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1-3章)-【新考向】浙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项复习
一、传统历法与天文
1.(2023八上·凤山期中)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与中国十二地支相配以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2023年是中国传统的兔年.劳动课上,同学们学习了剪纸小兔子,以下剪纸作品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2024八上·南宁月考)中国“二十四节气”已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北京国际设计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设计,以期通过现代设计的手段,尝试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与发展.下面四幅作品分别代表“立春”、“芒种”、“白露”、“大雪”,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2024八上·昌平期末)《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主标识以农历乙巳蛇年中的“巳”为原形,将两个“巳”字对称摆放,则恰似中国传统的如意纹样,双巳合璧,事事如意.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是乙巳蛇年与如意之间吉祥曼妙的创意链接,更彰显着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生生不息的时代力量.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二、民俗艺术与活动类
4.(2024八上·徐州期中)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下列脸谱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2024八上·连云港月考)剪纸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列剪纸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6.(2025八上·新兴期末)“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下列甲骨文图画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7.(2023八上·濮阳期中)2024年春晚主标识以“龘”字为主视觉符号,整体设计以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中极具特色的“国朝官印”字体——九叠篆为灵感来源,庄重平衡、中正匀称,对称美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审美原则,蕴涵了中华民族美学思想的精髓.下面四个九叠篆体字“大”、“美”、“中”、“国”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只有( )
A. B.
C. D.
8.(2024八上·城口县期末)抖空竹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体育运动之一,作为一种中国古老的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06年,抖空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图1,小亮同学用数学抽象思维绘制出如图2,已知,,,则的度数是 .
9.(2019八上·阳泉期中)山西皮影戏又称“影戏”或“影子戏”,属于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制作人物剪影中,给出下面4个条件:① ;② ;③ ;④ .
(1)在上述四个条件中,选三个条件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其中真命题有哪几个?(用序号表示即可)
(2)请选择(1)中的一个命题证明其符合题意性.
10.(2024八上·巴彦月考)鸿志中学传统文化兴趣小组在国庆节前夕,准备组织学生为学校编织大、小两种中国结装饰校园,若编织2个大号中国结和4个小号中国结需要彩绳22米,若编织1个大号中国结和3个小号中国结需要彩绳14米.
(1)求编织1个大号中国结和1个小号中国结各需要彩绳多少米?
(2)鸿志中学决定编织以上两种中国结共60个,编织这两种中国结的彩绳长不超过230米,那么该中学最多编织多少个大中国结?
11.(2024八上·龙岗月考)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实践报告如下:
活动课题 风筝离地面垂直高度探究
问题背景 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兴趣小组在放风筝时想测量风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测量数据抽象模型 小组成员测量了相关数据,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测得水平距离的长为15米,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的长为17米,牵线放风筝的手到地面的距离为米.
问题产生 经过讨论,兴趣小组得出以下问题: (1)运用所学勾股定理相关知识,根据测量所得数据,计算出风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2)如果想要风筝沿方向再上升12米,且长度不变,则他应该再放出多少米线?
问题解决 ……
该报告还没有完成,请你帮助兴趣小组解决以上问题.
三、古代技术与度量单位
12.(2025八上·南昌期末)“尺”“寸”“丈”都是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其中1丈尺,1尺寸.《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大意是说:已知长方形门的高比宽多6尺8寸,门的对角线长1丈,那么门的高和宽各是多少?设门高x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四、经典著作中的数学问题
13.(2024八上·龙岗期末)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数学著作《直指算法统宗》中,以《西江月》词牌叙述了一道“荡秋千”问题: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恰竿齐,五尺板高离地.意思是:如图,秋千OA静止的时候,踏板离地高一尺(尺),将它往前推进两步,一步合5尺(尺),此时踏板离地五尺(尺),则秋千绳索的长度为( )
A.尺 B.尺 C.20尺 D.29尺
14.(2024八上·南宁开学考)我国古代《易经》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记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五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野果的个数.若她采集到的一筐野果不少于46个则在第2根绳子上的打结数至少是( )
A.2 B.3 C.4 D.5
15.(2023八上·吉安月考)《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折竹抵地“问题源自《九章算术》中:“今有竹高一丈,永折抵地,去本四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4尺远(如图),则折断后的竹子高度为多少尺?(1丈=10尺) ( )
A.3 B. C. D.
16.(2025八上·苏州期末)勾股定理是数学史上的一颗玻璃珠.被誉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的名数学家梅文鼎先生(图①)在《梅氏丛书辑要》(由其孙子梅瑴成编纂)的“勾股举隅”卷中给出了多种勾股定理的证法.其中一种是在图②的基础上,运用“出入相补”原理完成的.在中,,四边形,,均为正方形,与相交于点,可以证明点在直线上.若,的面积分别为2和6,则直角边的长为( )
A. B. C. D.2
17.(2024八上·福田月考)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算书《网醉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长方形内得到的,,,,点都在长方形KLMJ的边上,则长方形的面积为( )
A.121 B.110 C.100 D.90
18.(2024八上·城阳期中)如图①,用一个平面截长方体,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它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被称为“堑堵”,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2,3,则图①中截面的周长为 .
19.(2023八上·吴江月考)阅读并解答问题:
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数学著作《直指算法统宗》中以《西江月》词牌叙述了一道“荡秋千”问题:
原文: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有几?
译文:如图,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离地1尺,将它往前推送10尺(水平距离)时,秋千的踏板就和人一样高,这个人的身高为5尺,秋千的绳索始终拉得很直,试问绳索有多长?(注古代5尺为1步)
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如图,秋千绳索静止的时候,踏板离地高一尺(尺),将它往前推进两步(尺),此时踏板升高离地五尺(尺),已知于点C,于点D,于点E,,求秋千绳索(或)的长度.
五、传统建筑与器物类
20.(2024八上·襄都月考)雕窗是我国古代一种常见的窗户样式,其外框为圆形,中间具有精美的图案.如图,琳琳家的一个雕窗出现了破损,为买到同款雕窗,她应前往商店购买的样式为( )
A. B.
C. D.
21.(2019八上·黔南期末)我国传统建筑中,窗框(如图1)的图案玲珑剔透、千变万化.窗框一部分如图2所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22.(2024八上·太康期中)鹿邑老子文化广场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镇,在太清宫对面,与太清官相互辉映.广场中央矗立着地标性老子雕像,总高27米.某同学要测量雕像两端、的距离,便在平地上取一点,连接并延长到,使.连接并延长到,使.连接,此时,测量的长即为、两点间的距离,则判定的依据是( )
A. B. C. D.
23.(2024八上·长沙期中)“一亭幽绝费平章,峡口清风赠晚凉.前度桃花斗红紫,今来枫叶染丹黄.饶将春色输秋色,迎过朝阳送夕阳.此地四时可乘兴,待谁招鹤共翱翔.”其中“一亭”指的是具有一座悠久历史的古典园林建筑——“爱晚亭”.如图,“爱晚亭”的顶端可看作等腰三角形,,D是边上的一点.下列条件不能说明是的角平分线的是( )
A. B.
C. D.与的周长相等
24.(2024八上·银川期末)华表柱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天安门前耸立着高大的汉白玉华表,每根华表重约20000公斤,如图,在底面周长约为3米带有层层回环不断的云朵石柱上,有一条雕龙从柱底向柱顶(从点到点)均匀地盘绕3圈,每根华表刻有雕龙部分的柱身高约9米,则雕刻在石柱上的巨龙至少( )米.
A. B. C. D.
25.(2024八上·镇平县期中)榫卯结构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如图,将两块全等的木楔()水平钉入长为的长方形木条中(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则木楔的长为( )
A. B. C. D.
26.(2024八上·道县期末)如图①,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十分巧妙,如图②,伞圈D沿着伞柄滑动时,伞柄始终平分同一平面内两条伞骨所成的,伞骨,的B,C点固定不动,且到点A的距离.
(1)当D点在伞柄上滑动时,处于同一平面的两条伞骨和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③,当油纸伞撑开时,伞的边缘M,N与点D在同一直线上,若,,求的度数.
27.(2024八上·讷河期末)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某中学为了落实双减政策,丰富学生的课后服务活动,开设了书法社团,计划为学生购买A,B两种型号“文房四宝”共40套.已知某文化用品店每套A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比B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高30%,若按标价购买需花费4300元,其中购买B型号“文房四宝”花费3000元.
问题解决:
(1)求每套B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
(2)若经过与店主协商,考虑到购买较多,店主同意该中学按A型号“文房四宝”九折,B型号“文房四宝”八折的优惠价购入,则购买原定数量的A,B型号“文房四宝”共需花费多少元?
(3)一段时间后,由于传统文化广受关注,另一所学校想要购入A,B两种型号“文房四宝”共100套。店主继续以(2)中的折扣价进行销售,已知A,B两种型号的“文房四宝”每套进价分别为67元和50元,若通过此单生意,该店主获利不低于3800元,则该校在这家店至少买了 套A型“文房四宝”?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2.【答案】D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3.【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4.【答案】C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5.【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6.【答案】C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7.【答案】C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8.【答案】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
9.【答案】(1)解:选①②④作为题设,③作为结论;选①③④作为题设,②作为结论;选②③④作为题设,①作为结论
(2)解:(答案不唯一)选①②④作为题设,③作为结论.
证明:∵ ,
∴ ,即 .
∵ ,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到答案;(2)选①②④作为题设,③作为结论;利用SAS即可判断 ,然后得到结论成立.
10.【答案】(1)编织1个大号中国结需要彩绳5米,编织1个小号中国结需要彩绳3;
(2)该中学最多编织25个大中国结.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11.【答案】(1)米;(2)8米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12.【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
13.【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
14.【答案】C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在第2根绳子上的打结数至少是个.
根据题意可知,从右到左的数分别为3,,,所以有
解得:
因为打结数为整数,所以最少为4个.
故答案为:C
【分析】设在第2根绳子上的打结数至少是个,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出答案.
15.【答案】C
【知识点】风吹树折模型
16.【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赵爽弦图”模型
17.【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18.【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
19.【答案】14.5尺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旗杆高度问题
20.【答案】B
【知识点】全等图形的概念
21.【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过窗框相对两边中点所在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就能完全重合,故窗框的对称轴有两条。
故答案为:B。
【分析】把一个平面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几何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沿着对折的这条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由于该图案过窗框相对两边中点所在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就能完全重合,故窗框的对称轴有两条。
22.【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23.【答案】C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4.【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最短路径问题
25.【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26.【答案】(1)解:相等.理由如下:
∵伞柄始终平分同一平面内两条伞骨所成的,
∴.
在和中,
∵,
∴.
∴.
(2)解:∵,
∴.
又∵,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则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则,再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7.【答案】(1)解:设每套B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为x元,则每套A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为1.3x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x=100,
经检验:x=100是分式方程的解,
答:每套B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为100元
(2)解:由(1)得:每套A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为130元
∴购买A型号的“文房四宝”共(套),
购买B型号的“文房四宝”共(套),
打折后,A型号的“文房四宝”需花费:10×130×0.9=1170(元),
打折后,B型号的“文房四宝”需花费:30×100×0.8=2400(元),
∴购买原定数量的A,B型号“文房四宝”共需花费3570元
(3)40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3)由(2)知:打折后每套A型号“文房四宝”售价为:130×0.9=117元,
打折后每套B型号“文房四宝”售价为:100×0.8=80元,
设该学校购买y套A型号“文房四宝”,则B型号“文房四宝”有(100-y)套,
由题意得:(117-67)y+(80-50)(100-y)≥3800,
解得y≥40,
∴ 该校在这家店至少买了40套A型“文房四宝”.
故答案为:40.
【分析】(1)设每套B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为x元,则每套A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为1.3x元.根据“购买A,B两种型号“文房四宝”共40套”列出方程并解之即可;
(2)分别算出打折后A、B型号的费用,再相加即可;
(3)设该学校购买y套A型号“文房四宝”,则B型号“文房四宝”有(100-y)套,根据“ 该店主获利不低于3800元 ”里程不等式并解之即可.
1 / 1传统文化(1-3章)-【新考向】浙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项复习
一、传统历法与天文
1.(2023八上·凤山期中)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与中国十二地支相配以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2023年是中国传统的兔年.劳动课上,同学们学习了剪纸小兔子,以下剪纸作品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2.(2024八上·南宁月考)中国“二十四节气”已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录.北京国际设计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设计,以期通过现代设计的手段,尝试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与发展.下面四幅作品分别代表“立春”、“芒种”、“白露”、“大雪”,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3.(2024八上·昌平期末)《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主标识以农历乙巳蛇年中的“巳”为原形,将两个“巳”字对称摆放,则恰似中国传统的如意纹样,双巳合璧,事事如意.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是乙巳蛇年与如意之间吉祥曼妙的创意链接,更彰显着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生生不息的时代力量.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二、民俗艺术与活动类
4.(2024八上·徐州期中)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下列脸谱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5.(2024八上·连云港月考)剪纸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列剪纸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6.(2025八上·新兴期末)“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下列甲骨文图画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7.(2023八上·濮阳期中)2024年春晚主标识以“龘”字为主视觉符号,整体设计以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中极具特色的“国朝官印”字体——九叠篆为灵感来源,庄重平衡、中正匀称,对称美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审美原则,蕴涵了中华民族美学思想的精髓.下面四个九叠篆体字“大”、“美”、“中”、“国”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只有(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8.(2024八上·城口县期末)抖空竹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体育运动之一,作为一种中国古老的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06年,抖空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图1,小亮同学用数学抽象思维绘制出如图2,已知,,,则的度数是 .
【答案】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性质
9.(2019八上·阳泉期中)山西皮影戏又称“影戏”或“影子戏”,属于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制作人物剪影中,给出下面4个条件:① ;② ;③ ;④ .
(1)在上述四个条件中,选三个条件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其中真命题有哪几个?(用序号表示即可)
(2)请选择(1)中的一个命题证明其符合题意性.
【答案】(1)解:选①②④作为题设,③作为结论;选①③④作为题设,②作为结论;选②③④作为题设,①作为结论
(2)解:(答案不唯一)选①②④作为题设,③作为结论.
证明:∵ ,
∴ ,即 .
∵ ,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到答案;(2)选①②④作为题设,③作为结论;利用SAS即可判断 ,然后得到结论成立.
10.(2024八上·巴彦月考)鸿志中学传统文化兴趣小组在国庆节前夕,准备组织学生为学校编织大、小两种中国结装饰校园,若编织2个大号中国结和4个小号中国结需要彩绳22米,若编织1个大号中国结和3个小号中国结需要彩绳14米.
(1)求编织1个大号中国结和1个小号中国结各需要彩绳多少米?
(2)鸿志中学决定编织以上两种中国结共60个,编织这两种中国结的彩绳长不超过230米,那么该中学最多编织多少个大中国结?
【答案】(1)编织1个大号中国结需要彩绳5米,编织1个小号中国结需要彩绳3;
(2)该中学最多编织25个大中国结.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其他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11.(2024八上·龙岗月考)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实践报告如下:
活动课题 风筝离地面垂直高度探究
问题背景 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兴趣小组在放风筝时想测量风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测量数据抽象模型 小组成员测量了相关数据,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测得水平距离的长为15米,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的长为17米,牵线放风筝的手到地面的距离为米.
问题产生 经过讨论,兴趣小组得出以下问题: (1)运用所学勾股定理相关知识,根据测量所得数据,计算出风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2)如果想要风筝沿方向再上升12米,且长度不变,则他应该再放出多少米线?
问题解决 ……
该报告还没有完成,请你帮助兴趣小组解决以上问题.
【答案】(1)米;(2)8米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三、古代技术与度量单位
12.(2025八上·南昌期末)“尺”“寸”“丈”都是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其中1丈尺,1尺寸.《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大意是说:已知长方形门的高比宽多6尺8寸,门的对角线长1丈,那么门的高和宽各是多少?设门高x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
四、经典著作中的数学问题
13.(2024八上·龙岗期末)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数学著作《直指算法统宗》中,以《西江月》词牌叙述了一道“荡秋千”问题: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恰竿齐,五尺板高离地.意思是:如图,秋千OA静止的时候,踏板离地高一尺(尺),将它往前推进两步,一步合5尺(尺),此时踏板离地五尺(尺),则秋千绳索的长度为( )
A.尺 B.尺 C.20尺 D.29尺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
14.(2024八上·南宁开学考)我国古代《易经》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记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五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野果的个数.若她采集到的一筐野果不少于46个则在第2根绳子上的打结数至少是( )
A.2 B.3 C.4 D.5
【答案】C
【知识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在第2根绳子上的打结数至少是个.
根据题意可知,从右到左的数分别为3,,,所以有
解得:
因为打结数为整数,所以最少为4个.
故答案为:C
【分析】设在第2根绳子上的打结数至少是个,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出答案.
15.(2023八上·吉安月考)《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折竹抵地“问题源自《九章算术》中:“今有竹高一丈,永折抵地,去本四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4尺远(如图),则折断后的竹子高度为多少尺?(1丈=10尺) ( )
A.3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风吹树折模型
16.(2025八上·苏州期末)勾股定理是数学史上的一颗玻璃珠.被誉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的名数学家梅文鼎先生(图①)在《梅氏丛书辑要》(由其孙子梅瑴成编纂)的“勾股举隅”卷中给出了多种勾股定理的证法.其中一种是在图②的基础上,运用“出入相补”原理完成的.在中,,四边形,,均为正方形,与相交于点,可以证明点在直线上.若,的面积分别为2和6,则直角边的长为( )
A. B. C. D.2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赵爽弦图”模型
17.(2024八上·福田月考)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算书《网醉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长方形内得到的,,,,点都在长方形KLMJ的边上,则长方形的面积为( )
A.121 B.110 C.100 D.90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18.(2024八上·城阳期中)如图①,用一个平面截长方体,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它在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被称为“堑堵”,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2,3,则图①中截面的周长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
19.(2023八上·吴江月考)阅读并解答问题:
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数学著作《直指算法统宗》中以《西江月》词牌叙述了一道“荡秋千”问题:
原文: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有几?
译文:如图,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离地1尺,将它往前推送10尺(水平距离)时,秋千的踏板就和人一样高,这个人的身高为5尺,秋千的绳索始终拉得很直,试问绳索有多长?(注古代5尺为1步)
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如图,秋千绳索静止的时候,踏板离地高一尺(尺),将它往前推进两步(尺),此时踏板升高离地五尺(尺),已知于点C,于点D,于点E,,求秋千绳索(或)的长度.
【答案】14.5尺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旗杆高度问题
五、传统建筑与器物类
20.(2024八上·襄都月考)雕窗是我国古代一种常见的窗户样式,其外框为圆形,中间具有精美的图案.如图,琳琳家的一个雕窗出现了破损,为买到同款雕窗,她应前往商店购买的样式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全等图形的概念
21.(2019八上·黔南期末)我国传统建筑中,窗框(如图1)的图案玲珑剔透、千变万化.窗框一部分如图2所示,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答案】B
【知识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过窗框相对两边中点所在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就能完全重合,故窗框的对称轴有两条。
故答案为:B。
【分析】把一个平面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几何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沿着对折的这条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由于该图案过窗框相对两边中点所在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就能完全重合,故窗框的对称轴有两条。
22.(2024八上·太康期中)鹿邑老子文化广场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太清宫镇,在太清宫对面,与太清官相互辉映.广场中央矗立着地标性老子雕像,总高27米.某同学要测量雕像两端、的距离,便在平地上取一点,连接并延长到,使.连接并延长到,使.连接,此时,测量的长即为、两点间的距离,则判定的依据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23.(2024八上·长沙期中)“一亭幽绝费平章,峡口清风赠晚凉.前度桃花斗红紫,今来枫叶染丹黄.饶将春色输秋色,迎过朝阳送夕阳.此地四时可乘兴,待谁招鹤共翱翔.”其中“一亭”指的是具有一座悠久历史的古典园林建筑——“爱晚亭”.如图,“爱晚亭”的顶端可看作等腰三角形,,D是边上的一点.下列条件不能说明是的角平分线的是( )
A. B.
C. D.与的周长相等
【答案】C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4.(2024八上·银川期末)华表柱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天安门前耸立着高大的汉白玉华表,每根华表重约20000公斤,如图,在底面周长约为3米带有层层回环不断的云朵石柱上,有一条雕龙从柱底向柱顶(从点到点)均匀地盘绕3圈,每根华表刻有雕龙部分的柱身高约9米,则雕刻在石柱上的巨龙至少( )米.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最短路径问题
25.(2024八上·镇平县期中)榫卯结构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如图,将两块全等的木楔()水平钉入长为的长方形木条中(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则木楔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26.(2024八上·道县期末)如图①,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十分巧妙,如图②,伞圈D沿着伞柄滑动时,伞柄始终平分同一平面内两条伞骨所成的,伞骨,的B,C点固定不动,且到点A的距离.
(1)当D点在伞柄上滑动时,处于同一平面的两条伞骨和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③,当油纸伞撑开时,伞的边缘M,N与点D在同一直线上,若,,求的度数.
【答案】(1)解:相等.理由如下:
∵伞柄始终平分同一平面内两条伞骨所成的,
∴.
在和中,
∵,
∴.
∴.
(2)解:∵,
∴.
又∵,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则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则,再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7.(2024八上·讷河期末)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某中学为了落实双减政策,丰富学生的课后服务活动,开设了书法社团,计划为学生购买A,B两种型号“文房四宝”共40套.已知某文化用品店每套A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比B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高30%,若按标价购买需花费4300元,其中购买B型号“文房四宝”花费3000元.
问题解决:
(1)求每套B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
(2)若经过与店主协商,考虑到购买较多,店主同意该中学按A型号“文房四宝”九折,B型号“文房四宝”八折的优惠价购入,则购买原定数量的A,B型号“文房四宝”共需花费多少元?
(3)一段时间后,由于传统文化广受关注,另一所学校想要购入A,B两种型号“文房四宝”共100套。店主继续以(2)中的折扣价进行销售,已知A,B两种型号的“文房四宝”每套进价分别为67元和50元,若通过此单生意,该店主获利不低于3800元,则该校在这家店至少买了 套A型“文房四宝”?
【答案】(1)解:设每套B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为x元,则每套A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为1.3x元.
根据题意得:,
解得:x=100,
经检验:x=100是分式方程的解,
答:每套B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为100元
(2)解:由(1)得:每套A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为130元
∴购买A型号的“文房四宝”共(套),
购买B型号的“文房四宝”共(套),
打折后,A型号的“文房四宝”需花费:10×130×0.9=1170(元),
打折后,B型号的“文房四宝”需花费:30×100×0.8=2400(元),
∴购买原定数量的A,B型号“文房四宝”共需花费3570元
(3)40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3)由(2)知:打折后每套A型号“文房四宝”售价为:130×0.9=117元,
打折后每套B型号“文房四宝”售价为:100×0.8=80元,
设该学校购买y套A型号“文房四宝”,则B型号“文房四宝”有(100-y)套,
由题意得:(117-67)y+(80-50)(100-y)≥3800,
解得y≥40,
∴ 该校在这家店至少买了40套A型“文房四宝”.
故答案为:40.
【分析】(1)设每套B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为x元,则每套A型号的“文房四宝”的标价为1.3x元.根据“购买A,B两种型号“文房四宝”共40套”列出方程并解之即可;
(2)分别算出打折后A、B型号的费用,再相加即可;
(3)设该学校购买y套A型号“文房四宝”,则B型号“文房四宝”有(100-y)套,根据“ 该店主获利不低于3800元 ”里程不等式并解之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