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息二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 消息二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2 18:3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 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学习目标
了解消息的基本知识。
理解本文严密的结构、准确简洁的语言。
能结合课文说出本则消息的特点,及其 划时代的意义,体会蕴涵的感情。
课前诊测
思考:细读消息,找出他们的“五部分”,并在书本上做好相关标记。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背景
标题、导语、主体三者不可缺,背景和结语有时候会暗含在主体里面。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渡江区域。
导语后面的内容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时间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到二十二日下午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起因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斗志
事件 横渡长江
结果 敌阵业已被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思考:细读这则消息,找出他们的“六要素”,并在书本上做好相关标记。
在报道各战线的情况时,作者是如何安排内容的详略的?为什么会这么安排呢?
详写东路军,略写中、西路军。
因为东路军面对的敌人的抵抗较为顽强,东路军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而中、西路军面对的敌人已经没有战斗力,所以一笔带过。
详略的安排取决于文章的中心。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的事件安排详写;反之,略写或不写。
文章详略安排的原因
写作特色
详略得当。报道各路军战况时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力,详 写东路军,略写中路军。
叙议结合。在报道中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要的 议论,指出我军之所以取得胜利的原因。这种议论既交代 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又深化了报道的 主题。
语言富有感彩。例如,“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 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对汤恩伯“认为南 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构成强烈讽刺。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已”和“大约”能否去掉?
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导语括号中的“不含”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不含”是“不包括”,说明九江并不在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内,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有很大关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议论,作用一是赞扬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二是说明国民党拒绝签定协议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有力证明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确的。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这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与其它部分有何不同?有何表达效果?
议论
指出胜利的原因,和敌方必然覆灭的命运。
这个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彩?
这句在文中主体部分起什么作用?
战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督战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体现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有喜悦,有自豪,有豪迈,有赞美
承上启下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这则消息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也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通过全面报道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统帅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
主旨归纳
课堂感悟
学习这两则消息,我们深刻认识到新闻的重要性。新闻是时代的记录者,它以最快的速度将重大事件传递给大众,让人们了解世界的变化。
同时,新闻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让我们能够回顾过去,汲取经验教训。
从这两则消息中,我还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的伟大精神。他们为了国家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不畏艰险、奋勇向前。这种精神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勇敢面对困难,努力拼搏,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
中路军
首战告捷
主体
背景
结语
导语
主体
结语
西路军
东路军
所向无敌
战绩辉煌
摧枯拉朽
万船齐放
英雄式的战斗
教学设计
一、当当播音员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 怎样读这则新闻?
二、当当歌唱家
如果你是歌唱家,你会用什么歌曲来赞美这些英勇的将 士们?
三、当当军事家
如果你来当军事家,请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 已占领的地方用地图的形式用彩色标注。
(可画在课本上)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