心态和行为。②                        。但是,这些学者大多没有看到,这部书中没有写农民。
解析:从横线处在文段中的位置看,第①处是观点句,这个语句的内容在横线后有相关解释;第②处是结论句,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同时与横线后的“但是”引出的内容形成转折。可据此补写。
参考答案:①《水浒传》是农耕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它记下了当时社会的大多数职业行当
10.关于林冲的结局,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总共有三种,第一种是《水浒传》的结局,林冲跟随梁山泊一同接受招安,在凯旋途中得了风瘫,半年后病故。第二种是《荡寇志》的结局,梁山泊被官军剿灭,他在守护头关时被王进(曾和林冲同为教头)大骂,回营后羞愤交加,郁郁而终。第三种是央视电视剧《水浒传》的结局,得知宋江放走了被生擒的高俅后,他悔恨交加,被活活气死。
比较这三种结局,你认为哪一种能切合林冲的命运 谈谈你的见解。80字左右。
解析:这是一个主观性较大的个性化理解分析题。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但要结合相关故事,有理有据地分析。《荡寇志》的结局是站在维护封建正统统治的立场上,明显贬低林冲;央视版让他成为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死去的头领,为招安蒙上了一层阴影,其中有深刻的寓意。
答案示例:《水浒传》原书的结局是最好的。林冲应该还是会接受招安的,他终究不是李逵、刘唐、三阮那样的草莽汉子,梁山泊也终究不是他的归宿。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埋藏着对重回主流社会的渴望。
课时练(二)
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    、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
(2)儒学热,是当今一大文学文化现象,从学者到民间,不乏追寻者。但是也有些人只想凭借    而揣摩得到儒学真谛,这是很错误的。
(3)文学经典,就是要精读,    ,反复咀嚼,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以期产生内心的共鸣,收获更多的人生启迪。
A.口传心授  口诵心惟  口耳之学
B.口耳之学
口传心授
口诵心惟
C.口耳之学
口诵心惟
口传心授
D.口传心授
口耳之学
口诵心惟
解析:“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后也指从道听途说中获取的片断知识。“口诵心惟”,指口中念诵,心里思考。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电影《中国合伙人》讲述了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浪潮中,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社会责任寄托奋斗梦想、用民族荣誉激发创业勇气。
B.放开生育两孩,不仅可以有效改变人口年龄结构,还能增加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改善性别比失衡的现象。
C.近年来,国家启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
D.是否能在“面向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这个高度上进行创作,是否能“讲出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决定了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进而决定了它的传播力和魅力。
解析:A项,成分(宾语)残缺,在“激发创业勇气”后加上“的故事”。C项,搭配不当,“提升”和“办学条件”不搭配。D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魅力”应改为“影响力”。
答案:B
3.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如果林冲生活在现在,他也许会成为一个非常幸福和成功的中产阶级的一员。     。他是一个可靠的丈夫,一个可靠的朋友,一个可靠的下属和同僚。他不会轻易动情,但一旦选择了某位女子他会为其一生负责;他一旦成为你的朋友,你可对他托付一切;对上司对同僚,他会永远抱一种有距离的尊重,他会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而不轻易涉及人事上的是是非非。
A.林冲的“可靠”,就在于“可爱”
B.林冲既“可爱”,又十分“可靠”
C.林冲既“可靠”,又十分“可爱”
D.林冲的“可爱”,就在于“可靠”
解析:通观整个文段,可以发现中心内容谈论的是林冲的“可靠”,因而横线处的这个语句应能总领下面的语句并凸显“可靠”这个中心。A项的陈述中心是“可爱”,故可以直接排除。B、C两项虽然说法不同,但采用的是并列关系的复句,同时强调两者。只有D项,能凸显“可靠”这个中心。
答案:D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来自天国的小雪花
积雪草
今天下雪了。
大片大片的雪花,仿佛来自天国的福音,悄无声息地落到这个世界上,瞬间幻化成一粒小水珠,像一滴晶莹剔透的泪珠。
我趴在窗前,看一只小麻雀在窗外光秃秃的枝丫上跳舞,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寒风把它的羽毛吹皱了,可是它却浑然不觉。
今天早晨,隔壁病房那个九岁的女孩走了,听说她和我得的是一样的病。她很瘦,很苍白,很快乐,她说长大了要嫁给我,可是还不到一个星期,她就走了,再也不回来了。
她的妈妈像疯了一样,呼天抢地,可能整个大楼里的人都听到了吧!她妈妈发出的声音,仿佛撕裂般的疼痛,让人凄凉,心里发紧。
我想喝水,却忽然发现妈妈不见了,我下床,四处找,看到妈妈躲在走廊拐角的地方,偷偷地用纸巾擦眼泪。
我一直以为,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强最能干的人,无坚不摧,她的胸膛最宽广,她的怀抱最温暖,所有的难题到了她手里都会迎刃而解,可是今天妈妈哭了,哭得很伤心。妈妈可能是想到我了吧 我心中有些难受,我不能带给妈妈快乐,却带给她无比的忧伤。如果,我也像那个女孩一样,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将来谁来照顾妈妈呢
这个问题让我无比的纠结,我不知道谁能照顾我的妈妈,在我走后。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在床上玩手机。那天,我随手拨了一个号码,然后对着电话说:“爸爸,你怎么这么久不回家 我想你了。”电话那端,一个男人愣怔了一下,然后回我:“孩子,你认错人了。”
挂了电话,我吐了一下舌头,心兀自有些跳,打电话骚扰人家,还恶作剧般叫了一个陌生的男人“爸爸”,我还是第一次干这种蠢事。妈妈说,我的爸爸出差去了,其实我知道,我没有爸爸,我出生没几天,我的爸爸就去世了。妈妈怕我自卑,所以对我撒了谎。
我第二次给那个陌生的男人打电话,那个男人有些不耐烦,他说:“我都说了,我没有孩子,我还没有结婚,你一定是记错电话号码了。”放下电话,我有些抑郁,我想找个爸爸,看来这事挺难。
我第三次给那个陌生的男人打电话,不等他开口,我赶紧说:“爸爸,我生病了,住在医院里,你能来看看我吗 我想你。”电话那端犹豫了一下,然后问我住在哪家医院几号病房,我一一地答了。
妈妈出去给我买了好多水果,头发上、睫毛上、大衣上还顶着好多小雪花儿,我赶紧把手机藏到枕头底下,抱怨道:“天那么冷,你出去干吗啊 冻感冒了怎么办 谁陪我 ”我皱着眉头,假装很不耐烦,其实我是怕妈妈问我刚才给谁打电话了,我不想告诉她。
隔天,天晴了,阳光照射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我倚在床头,等待吃药,打针,化疗,等待的间隙,我拿出手机准备给那个陌生的爸爸打电话,谁知这工夫,病房的门开了,那个陌生的男人和妈妈一起进来了。
他坐在病床边,摸着我的头,有些拘谨地说:“儿子,听说你病了,我从外地赶回来看看你。你看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他手里拿了一个硕大的塑料袋,里面装满了各种书,童话书,漫画书,故事书……
那些书,我在学校旁边的书店里都看到过,我非常喜欢,好多次都想跟妈妈要钱买,可是家里只有妈妈一个人在赚钱养家,所以我一直没敢开口。
我跟妈妈说:“你先出去,我跟爸爸说几句话。”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然后转身出去了。
其实,这个陌生的男人我认识,他在我们学校旁边开了一家书店,人长得老帅了,更重要的是心眼好,同学们去买书,他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童叟无欺,大家都很喜欢他。
我想了一下,对他说:“我生病了,好的概率不大,这个世界上,我最不放心的就是我的妈妈,她看上去很坚强,其实她的内心很柔软,需要人照顾,我想来想去,觉得你人好,想让你当我的爸爸,替我照顾我妈妈,可以吗 你考虑一下,别急着答复我。”
男人想了一下说:“儿子,我答应你的要求,不过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儿,你一定要快点好起来,你妈妈可以没有我,但却不能没有你。”
是啊!妈妈不能没有我,可是我还有选择吗 这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心愿,他答应我了,他答应替我照顾我妈妈,我很开心。可是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会有泪流出来。
我不错眼地看着窗外,一朵一朵的小雪花儿,晶莹剔透,漫天飞舞。模糊中,我听见妈妈跟人道歉:“孩子不懂事,瞎胡闹,随意拨了一个电话号码,想不到你就中奖了,给你添麻烦了。”妈妈当然不知道真实的情况,这是我心中的秘密,我就是希望我走了,她能过得好一点,别太伤心。那个开书店的叔叔说:“你儿子很乖很懂事,我会常来照顾你们母子的。”
我咧开嘴笑了,这是冬天以来,我听到的,最温暖最开心的话。
雪花来过这世界,可是雪花在哪里
它们都被温度融化了,雪花没有了,但是雪花的确来过这世界,我也是被这世界的温度融化了吧!
(摘自《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中插入寒风中的小麻雀羽毛被吹皱,却浑然不觉的情节,暗示病魔正在夺取小女孩的生命,小女孩却浑然不觉,让人感到悲伤。
B.文中“我看到”“妈妈哭了,哭得很伤心”这一情节是为了表现母亲的脆弱,为后面我找“照顾母亲的人”的情节作铺垫。
C.小说虽然以虚构为主,但文中“我随手拨了一个号码”认爸爸,后来这个人真的来了,这样的离奇情节使文章的结构显得生硬。
D.文章用词较为讲究,“开书店的叔叔”三次接电话的情形分别用“愣怔了一下”“不耐烦”“犹豫了一下”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他接电话时的不同心态。
E.文章以“来自天国的小雪花”做标题,统领全文,暗示“我”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对“我”的赞美和祝福之情。
解析:B项,“为了表现母亲的脆弱”不准确,主要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C项,“离奇情节使文章的结构显得生硬”错误,后文有交代,“叔叔”心眼好,并且随意拨号,之中也有不随意的一面,因为以前到过这个书店,可能对这个号码有印象;D项,“动作描写”错误,应为“心理描写”。
答案:AE
5.文章的开头插入小女孩的去世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文段作用的题目,属于文章情节的内容,答题时注意和上下文以及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文中插入小女孩的去世突出小女孩乐观、开朗的性格,映衬“我”的性格;②引出“我”的母亲的哭泣,和母亲对“我”的生命担心的情节,体现出母爱的伟大;③进而引出“我”思考“我”死后谁能照顾“我”的妈妈的情节,从而引出下文。
6.结合文章分析“我”的形象特征。
解析:注意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中分析总结。要在文中有依据,各点之间不要重合。
参考答案:①懂事、孝顺,有责任意识:“我”为不能带给妈妈快乐,却带给她无比的忧伤而伤感,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却担心母亲的将来。②天真、幼稚:为了找到照顾母亲的人,大胆地不厌其烦地给陌生人打电话认爸爸。③乐观、坦然面对生死:明知自己生命将要结束,却乐观对待,为母亲的将来想办法。
7.小说中多次写到“小雪花”,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何作用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文章景物描写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景物与情节、人物、标题、主旨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文章的开头部分写到小雪花“像一滴晶莹剔透的泪珠”,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②文章第2次写到“一朵一朵的小雪花儿,晶莹剔透,漫天飞舞”衬托出“我”的愿望得以实现后的喜悦心情,同时衬托“开书店的叔叔”的人格的伟大;③文章的结尾写到雪花“被温度融化了”“我也是被这世界的温度融化了吧!”体现人间爱心的伟大,升华主旨;④全文以雪花开头,以雪花作结,中间插入对雪花的描写,情节伴随“雪花”展开,“雪花”是文章的线索,标题又为雪花,这样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三、语言运用
8.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话本”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字。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它是经过说书艺人的千锤百炼才产生、流传的。它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见长,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的再创作。
解析:此题考查对信息要点的筛选与整合。首先要找出“话本”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本质不同处,然后根据定义是一个判断性单句的特点加以整合。
参考答案:话本是宋代兴起的,经过千锤百炼产生、流传的,以描绘精彩动人的情节场面和塑造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见长的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
9.右图是将于2016年4月29日至10月16日在“凤城”唐山举行的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会徽“有凤来仪”,请写出该会徽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90字左右。
参考答案:会徽以一只昂首挺立的“彩凤”为主体形象,其中凤身和凤头分别是“唐山”的拼音首字字母的变形“T”“S”,凤尾为散落的花瓣。
寓意:“彩凤”突出“有凤来仪”的美好征兆;“凤身”和“凤头”的变形字母“T”“S”,突出举办地点是“唐山”;“凤尾”为散落的花瓣,突出“园艺”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