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目击我国航空母舰舰载战斗机
首架次成功着舰
2012年10月23日,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陆,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为了记录这神圣的一刻,前方记者纷纷发来报道。你作为《人民海军报》的审稿员,请仔细审核本篇报道,看看能否发表。
情境导入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字词正音
凛冽
lǐn
liè
咆哮
páo
xiào
澎湃
péng
pài
着舰
zhuó
呼啸
xiào
gǒu
一丝不苟
浩瀚
hàn
承载
zài
qǐ
白手起家
镌刻
juān
娴熟
xián
dān
殚精竭虑
词语释义
镌刻
雕刻。
娴熟
熟练。
娴熟
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一丝不苟
形容办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苟:马虎。
白手起家
形容在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创立起一番事业或家业。
殚精竭虑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尽;虑:思虑。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知识链接
“舰载机” 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写作背景
2012年11月23日,我国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飞行。本文记者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现场采访时,记者获取了进入最佳采访部位——辽宁舰舰岛塔台采访的独家机会,全程见证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重大事件。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文体知识
通 讯 定义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分类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
特点 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而言);④描写的形象性;⑤议论色彩较浓。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任务一
审核通讯标题
任务要求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我们常说的“标题党”就是利用标题吸引读者阅读消息,一个合格的新闻标题,至少要让读者了解新闻事件的概况。请你对本篇通讯的标题进行审核。
审核通讯标题
1. 回顾《消息二则》的标题特点
1
2
2.标题中“一着惊海天”妙在何处?本文标题有何特点?
方法引领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消息标题:简洁明了,交代主要事件,概括性强
特写标题:生动形象、新颖动人
速读法,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标题相关段落,提取标题相关信息,可以在书中做批注。
审核通讯标题
指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的影响、意义之大
一着指的是?
为什么惊海天?
一着实际惊得是?
“海天”既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区域的海与天空,又指整个世界。“一着”和“惊海天”场面阔大,画面感极强,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审核通讯标题
同学们本篇通讯标题是否过关?
特点
小结
本文标题既明示了舰载机首次成功着陆的新闻事实以及重大的意义,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标题审核过关
巧用修辞,形象生动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任务二
审核结构要素
任务要求
结构要素是新闻通讯的核心,现在请你们根据前面所学的新闻结构和要素对其进行审核。
审核结构要素
第一层(1-4)
交待时间、地点及事件的重要性
第二层(5-19)
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层(20-25)
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及人们的激动心情
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审核结构要素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这篇通讯的六要素,并用一句概括它所报道的新闻事件
2
v
何时
v
何地
v
何人
v
何事
v
何故
v
如何
2023年11月23日
渤海某海域
海军官兵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航母必须要能携带舰载机作战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结构要素审核过关
审核结构要素
在结构要素上,通讯、特写、消息分别有什么特点,请进行比较
3
消息、新闻特写、通讯对比梳理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时效性
报道对象
篇幅
表达方式
强
一 般
较 弱
新闻事件整体
新闻事件的某一场景
新闻事件整体及细节
短
较 长
较 长
以记叙为主
以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通讯和新闻特写的异同
— 相同点 —
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 不同点 —
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
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任务三
审核通讯语言
情境描绘
一篇好的通讯稿,标题是关键,结构要素是核心,而优美生动、准确具体的语言能够锦上添花,一起来欣赏本篇通讯的语言吧!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审核通讯语言
标题“一着惊海天”,“惊”体现在哪些地方?结合文章语句分析
1
自然环境: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工作环境: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站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环境之惊
交代航母舰载机着舰的地点、环境,可见环境之惊险。
审核通讯语言
第3、4自然段的首句“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分别强调了哪些不普通?第3、4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
渲染出庄严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重大意义
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难度与风险
背景之惊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审核通讯语言
神态、动作描写,突出航天工作人员一丝不苟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降落之惊
1.
审核通讯语言
语言描写,简单对话交代着舰的动作,渲染紧张氛围;表现飞行员和指挥员的沉着冷静、专业素养高
降落之惊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
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
飞行员:"明白!"
2.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审核通讯语言
这段话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写出了战斗机着舰时安全、平稳的状态。
降落之惊
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4.
审核通讯语言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舰载战斗机着舰难度很高。
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审核通讯语言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列举详细数据
突出了着舰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风险
表现了海军官兵们英勇无畏的崇高精神
渲染了开头两段营造的庄严紧张的氛围
审核通讯语言
“揪”字将着舰的难度和紧张的气氛做了更深一步的渲染。表现了着舰工作人员紧张、激动的心情。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审核通讯语言
“布满血丝的眼睛”写出工作人员的辛苦劳累,“盯”“密切跟踪”表现了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审核通讯语言
细节描写,一连串动词生动细致地展示了舰载机降落的过程。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舰载机的轻巧灵活, 表现了飞行员高超的飞行技术。
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舰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通讯综合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通过正侧面烘托、比喻、细节描写来展现舰载机着陆时的景象,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具体。
小 结
语言审核过关
任务四
审核情感立场
任务要求
一篇好的通讯除了基本结构和要素上符合新闻的要求,语言技巧上表达优美,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立场,表达深刻的情感,接下来请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审核情感立场
找出文章表达情感的句子,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对比读法,精选第3、4、22自然段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品析议论、抒情的表达效果。
方法引领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改文
这是一次伟大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这是一次伟大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课文运用否定句来表达。用“伟大”一词形容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事件,语气明确、强烈。但“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成功与否尚未明确,所以,用否定句语气灵活、缓和一些。再有,用否定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后面进一步的阐释,家国情怀融入字里行间。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改文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有的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有的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有的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我们很激动。
同是排比句,叠用“多少人”,抒情味浓,感情和语气步步加强。叠用“有的人”,只是几种情况的的罗列,没有抒情味;结尾用反问句,更加强了抒情的语气,增强语言的感彩,富有力量,用肯定句则没有这种效果。
审核情感立场
整合描写参观群众的语句,思考选读的内容,领悟人们心情的变化。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
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
战位上,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快点!快点!”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审核情感立场
这里参观的人们_______
充满期待,期待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
热切向往,向往强军梦想一朝得圆;
热情迎接,迎接胜利的笑容灿烂绽放;
激动释放,释放揪心的强军之梦的难言之痛;
紧紧拥抱,拥抱创造奇迹的大国英雄;
深情留念,留念大国英雄创造奇迹的定格瞬间。
当我们的心与观众的心通过文字的桥梁紧紧相连,我们才会明白航母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非凡意义,我们才会深刻意识到:大国的奇迹,由大国英雄来创造。
情感立场审核过关
总结升华
《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我们走进在通讯文章的芳草地,多少词语需要我们含英咀华,细心品味其中的滋味;多少句子需要我们千淘万漉,静心揣摩其中的情感;多少语段需要我们口诵心维,潜心挖掘其中的意蕴……今天,学完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大国重器,国之骄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够肩负起国之重任,成为国家栋梁,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课后作业
1.完成本课的课后练习题
2.将本文改写成一篇新闻特写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