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第4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自主学习单

文档属性

名称 【轻质减负】第4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自主学习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2 17:4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飞天”凌空》自主学习单
一、基础性练习
(一)作者介绍:
夏浩然,男,汉族,光明日报体育记者。2009年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获荣誉奖。
樊云芳,女,汉族,笔名胡都,1945年5月生,光明日报社湖北记者站原站长、主任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共十三大代表。
(二)人物简介:
吕伟,江苏扬州人,女子跳水运动员,11岁开始练习跳水,14岁进入国家队,15岁获得全国少年冠军。她曾获得1982年亚洲运动会跳水比赛和1986年亚洲运动会跳水比赛女子10米跳台冠军,1987年世界杯跳水赛女子团体冠军成员。当时被誉为“跳水皇后”。
(三)写作背景:
1982年11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是“文革”后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内众多媒体的目光。女子10米高台跳水是中国的优势项目,中国运动员吕伟以较大优势获得冠军。
(四)请写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凌空( ) 夺魁( ) 掠过( )
翘首而望( )由衷( )悄然( )
轻盈( ) 屏息敛声( )
(五)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 :指夺冠,指夺取第一。
(2) :抬起头来看。
(3) :暂时抑止呼吸和语声。
(4) :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5) :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刚刚醒悟过来。
二、拓展性练习
(一)标题《“飞天”凌空》能换成《吕伟跳水夺冠》吗?为什么?
(二)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为这个新闻特写写一则导语
挑战性练习
(一)在当时有关吕伟的众多新闻报道中,本文是很精彩的一篇,它精彩在什么地方?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一、(四)líng kuí lüè qiáo zhōng qiǎo yíng bǐng
(五)夺魁 翘首而望 屏息敛声 眼花缭乱 如梦初醒
二、(一)不能。飞天是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以“‘飞天’凌空”比喻跳水运动员如仙女般优雅的身姿,增添了文采,新颖动人,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光明日报新德里1982年11月25日电 中国运动员吕伟,于昨日高分夺得第九届亚运会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
三、(一)
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明确:这是第一个镜头:准备。写吕伟跳水前沉静自若,用白云、飞鸟之动衬托她的沉静。
2.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明确:这是第二个镜头:起跳。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吕伟的美妙身姿比作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身姿的轻盈、潇洒。
3.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明确:这是第二个镜头:腾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她在空中转体的速度比作旋风,把她翻腾的动作比作流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动作的娴熟,体现了她的沉静。
4.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明确:这是第四个镜头:入水。用一个比喻“像轻盈的、笔直的箭”,一个动词“插”,形象地写出了吕伟入水时的水花之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