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9 09:0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3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学习目标
01
积累本课重要词语,了解诺贝尔的贡献及人们对他的评价。(重点)
02
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难点)
导 入
一提到诺贝尔,我们马上想到代表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了解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
人物简介
阿尔弗雷德 贝恩哈德 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根据他的这个遗嘱,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创立了,并于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是指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增设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于表彰在经济学领域杰出贡献的人。
知识链接
路透社简介:
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前身是1851 年10 月由P.J. 路透创办于伦敦皇家交易所的路透办事处,以报道商业消息为主。1916 年改为路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路透社”。总社设在伦敦。新闻报道主要是国际新闻。1993 年开始在国际互联网上传播新闻,21 世纪初每天都有数百万人次访问。
知识链接
基础知识
字 词
遗(yí)嘱    渗(shèn) 透
仲(zhònɡ)裁   卓(zhuó)有成就
拨(bō)款    逝(shì) 世
颁(bān)发
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仲裁: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
巨额 :巨大 的数额。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颁发与颁布的不同: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奖状或命令、指令等;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律、法令和行政性法规条例等。
请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
答案 (1)时间:1901年12月10日。
(2)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3)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4)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请在梳理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补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获得者
时间
地点
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答案 第2段: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
第3段: 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
第4段: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
答案 导语为课文第一段话。
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主体部分是哪几段?请分别概括各段内容。
回顾消息语言的特点。
消息的基本表达方式是记叙,特征是客观、准确、简练、朴实和通俗。
探究语言特点。找出下列句子中能表现本文语言平实准确而客观简练的词语,并做好批注。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发现”是指事物、现象或规律从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它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2)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是“很,相当”的意思,这里用来评价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很有分寸,体现了消息语言客观、准确的特点。
(3)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卓有成就”是“成绩、效果显著”的意思,这里高度评价了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的成就,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准确、严谨。
(4)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首次”“每年”“最大”体现出消息语言的准确、严谨。
点拨:
(1)评价各位获奖者的成就时,遣词造句客观,准确严谨。
(2)颁奖时间和地点的介绍、括号内容的补充以及最后一段作者巧妙地运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这些都体现了消息语言客观、简练的特点。
写作特色
语言简洁
新闻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述。如“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一句话就交代了新闻的核心内容,让读者能够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写作特色
准确客观
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事件的真相。本文在介绍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时,准确地列出了获奖者的姓名、国籍、所获奖项等信息,没有任何主观臆断,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背景介绍
在报道新闻事件的同时,适当介绍了诺贝尔奖的设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生平及贡献,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背景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意义。
写作特色
归纳总结
这则消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情况,介绍了获奖者的相关信息以及诺贝尔奖的有关知识,褒奖了世界上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激发了人们尊重科学、探索科学的崇高精神。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
丁肇中
丁肇中,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家。
1967年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半径小于10E-14厘米。
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1975年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