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殷代(yīn)
抱厦(shà)
墁地(màn)
果脯(fǔ)
B.颤抖(zhàn)
额枋(fānɡ)
靓妆(jìng)
靓女(liàng)
C.戗兽(qiànɡ)
玷辱(diàn)
胡诌(zhōu)
谄谀(chǎn)
D.穹宇(qiónɡ)
瞠目(chēng)
觊觎(yú)
相觑(qù)
解析:B项,“颤”应读“chàn”。
答案:B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各级政府部门 。
(2)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组织者在赛事安排上 ,创造性地采用走进社区、现场体验等方式,以突出全面互动的特点。
(3)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 ,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A.责无旁贷 独出机杼 巧夺天工
B.当仁不让
独出心裁
巧夺天工
C.责无旁贷
独出心裁
妙手偶得
D.当仁不让
独出机杼
妙手偶得
解析:“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独出机杼”,比喻文章的命题和构思独特新颖,与众不同。“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居民创造和谐的居住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B.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C.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D.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故有“墙倒屋不塌”之说。
解析:A项,搭配不当,“创造”和后面的“服务”搭配不当。B项,句式杂糅,可将最后一句改为“以使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C项,一面对两面,应为“能否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
答案:D
4.填入下面语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 。
A.以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同时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
B.以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和保护木质,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
C.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
D.以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同时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和保护木质
解析:从横线前的内容看,中国古代工匠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最直接的目的是“保护木质”“加固关接”,其次才是为了美观。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中国建筑的“文法”
梁思成
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造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作“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是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结构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作“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做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增加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5.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
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C.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
D.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
解析:D项,是对“油饰”作用的表述,不是对“斗拱”作用的表述。
答案:D
6.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的木构。
B.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C.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使用了各种颜色,主要的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青绿点金”。
D.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那么木柱和门窗上朱红或黑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
解析:A项,无中生有。文中对应信息是“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答案:A
7.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 )
A.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
B.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
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解析:A项,与原文的对应信息“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或若干相连的院落”意思不吻合。B项,无中生有,原文的对应信息是“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C项,主观臆断,原文的对应信息是“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
答案:D
三、语言运用
8.,常用在传统木质结构的建筑或家具中,请根据下面的图示,给“榫”下定义。(不超过50字)
解析:示意图中绘制了不同种类的“榫”,提取其使用的不同位置的关键词,结合题干中“常用在传统木质结构的建筑或家具中”下定义即可。
参考答案:“榫”是在传统木质结构的建筑或家具中,梁与柱之间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突出的部分。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中国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① 。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像一幅中国画长卷,② ,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通过一道道门,进入一层层院,一院院景物不同、③ 。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解析:从整个文段的内容看,第①空,应写出中国庭院建筑与欧洲建筑的不同,以引出下文的具体介绍。第②空,要结合“中国画长卷”的观看特点。第③空,要注意横线前的顿号,故句式要与前面一致,内容也要与之相似。
参考答案:①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②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 ③一步步感受有别
10.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40字。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G是generation(一代)的简称。4G系统能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
000倍,比3G网络快1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4G能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可实现无线区域环路、数字音讯广播等方面的无线通信增值服务。4G不再局限于电信行业,其技术还可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使局域网、互联网、电信网等融为一体组成一个通播网,无论使用什么终端,都可享受高品质的信息服务,向宽带无线化和无线宽带化演进。
解析:这段话交代了4G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通信速度更快、增值服务更多、技术融合更强的特点。
参考答案:4G是通信速度更快、增值服务更多、技术融合更强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或:4G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它的通信速度更快,增值服务更多,技术融合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