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回忆鲁迅先生
教学目标
1.学习精读的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其含义与作用。
2.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3.了解鲁迅先生智慧、温和、平易近人的另一面性格,体会鲁迅先生生活平凡、为人宽厚、待友真诚的美好品德。
回忆鲁迅先生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20世纪30年代,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由鲁迅亲自校阅并作序。
萧红的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等。
回忆鲁迅先生
写作背景
为了培养萧红,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1934年,萧红与萧军从青岛来到上海投奔鲁迅,鲁迅热情地接待了这两位贫困、寂寞的文学青年。鲁迅在他自费出版的“奴隶丛书”中出版了萧军的一部小说和萧红的《生死场》,并亲自为之作序。自此以后,鲁迅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思想上、创作上、生活上的良师益友。特别对于萧红,鲁迅及夫人许广平所流露出的亲情和友情,抚慰着萧红孤寂的受过挫折的心灵。
本文写于1939年,距鲁迅逝世已经三年了,作者的心境已经平静下来,但她对鲁迅的景仰、敬爱之情依旧。
回忆鲁迅先生
读准字音。
咳嗽( ) 轻捷( ) 嘱咐( )
调羹( ) 绞肉( ) 筷子( )
揩桌子( ) 悠然( ) 烧瓷( ) 枕头( ) 疙瘩( ) 深恶痛绝( )
ké
jié
ɡēnɡ
jiǎo
yōu
cí
kāi
zhěn
zhǔ
kuài
ɡē
wù
回忆鲁迅先生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中的鲁迅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可敬的长者
可亲的父亲
有血有肉的伟人
幽默风趣的智者
回忆鲁迅先生
2.课文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哪些生活片段?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鲁迅的笑声
走路的姿态
深夜送客
饮食习惯
读青年人的信
用校样揩桌子、擦手
看电影
翻书休息
回忆鲁迅先生
2.课文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哪些生活片段?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陪客人
夜里工作
吃鱼丸
包书
病中工作
……
回忆鲁迅先生
3.课文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文虽然看似琐碎,实际上有一条情感的线索。课文体现出萧红对鲁迅严谨、认真、细致、刻苦、坚忍等美好品格的赞颂。在萧红眼中,鲁迅既是文学和思想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长者,也是让人信任亲近的朋友。
二、合作探究
1.文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与我们了解的作为“民族魂”的鲁迅是否背离?请简述理由。
文中所写的鲁迅是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形象。(或:善解人意、心细如丝、对小辈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富有生活情趣、好客健谈、关爱青年……)
二、合作探究
2.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先生的“琐记”是流水账,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正确,原因是:文章围绕鲁迅先生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记述,并非无中心的散漫之作;文章撷取生活琐事刻画悼念的对象,感人至深;文章通过女性作家的细心体察,敏锐地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先生崇高的思想和伟大的人格;文章提供了外人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了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形象。
二、合作探究
3.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和他人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这样写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敬可亲。
二、合作探究
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这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在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了解了他思想、性格方面的特点。
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
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述,可以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更有表现力。这是以小见大写法的最大的妙处。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总结得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意味深长。
二、合作探究
4.课文中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哪些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
还写了“我”、许先生、海婴等。写这些人,从侧面衬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写许先生主要通过她的言行,反映鲁迅先生的辛劳、乐观、刚毅。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概括主题: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去世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2.写作特色
(1)文随情动,笔随情至。
这篇散文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感情真挚深沉。作品以朴素简炼的文字,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先生不平凡的人格。
(2)善于捕捉细节。
作者善于捕捉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细节,如鲁迅先生深夜工作的情景等,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语言质朴,形象鲜明。
作者从生活中选取了大量的细节,运用白描手法,质朴浅白,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鲁迅先生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3.拓展延伸
(1)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②人之夫的鲁迅 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③人之友的鲁迅 一个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
④人之主的鲁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和蔼宽厚、平易近人的老人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潇洒、幽默、风趣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2)拓展阅读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爱国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爱民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爱子
(3)名言积累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四、布置作业
1.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在随笔中写下你的体会。
2.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解放生产力
释放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