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25 17: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56分)
1.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
下图是某位书法家作品,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这幅作品的作者最可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王羲之 B.怀素
C.颜真卿 D.柳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权
3.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这表明了当时
A.劳动力过剩 B.轻视科技发明
C.雇佣制广泛存在 D.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需求低迷
4.“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远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著名著作是(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全书》
5.
据目前所知,商朝出现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原始刻划符号
6.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对下图书法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飞洒活泼
B.②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东晋时
C.③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汉字书法注重规范法度
D.④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7.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8.
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9.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这说明
A.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 B.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C.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 D.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10.古希腊陶瓶画与汉画像石(砖)是东西方艺术史上两朵灿烂夺目的奇葩。下图分别是汉代与古希腊关于车马出行的艺术作品,关于两幅作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古希腊艺术吸收借鉴了汉代的艺术手法
B.直观反映了古希腊农耕生活落后于汉朝
C.两幅作品表现的内在精神实质不一致
D.后者是希腊民主政治走向黄金时代的产物
11.《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诗歌成熟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热爱
12.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尝。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
楷体汉字




甲骨文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特征
13.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14.罗宗信为周德清《中原音韵》(成书于1324年)所作序文中说:“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这里所说的“大元乐府”是指(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元曲
二、材料解析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年。在与后金交战不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况下,明廷接受徐光启建议。购买西洋新型大炮。并聘请西洋铸炮师参与火炮铸造。清朝康熙年间命传教士南怀仁监制的神威大炮质量颇佳。在平定三藩和雅克萨战役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全国平定后,刀枪入库,造炮高潮戛然而止,自南怀仁去世后就没有再招外国人协助发展中国的火器制造业。同时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清朝对火器控制极严,1715年康熙帝严斥奏请自造子母炮的山西总兵:“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清廷满足于中国火器对周边国家或某些民族的暂时优势地位,乾隆年间将英国使团炫耀实力的礼品——八门野战炮当作摆设束之高阁。未加以研究和仿造。徐光启的遗篇长期被当作经典研读,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大约通过阿
( http: / / www.21cnjy.com )拉伯人再通过十字军东征带回欧洲,此后.频繁的战争和军事征服成为欧洲新文明的发动机和助产婆。罗宾斯的《新的射击学原理》和马勒的《火炮论》对火炮的后坐力、射程和炮弹的飞行速度作了详尽分析和修正,这是近代力学的基础性工作。根据这些理论,锥形炮弹取代了球形炮弹。……大炮镗床技术后来被用于蒸汽机制造,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气密性和效率。而枪弹要求高度的可换性又开辟了近代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之先河。欧洲火炮的进步被运用到舰船上,配置成坚船利炮体系,有实力闯进任何它想征服的海域。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指出中西火炮技术进步的共同因素以及清代中国火炮技术停滞不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火炮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单元测试答案
1.B
2.B
3.A
4.B
5.A
6.C
7.A
8.C
9.C
10.C
11.C
12.D
13.D
14.D
15.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16.(1)共同因素:战争的推动;文明间的交流;政府的重视;科学家的贡献。(7分:三点6分,四点7分)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战事减少,需求降低;维护满洲贵族在军事上的优势;盲目自大的天朝上国心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西科技文化交流。(8分:每点2分)
(2)影响:促进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革新和进步,进而刺激了工业革命的进展,创造了新的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军事力量,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和殖民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总之,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并确立欧洲在近代世界的中心地位。(10分:三点9分,四点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