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一课一练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一课一练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09 20:4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一课一练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祭(jì) 悼(dào)念 铭(míng)记 惨(cǎn)案
B. 佑(yòu)护 和(hé)平 侵(qǐn)略 警(jǐng)示
C. 暴(bào)行 屠(tú)杀 悼(diào)念 铭(mín)记
D. 国殇(shāng) 和(hè)平 佑(yǒu)护 惨(chǎn)案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行公祭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警示未来
B. 悼念同胞 维护和平 惨痛教训 历史惨案
C. 国家公祭 佑护和平 暴行屠杀 警醒世人
D. 公祭仪式 和平发展 侵略历史 国殇纪念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B. 我们要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C.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暴行。
D. 公祭活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4.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阐述了设立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
B. 课文强调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C. 文章主要表达了对战争受害者的深切悼念
D. 课文重点描写了南京大屠杀的具体细节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设立国家公祭日,使人们更加珍视和平。
B. 国家公祭不仅是对死难者的悼念,而是对和平的捍卫。
C.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军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
D. 由于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被称为维护和平的重要举措。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__________历史、__________同胞、__________和平、__________未来。它体现了中国人民__________的坚定立场。
7. 文学常识填空: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__________,选自__________。文章以__________的笔法,阐述了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
8. 词语解释:
(1)国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史为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惨绝人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珍爱和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阅读课文《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选段,回答问题: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对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也是对历史的庄严铭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是二战期间日军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30万无辜生命惨遭杀戮,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设立国家公祭日,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珍爱和平;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
9. 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意义是什么?(6分)
10. 文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这句话如何理解?(6分)
11. 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是什么?这体现了中国人民怎样的立场?(8分)
(二)课外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在长达6周的时间里,对南京平民和战俘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这一暴行震惊了世界,被国际社会普遍谴责。
2014年2月27日,中国立法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举行国家公祭活动。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各界代表参加。公祭活动包括奏唱国歌、默哀、敬献花圈、宣读和平宣言等环节。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多国政要、专家学者和媒体纷纷表示,中国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和平的捍卫。
12. 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有哪些?(6分)
13. 国家公祭日活动包括哪些主要环节?(6分)
14. 国际社会对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有何反应?(6分)
15. 结合选文和你的理解,谈谈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现实意义。(7分)
三、写作表达(20分)
16. 请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演讲稿。
要求:
(1)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3)语言准确、流畅;
(4)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
1. A(B项"侵"应读qīn;C项"悼"应读dào,"铭"应读míng;D项"和"应读hé,"佑"应读yòu,"惨"应读cǎn)
2. A(B项"惨痛教训"应为"惨痛历史";C项"警醒世人"应为"警示未来";D项"国殇纪念"应为"国殇悼念")
3. B("防止...不再"双重否定不当)
4. D(课文没有具体描写南京大屠杀细节)
5. C(A项缺主语;B项关联词搭配不当;D项缺主语)
(二)填空题
6. 铭记、悼念、珍爱、警示、维护世界和平
7. 议论文、报纸、理性客观
8. (1)为国家牺牲的人
(2)以历史作为借鉴
(3)形容悲惨到了极点
(4)珍惜爱护和平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9. 对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对历史的庄严铭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10. 历史教育人们认识过去;历史提醒人们保持清醒,避免重蹈覆辙。
11. 目的: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二)课外阅读
12.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持续6周;屠杀30万同胞;震惊世界。
13. 奏唱国歌、默哀、敬献花圈、宣读和平宣言。
14. 广泛认同;认为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和平的捍卫。
15. 铭记历史教训;悼念遇难同胞;警示后人;捍卫和平;提升民族凝聚力;获得国际认同。
三、写作表达
16. (略)评分标准:观点明确(6分);论据充分(6分);结构完整(4分);语言流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