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自主学习单
一、基础性练习
(一)作者介绍:
钟声,“中国之声”的简称, 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取“钟声”这个笔名,是因为国际部记者和编辑针对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希望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作为中国的权威媒体,《人民日报》有义务有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针对一些国际社会的不实指责进行反驳。
(二)写作背景
1937 年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 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黑暗的一页。而日本右翼分子受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影响,企图抹杀南京大屠杀这段不光彩的历史。日本在 1982 年、1986 年及 2001 年审定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这充分说明他们不顾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感情,歪曲和篡改历史的丑恶嘴脸。
(三)新闻评论基本知识
新闻评论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的乃至隐藏的问题,作者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观点。简单地说,就是评说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者几件事情、几个问题。
(四)请写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宝鼎( ) 国殇( )惨绝人寰( )
杀戮( ) 篡改( )呓语( )
振聋发聩 ( ) 矢志( )
(五)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 :为国牺牲的人。这里泛指死难的军民。
(2) :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3) :梦话。
(4) :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 点。人寰,人间。
(5) :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
(6) :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 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7) :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很大。
(8) :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贯,贯穿。
二、拓展性练习
(一)本篇文章是针对哪件事情发表评论的?发表了什么评论?
(二)阅读标题,明确标题作用。
(三)速读这篇新闻评论,结合背景材料提取其新闻要素。
挑战性练习
(一)这篇新闻评论中用到的事例太多了,有些冗杂,建议删去一部分,你怎么看?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所提及的新闻事实,总结本文所用新闻事实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四)dǐnɡ shānɡ huán lù cuàn yì kuì shǐ
(五)国殇 篡改 呓语 惨绝人寰
丑态百出 振聋发 聩沧海桑 田一以贯之
二、(一)针对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发表评论,表明了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二)标题的作用:
点明了这则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标题简明、醒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
(三)何时 2017年12月13日
何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
何人 中国公民
何事 国行公祭
三、(一)
特点:①所选新闻事实多,覆盖面广。正面新闻事实多,涉及多个层面(政府议会、国际组织、新闻媒体、文教部门、一般民众),多个类型(通过议案、撤销资格、发表声明、授予称号、刊发文章、讲述事实、树碑立传、展开研究)。
②所选新闻事实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多为权威性组织和人物。
③多国家、多阶层、多角度的材料,更有说服力,强有力地证明了历史是没有被忘却的,令人信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