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
布达拉宫
桂林山水
长江三峡
杭州西湖
泰山
判断地点
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我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摘自余秋雨的《三峡》)
征集帖
亲爱的广大网友: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本旅行社推出了“跟着古文去旅行”系列旅行活动,诚邀大家共赴远方,领略山川之美。
旅行第一站:
“溯古访今,大美三峡”
本次活动将基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制定旅行计划。为吸引游客前来饱览三峡的无限风光,现要制定一份旅行宣传手册。
在线征集,期待参与!
诗与远方旅行社
瞿塘峡 长江从白帝城到巫山县大溪镇,横穿齐岳山,形成瞿塘峡。全长约八千米,最宽处不超过150米。以“雄”著称,悬崖陡立,流水凶猛,自古就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kuí)”之誉。
巫 峡 从四川省巫山县大宁河口,到湖北巴东县官渡口,全长45千米,是完整幽深的峡谷,以“秀”著称,峡谷两岸树木繁茂,林中猿鸣声令人动容感伤,正如课文中所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巫山十二峰,著名的神女峰即位于此。
西陵峡 西陵峡西起巴东县的官渡口,东到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26公里。以宜昌市的西陵山得名,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以“险”著称,峡中河道混乱,险滩无数。古人道“西陵滩如竹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溯古访今 大美三峡
壹
走进古文
三
郦道元
峡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
少年时期,随父游历,得以观察各地山川风物,激发了其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入朝为官。为官时严酷威猛,执法严峻,与权贵结怨,后被罢官。
罢官期间,开始四处游历,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及神话传说。他常感地理方面史籍的不足,于是耗尽心血写成?《水经注》。
作者作品
后被起用,边塞行军,成为儒将。527年,地方反叛行迹日益明显,孝明帝与众大臣商议,决定派一名得力的大臣前往长安巡视安抚,并探明虚实。不少权贵忌恨郦道元,便使出借刀杀人之计,怂恿任命郦道元为关右大使,前去巡视。郦道元自知此次凶多吉少,但毅然前往,最后被叛军杀害。
《水经注》是为《水经》所作的注文,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语言清丽,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可称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也因此,日本地理学家米仓二郎曾评价郦道元是“中世纪时代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作者作品
《水经》西汉桑钦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chóng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āo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ān?/千二百里,虽/乘奔bēn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朗读古文
句式较为整齐,多有四言,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同时句式又富于变化,兼用散句,骈散结合,灵活自然。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
疏通文意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 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描写三峡两岸的山
至于夏水襄陵,沿 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疏通文意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有时早上(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啊。
描写三峡的夏水
三峡之水
为何夏水会如此大且急?
跨学科探究活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三峡地区地势起伏大,两岸山连着山,几乎没有半点空隙,且山峰高耸,这种陡峭的地形使得水流在重力作用下加速流动,增加了水流的湍急程度。
峡谷效应:三峡是由地壳不断上升和长江水强烈下切形成的峡谷地带,这种特殊的地形结构使得水流在峡谷中受到挤压和加速,进一步加剧了水流的湍急性。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春冬之时,则素 湍绿潭,回 清倒影。
春、冬两个季节,就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疏通文意
描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每至晴初 霜 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时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肃杀凄寒,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
叫声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疏通文意
描写三峡的秋天景色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 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有时早上(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啊
春、冬两个季节,就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时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肃杀凄寒,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叫声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歌谣,有什么目的?
烘托气氛:歌谣中的“猿鸣三声泪沾裳”形象地描绘了三峡地区猿猴啼鸣的凄凉景象,渲染悲凉、寂静气氛。
表达情感:歌谣通过猿猴的啼鸣和行人的泪沾裳,表达了行路之难和思乡之情。
突出特点:歌谣中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地理特点。
增强文学性:歌谣的引用使得文章更加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
此文是一篇明丽清新的山水散文,运用描写、记叙、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深厚的思想感情。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主旨
美丽的三峡风光
瞿塘峡
西陵峡
奇山异水
贰
旅游参观
最美风光 · 一网打尽
ESSENCESCENIG SPOTS CACH ALL
2999元/人
组团7日游
旅行路线:
跟着郦道元游三峡
Changjiang Sanxia
溯古访今 大美三峡
四季可发
重庆奉节——湖北荆州
高级邮轮
贴心服务
小组合作探究:
根据文章叙述主体划分文章结构,思考文章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景物的突出特点。
总写山:山高岭连,遮天蔽日
夏水:水涨湍急,交通阻断
春冬之水: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秋水:林寒涧肃,猿鸣哀转
雄奇险拔
清幽秀丽
分写水
三 峡
雄壮
奔放
秀雅
凄异
如果你来看三峡的山,
就不能只看山。
你要看 崇山相连 ,看 峻岭延绵 ;
看 悬崖层层、峭壁排排的险拔 ;
看 隐蔽天空、不见日月的高峻 ;
看 狭窄的江面 ,看 幽深的峡谷 ;
看这一派 雄壮 之美,便觉如痴如醉。
两
岸
连
山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夏
水
襄
陵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如果你来看三峡的夏,
就不能只看夏。
你要看 浩大的江水漫上了山陵 ;
看 湍急的水流阻断了航运 ;
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看 浩浩荡荡的磅礴,和一泻千里的壮观 。
看这一派 奔放 之美,便觉如痴如醉。
春
冬
清
荣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如果你来看三峡的春与冬,
就不能只看春与冬。
你要看 洁白的浪花回旋清波,轻快且明净 ;
看 碧绿的潭水倒映美景,清澈又宁静 ;
看 高山上的怪柏,郁郁葱葱 ;
看 险峰间的悬泉,倾泻而下 ;
看 水清,树荣 ;
看 山高,草盛 ;
看这一派 秀雅 之美,便觉如痴如醉。
秋
之
寒
肃
如果你来看三峡的秋,
就不能只看秋。
你要看 初晴 ,看 霜降 ;
看 树林与山涧留下肃杀凄凉;
看 山高谷空猿长啸,久久回荡 ;
看 峡长景瑟渔悲歌,涕泪沾裳 。
看这一派 凄异 之美,便觉如痴如醉。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两岸连山】
语速较缓,高昂雄浑,读出敬畏赞叹之感;
【夏水襄陵】
语速稍快,读出惊险之感;
【春冬清荣】
语速放缓,语气轻快,读出悠闲愉悦之感;
【秋之寒肃】
语速缓慢,语气低沉,读出凄凉之感。
诵读体会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
郦道元
语速较缓,高昂雄浑,读出敬畏赞叹之感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语速稍快,读出惊险之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语速放缓,语气轻快,读出悠闲愉悦之感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语速缓慢,语气低沉,读出凄凉之感
各位游客,此次行程,
可饱览郦道元笔下三峡风光的美丽迷人,
亦可感受今日三峡工程的震撼壮观。
叁
写作特点
本文紧扣三峡雄伟秀丽的总特征和四季景色的不同特点下笔。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四季的不同景象,描绘出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
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作特点
从全文看,七百里山势写的是静态,文气平静舒缓;夏水暴涨写的是动态,文气激烈紧张。先弛后张,前后节奏反差强烈,扣人心弦。以局部为例,“素湍”“回清”是动,“绿潭”“倒影”是静,动静相杂,相映成趣。
动静结合,扣人心弦。
文章前后照应,绘山记水莫不如此。如:文章第一层写山,后三层写水。后三层写水又层层有山,与篇首遥相呼应。作者在布局、节奏、过渡、照应等方面,精心策划,使文章的结构形散神聚,浑然一体,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言辞前后呼应
写作特点
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七百里山势写的是静态,文气平静舒缓;夏水暴涨写的是动势,文气剧变似异峰突起。这里作者运用欲扬先抑,先弛后张的手法,前后节奏,反差强烈,一张一弛,扣人心弦。
节奏有张有弛
◆成语积累
重岩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也作“重峦叠嶂”。
朝发夕至:早晨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
通便利。
隐天蔽日:遮盖了天空和太阳。形容数量多、气势盛、
权势大等。
写作特点
肆
考验免门票
填表:
建长江三峡水利发电站,主要有三个理由。请你找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填空。
{BC89EF96-8CEA-46FF-86C4-4CE0E7609802}水的特点
原文依据
水势盛大
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
水流落差大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水流湍急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课堂小练
长江三峡水力发电站
1.写春冬之时水清的句子是( )
2.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 )
3.最能表现三峡夏水水流之快的句子是:( )
4.直接描写高猿长啸的句子是( )
5.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可联想到李白的诗句是( )
6.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联想到李白的诗句是( )
7.通过对比,侧面描写江水的迅疾( )
8.从色彩上对三峡冬春景物进行描写( )
9.概括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 )
10.写秋天的清冷与寂静(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已疾也。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课堂小练
课堂小练
1. 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
A. 甲文写三峡的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秋之水清波回旋,冬水凄清。
B. 甲文写三峡的秋景,先直述猿声凄异,再引渔歌为证,情景交融,渲染了秋天三峡的凄凉萧瑟。
C. 乙文中的右溪流于怪石之间,佳木异竹映衬左右。
D. 甲、乙两文都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地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解析:A项中的“春秋之水清波回旋,冬水凄清”应为“春冬之水清波回旋,秋水凄清”。(2分)
自三峡 ,两岸 , 阙处。重 叠 ,隐 蔽 。自非 ,不见 。
至于 襄陵,沿溯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 ,暮 ,其间 ,虽乘 御 ,不以 也。
春冬之时,则 湍 潭,回清 。 多生怪柏,悬 瀑布,飞漱 ,清荣 ,良多趣味。
每至晴 霜旦,林 涧 ,常有 长啸,属引 ,空谷 ,哀转 。故渔者歌曰:“ 三峡 ,猿鸣 泪 !”
减字背诵法
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