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咬文嚼字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婵娟(chán) 垂涎(xián)
援例(yuán) 咬文嚼字(jiáo)
B.憎恶(zēnɡ)
蕴藉(jiè)
剥啄(zhuó)
锱铢必较(zī)
C.岑寂(cén)
尺牍(dú)
灞桥(bà)
不胜枚举(shènɡ)
D.斟酌(zhēn)
付梓(zǐ)
没镞(cù)
下乘作品(shènɡ)
解析:D项,“镞”应读“zú”,“乘”应读“chénɡ”。
答案:D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他的讲话 ,遣词造句十分谨慎。
(2)潘可士玛保证所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是经过 的,都是能够为用户带来惊喜的。
(3)医者要心怀对健康和生命的敬畏,必须对专业 ,对患者有仁爱之心。
A.字斟句酌 千锤百炼 精益求精
B.千锤百炼
精益求精
字斟句酌
C.字斟句酌
精益求精
千锤百炼
D.精益求精
字斟句酌
千锤百炼
解析:三个成语都有“要求严格,态度认真”的意思,但使用对象不同:“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主要是对文章的内容、字词而言的;“千锤百炼”,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也比喻对诗文等做多次的精细修改;“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使用的范围比较广。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世故的老欧洲,天真的新美洲,一个拖着悠久高贵的历史和文艺腔,一个带着新鲜刺激的金钱和荷尔蒙,前者率真勇敢但粗糙,后者精致繁复却虚伪。
B.联合国气候峰会是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前最重要的会议,120位国家和政府首脑出席,旨在为在21世纪末将地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凝聚全球共识。
C.10月30日,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率领的中国高铁企业代表团在旧金山与加州高铁管理局及当地企业进行交流,寻求双边合作机遇。
D.在那个时代,谈文学的人不古怪,不谈文学的人才古怪,简历上都要标注“热爱文学”,否则就无法不引发美好的想象,有的居然细化到“热爱李商隐”。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前者精致繁复却虚伪,后者率真勇敢但粗糙”。B项,中途易辙,在“120位”前加“有”。D项,否定失当,将“引发”前的“不”去掉。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朱光潜在《谈美》一书中还谈论了美感与快感的区别,
, , 。 , 。 ,它不包含功利目的,它使人暂时忘记自我而专注于欣赏对象。所以说,艺术可以使人出世。
①那么这只是快感而不是美感
②区分了这两种极易混淆的感觉
③指出“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
④当我们感觉到高兴而联想到自身的欲望时
⑤美感不是普通的感官刺激
⑥用“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这一生动的比喻
A.⑥②③④①⑤ B.④①⑤②⑥③
C.③④①⑥②⑤
D.②④①⑤⑥③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比较选项入手。从横线后的句子“它不包含功利目的”看,只有⑤句与之衔接最恰当,这样可以排除B、D两项。再看A、C两个选项的语句组合,③④①为一组,⑥②为一组。能与前文连接的是⑥②。
答案:A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谈读书(节选)
朱光潜
①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记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根据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做出发点。如果抹杀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②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者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一种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者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踏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③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慌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选自《朱光潜全集》,有删改)
5.下列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
B.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记程碑。
C.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淹没的工具。
D.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
解析:A项,第①段原句为“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表述的是“读书”,而非“书籍”。
答案:A
6.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B.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
C.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
D.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的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
解析:C项,这是文化学术与学问的关系,而非读书与学问的关系。
答案:C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
B.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
C.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
D.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
解析:A项,原文第②段“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并不是“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B项,第②段“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并不是说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C项,所读之书要选得精,并不代表一定要选择经典作品阅读。
答案:D
三、语言运用
8.请仿照画线语句,另写两个句子,与原句构成排比。
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出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书法家可以从剑的飞舞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骨来宣泄情感, , 。
解析:从画线的语句和要填写的文字在文段中的位置看,所写文字是举例并诠释“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所给示例为“书法家”,由此可以联想到画家、雕塑家、舞蹈家、音乐家等。
答案示例:画家可以从黄钟大吕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气势 雕塑家可以从霓裳羽衣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神韵来传达思想
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①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② 。③ ,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以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讨论城和市的发展问题。根据①处后文“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再结合下文“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可得出此处的答案应为“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②处结合上文“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可得出答案;③处所在的句子是对上文的总结,结合文段开头,和上文先写城又写市,可得出③处应填入“由城到市的变化”,或“由封闭到开放的变化”等。
参考答案:①城的功能主要是防御 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
10.下面是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形象标识的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解析:这个徽标由祥云和汉代车马构成。可以结合祥云的寓意和汉代车马的历史寓意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这一主旨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该图由祥云、汉画像车马构成。祥云体现中国文化元素,汉画像车马寓意历史的车轮,展示着历史与文明的演进;整个图形体现了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