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25 18:0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
1.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出现了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A.传统戏曲失去群众基础 B.样板戏适应百姓需求
C.“左”倾错误持续发展





D.落实“双百”方针的要求
2.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3.
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

A.“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D.“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4.1977年,国家开始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其中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的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三个面向”题词



C.实行义务教育



D.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等教育
5.19.2008年国防科委张爱萍主任亲自挥笔命名为“银河”,并题诗一首:“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亿万星辰汇银河”:中国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B.“世人难知有几多”:中国航天人不知流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C.“神机妙算巧安排”:中国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
D.“笑向繁星任高歌”:21世纪初这一科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程碑令人备受鼓舞
6.1977年12月,全国570万青年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统一招生考试,以下情景在当时的考场可能出现的是
A.考场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考场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大红标语
D.特写:语文试卷作文题目“评‘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初步建立’”
7.1983年邓小平提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三个面向”,其中不包括(

A.面向现代化 B.面向世界
C.面向未来 D.面向全民族
8.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
与其他年份相比,1977年反映的现象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 B.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
C.“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 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9.
.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繁荣
10.新中国成立后,标志着我国在人类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并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的医学成就取得于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1.
8、某地方电台播放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曲:“红卫兵,红卫兵,革命的烈火燃在胸,阶级斗争风浪考验了我,路线斗争锻炼的心更红……”。歌曲播放后开始播报新闻。下列内容最有可能被播报的是


A.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B.打港村水稻亩产15万斤
C.打倒反动学术权威孙某某
D.实行“包产到户”,提高农民生产的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性
12.“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是(  )
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C.价值观扭曲 D.科学发展滞后
13.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在21世纪重塑中华民族的辉煌,党和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A.科教兴国



B.百家争鸣



C.百花齐放


D.文化大革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
14.
材料一
邓稼先1948年秋进入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1958年秋开始专门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1972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又任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1986年7月16日,国务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临终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材料二
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绝对相信他,这是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请回答:
(1)如何认识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在一穷二白的背景下,却要投巨资研制“原子弹”。(9分)
(2)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邓稼先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和精神?(6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51~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表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单元测试答案
1.C
2.B
3.B
4.A
5.C
6.A
7.D
8.C
9.C
10.B
11.C
12.C
13.A
14.(1)认识:两极格局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美苏等国垄断了原子弹,美国包围、封锁、孤立新中国;虽然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起步,百废待兴,教育、科技远远落后于世界,为了建立强大的国防,新中国有必要研制“原子弹”;“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使新中国跨进了核武器国家的行列,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国防的巩固。(9分)(2)不计名利、献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忠厚坦诚、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6分)
15.示例一:特征:高等教育服务于工业化建设。(3分)原因: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一五”计划重点开展工业化建设,国家需要大批专业化的科学技术人才。因而,高等院校中在1952年后工科的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这反映了高等教育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服务的特征。(9分)示例二:特征: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提高国民文化素质。(3分)原因:建国初期,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国家建设需要大批的教师队伍来推动全民教育的发展。因而,为落实“全面教育”的方针,高等院校中师范类学生数量增加相对较多。(9分)示例三:
特征: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改善国民生活。(3分)原因:建国初期,我国医疗条件极差,广大百姓得不到医疗保证,国家建设需要大批的医护人员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状况。因而,高等院校中医科学生数量相对稳定。(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