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任务三 新闻写作 教学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任务三 新闻写作 教学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7 17:5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任务三新闻写作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新闻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要素、结构等,理解新闻的特点和价值。
2.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方法和技巧,能够撰写简单的新闻稿件。
3.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新闻”主题展开,任务三“新闻写作”是在学生学习了多篇新闻作品,对新闻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写作实践。教材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和示例分析,引导学生明确新闻写作的要求和方法,旨在让学生学会用新闻的形式记录生活中有价值的事件,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关注社会、传播信息的意识。
导入新课
三、教学过程
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图片或视频片段,如重大体育赛事、时政要闻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大家知道这些精彩的内容是如何传播出来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新闻写作。
教学过程
【回顾消息】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五结构:标题、导语、主题、背景、结语
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
新闻与消息
新闻: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指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狭义上指的就是消息。
消息:就是简要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教学过程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的结构:
标题
导语
正文
教学过程
技巧点拨
一、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事——横渡长江。概括准确,重点突出。
标题:要能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有主标题(正题)、引标题(眉题)、副标题(次题)三种。
教学过程
技巧点拨
二、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束语四部分。背景和结束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消息的正文结构一般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最重要事实
次重要事实
再次要事实
教学过程
技巧点拨
三、写好导语:
导语就是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 2.描写式 3.提问式 4.结论式 5.号召式
教学过程
技巧点拨
四、构思主体:
主体就是新闻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主体部分“西起九江(不含),……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紧接导语之后,具体展开事实,分别写中路、西路、东路三路大军勇往直前、敌军纷纷溃退的战况,还精要地分析了敌军惨败的原因,内容相当丰富。
教学过程
深入探究——例文赏析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邱虹 张帆 薛臣)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务实合作与前景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12日在北京民族饭店举行。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就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发展问题各抒己见。
中国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日本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横井裕分别致辞。
戴秉国指出,中日关系要永久友好,当下要珍视保持和推进中日关系重回正轨、逐步改善的好势头,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增进政治互信,提高两国高层交往的频度。他强调,中日关系的发展必须跟上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沿着永远友好重于一切的道路前进,把两国关系提升至符合新时代要求、符合两国人民愿望、符合亚洲各国和世界期待的新阶段、新水平、新高度。
教学过程
深入探究——例文赏析
福田康夫在讲话中回顾了过往的日本经历,认为不应把目前的国际变局当作危机,而应看作是机遇。他强调,中国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定能为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福祉。
谢伏瞻说,中日知识界、智库界的交流,将对民间交流产生引领性效果,希望推动建立中日双方智库高端对话体系,为中日民间对话交流贡献力量。期待中日两国有识之士携手共进,共同发展中日关系,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横井裕表示,日本进入了“令和时代”,日中关系也在这一新时期取得了良好开端。期待今后两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特别是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合作上取得更大的进展。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二、三大经济体,希望两国今后能为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携手并进开展合作。
中日双方友好人士、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约2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该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承办。
教学过程
深入探究——例文赏析
电头: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表明消息来源。
标题:中日学者共话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
导语: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务实合作与前景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12日在北京民族饭店举行。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就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发展问题各抒己见。
结尾:中日双方友好人士、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约2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该研讨……日本研究所承办。
新闻写作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1. 真实性
强调新闻必须真实,不能虚构或夸大事实。引用的数据、资料等要准确可靠,人物的言行要如实记录。让学生明白真实的新闻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才能发挥新闻的价值。
2. 客观性
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掺杂个人的情感和偏见。要用事实说话,通过客观的叙述和描写来展现新闻事件,让读者自己做出判断。
3. 时效性
提醒学生新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要尽快将新闻写出来并发布出去,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意义。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新鲜事,及时捕捉新闻线索,提高写作效率。
写作指导
新闻(消息)写作
确定标题
结构合理
写好导语
标题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何人(何物)做何事
尽可能重点突出,简洁醒目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通常以“倒金字塔结构”呈现
导语要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交代事件记叙要素,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
语言简明
语言要求准确、简练、易懂,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讲究生动形象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
导语是消息的核心。
考虑受众需求,尽量采用大众化语言。
写作时,要避免将记叙文和新闻消息混淆。
课堂小结
1、确定一个恰当的标题,能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2、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先写主要内容,后写次要内容,“倒金字塔”式。
3、写好导语。突出重点,吸引读者;言之有物,事实说话;简明扼要,开启全篇;形式多样,体现特色。
4、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易懂。考虑受众的感受。
5、要有新闻敏感性,身边每天发生的事很多,那些正能量,能起到宣传作用的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才去写。
怎样写新闻(消息)
布置作业
1. 根据自己在课堂上写的新闻稿件,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一篇完整的新闻作品。
2. 收集最近一段时间内的新闻报道,分析它们的标题、导语、主体等部分的特点,写一篇简短的赏析文章,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新闻写作
标题:恰当、准确
导语:简要、吸引读者
主体:事实清楚、内容丰富
背景和结语: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