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红星照耀中国》
教学目标
1.了解红色经典作品的特点。
2.掌握阅读红色经典作品的方法。
3.理解《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内容,并初步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精神。
一、课堂导入
红色经典作品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阅读红色经典作品,以及从中获得的精神力量。
二、背景介绍
(一)红色经典作品的定义
红色经典作品是指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优秀精神风貌的文学作品。
二、背景介绍
(二)红色经典作品的特点
1.时代性:红色经典作品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革命性:红色经典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容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和实践。
3.艺术性:红色经典作品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具有独特之处,如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
4.教育性:红色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
(一)阅读红色经典作品的方法
1.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阅读红色经典作品前,应先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2.把握作品主题:通过阅读作品的序言、目录、后记等部分,初步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3.分析人物形象: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成长变化和命运走向。
4.品味艺术手法:欣赏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如情节设置、环境描绘、心理描写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5.深入思考启示: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深入思考作品中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二)《红星照耀中国》概述
1.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美国记者,曾担任《纽约太阳报》驻华记者。
(二)《红星照耀中国》概述
2.作品背景:《红星照耀中国》是斯诺在1936年访问陕北苏区后,根据采访资料撰写的一部纪实性报道。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向全世界介绍了苏区的情况。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为《西行漫记》,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
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斯诺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此外,斯诺还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之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3.主要内容
4.艺术价值
作为一部纪实性报道,《红星照耀中国》在叙述方式上采用了故事化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辛和苏区人民的生活状态。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斯诺的个人感悟和思考,使得作品更具有个性和深度。
目 录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 在保安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 长征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第一,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第二,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不妨追问: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些什么?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
阅读指导
第三,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它们说什么“话”。作品中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还有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这当中必然会体现作者的倾向性。
第四,阅读纪实作品,最终是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为此,我们要善于学以致用,汲取营养。
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作品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
作品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体现在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为了理想和信念而英勇斗争的精神品质上。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当时的人们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息,也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2.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有哪些特点?
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注重真实感和立体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心理刻画,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例如,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形象,既展现了他们的崇高品质和领袖风范,又体现了他们的人性光辉和情感世界。
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仅为故事情节提供了生动的背景,还增强了作品的氛围感和感染力。例如,对长征途中雪山草地的描写,既展现了红军战士所面临的艰苦环境,又凸显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3.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4.如何理解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记录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入挖掘上。通过真实的叙述和细腻的描绘,作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们的精神状态。这种创作方法使得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真实感和说服力。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红星照耀中国》,我们了解了红色经典作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更深入地感受到了作品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这些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业布置
选择一部红色经典作品,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你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未名湖畔——斯诺之墓
“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
——埃德加·斯诺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