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第5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轻质减负】第5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2 17:4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机
首架次成功着舰》教学设计
课型
概念课
二、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通过多种媒介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新鲜事,比较不同媒介的表达效果,尝试探究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阅读新闻报道、时事评论等作品,关注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进行线上或线下讨论,根据目的与对象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交流沟通”。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设置真实的情景及任务,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用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完成任务的过程是认识、了解、熟悉新闻这一文学体裁的过下,也是提升思想文化修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过程。
2.教材解读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本单元课文都是典范的新闻作品,都秉持“用事实说话”的原则,不仅能够体现消息、新闻特写和通讯在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且自身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鲜明的风格特征。《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报道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的首次成功着舰,叙述详尽,描写生动,既有全球视野,又有历史维度,充分体现了通讯的特长。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之前尚未进行过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的系统学习、训练。他们虽然已经对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有了一些切身经历,对身边事物、事件也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能完成一般有条理的叙述,但不够特别关注身边和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或新鲜事,新闻知识匮乏,需要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完成系统的新闻阅读、采访、写作等训练。
2.行为习惯
八年级学生一般求知欲和兴趣旺盛,他们对新知、新能力好奇心强,对身边发生的新情况、新消息、新变化兴趣广泛,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在活动过程中思想活跃,有较为充实的活动时间,教师指导的小组活动方式也有效提升了学生活动能力。
3.关键能力
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发展的高峰期,表现在知识的抽象水平、思维能力、语言、自我反思能力及各种观念、原则的快速形成。他们能在教师引导下,有意性地开展课本的活动探究。。
四、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1.我能准确读写出本课 “读读写写”的字音字形。2.我能了解通讯的有关知识,明确通讯的特点。
拓展性目标 1.我能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2.我能品析文章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挑战性目标 1.我能结合时代背景,感受感受作者的爱国激情,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激发富国强军的豪情。
五、实现路径
基础性目标实现路径 1.学生自读课文、注释,读准字音。2.通过课前预习教材和搜集的资料掌握新闻通讯的相关文体知识。
拓展性目标实现路径 1.通过分析用词及词语的感彩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
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 结合时代背景,感受国家的强大,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六、课堂流程
流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2分钟 ①2012年10月23日,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陆,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为了记录这神圣的一刻,前方记者纷纷发来报道。你作为《人民海军报》的审稿员,请仔细审核本篇报道,看看能否发表。②明确三级学习目标。 ①进入情景,明确活动任务。②齐读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任务一:审核通讯标题 10分钟 ①回顾消息和特写的标题特点。②标题中“一着惊海天”妙在何处?本文标题有何特点? ①回顾复习,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归纳整理。②速读法,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标题相关段落,提取标题相关信息,可以在书中做批注。
任务二:审核结构要素 10分钟 ①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②找出这篇通讯的六要素,并用一句概括它所报道的新闻事件。③在结构要素上,通讯、特写、消息分别有什么特点,请进行比较 ①浏览课文,提取信息。②根据六要素概括内容,迁移运用导语的写法。③小组合作,结合对比要素归纳梳理各文体的异同。
任务三:审核通讯语言 10分钟 ①标题“一着惊海天”,“惊”体现在哪些地方?结合文章语句分析。②文中用什么词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过程?③小组讨论:请同学们说说文中何处体现“刀尖”,何处体现“舞蹈”? ①抓住环境、背景和降落三方面分析。②找出形容词与动词。③结合具体语句从修辞和词语的使用角度分析语言特点
任务四:审核情感立场 10分钟 ①找出文章表达情感的句子,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②整合描写参观群众的语句,思考选读的内容,领悟人们心情的变化。 ①对比读法,精选第3、4、22自然段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品析议论、抒情的表达效果。②采用以下格式:“我读第( )句,我读出了人们的( )”感受现场的氛围。
课堂小结 3分钟 《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我们走进在通讯文章的芳草地,多少词语需要我们含英咀华,细心品味其中的滋味;多少句子需要我们千淘万漉,静心揣摩其中的情感;多少语段需要我们口诵心维,潜心挖掘其中的意蕴……今天,学完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大国重器,国之骄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够肩负起国之重任,成为国家栋梁,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回忆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 将本文改写成一篇新闻特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