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材导读】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1.什么是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功能分区是怎样形成的?
2.城市地域结构的模式有哪些?
3.城市功能分区的类型和特点
3.影响城市内部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4.对比城市主要功能分区位置、形态和特点
4.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的发展
【重点知识解析】
1.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占城市面积
区位特点
功能区特点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占40-60%)
1.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2.地价较低,污染较少
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且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商业区
占地相对较少
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经济活动繁忙,建筑物高大稠密(CBD不仅是商业活动中心也是服务中心)
工业区
一个城市一般具有一个或多个工业区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不断向城市外围移动;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专业化程度高,集聚性强,市区内部工业区相互集聚,形成成片工业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最主要是处理好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关系。
①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
②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③应布置卫生防护带。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⑴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对城市来讲
——
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
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I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图2.7)
地理位置
通达度
土地价格或租金
市中心有多条公路穿过
最好
最贵
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汇处
次之
比较贵
远离主要公路的地区
差
比较低
II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用地要求
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
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
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
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
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
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
⑵
其他因素
I收入
——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II知名度
——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
——在有些城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IV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Ⅴ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初期
城市发展的中后期
城市的地域范围
狭小
扩大
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
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
分异明显
工业发展方向
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
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
原因分析
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5、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模式
形成
形状
示意图
同心圆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同心圆
P22(图2.6a)
扇形模式
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扇形或楔形
P22
(图2.6b)
多核心模式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
P22
(图2.6c)
【思维导图】分析土地利用付租能力与市中心距离、交通通达关系变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定时达标】
1.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破碎的城市分布在(
)
A.平原地区
B.山区或丘陵地区
C.内陆地区
D.湿润的气候区
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区功能用地
B.住宅区功能用地
C.工业区功能用地
D.文化区功能用地
3.以下城市形态类型属于团块状的是:A.兰州
B.西安
C.华盛顿
D.重庆
4.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收入高低
C.知名度
D.种族和宗教
5.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①不同的功能活动
②城市环境的优劣
③距离市中心远近
④交通便捷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6.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
(
)
A.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
B.城市的边缘地带
C.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D.工业区的中心部位
7.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区用地
B.工业区用地
C.住宅区用地
D.绿化用地
8.城市功能区是指(
)
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
B.不同经济活动界线明确的地区
C.各项经济活动集中的地区
D.同类经济活动集中连片的地区
9.城市中心对商业、住宅、工业活动的吸引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商业、工业、住宅
B.商业、住宅、工业
C.工业、商业、住宅
D.住宅、商业、工业
10.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最主要原因是:A民族构成
B收入水平
C职业
D宗教信仰
11.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城市具有相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B.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有关,与自然环境无关
C.大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
D.因为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现代北京市中心不是商务区而是重要行政区
12.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的,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
B.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是相邻发展的
C.形成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前已经出现
D.高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相联系的,低级住宅区则与高坡相联系
13.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
A.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
B.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
C.城市不论大小,城市中都有文化区、行政区
D.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14.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
15.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16.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
)
A.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
B.经济因素的影响
C.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
D.地理因素的影响
17.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18.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
19.指出下列四幅图中,哪一幅城市功能分布是较合理的(
)
20.读某城市平面图,该地常年盛行西风。完成下列要求:
⑴
从该城市布局图中看受____、河流等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若干片、组。这种城市布局形式的主要缺点表现为用地上___,彼此联系___,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上相对要___。
⑵
图上各点适宜建疗养院的是_______,适宜建化工厂的是________。
⑶
若建一座自来水厂,应建在_______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1.读某城镇现状图与规划图,回答问题:
⑴
与现状图相比比较,规划图中①-⑦各点的布局,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⑵
规划图中的铁路、公路和绿化带布局是否合理?为什么?
22.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
⑴早期该城市选址有利条件是___,___。
⑵目前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___。M、P、Q中_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
⑶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处,理由是____。
【方法点拨】等地租线的判读:
1、等地租线的特征:
⑴同线同值
⑵等地租矩全图一致
⑶均为闭合曲线
⑷一般不重合不重叠
⑸地租谷线、脊线与等地租线垂直
⑹等地租线密集则地租变化幅度大
2、判读技巧:⑴一读极值:即改图最大值与最小值
⑵二读密度:等地租线的疏密变化
⑶三都凹凸:等地租线的弯曲及成因
3、问题设计:⑴试分析等值线分布的规律及原因
⑵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择在①②③④中的?
⑶中心商务区一般选择在①②③④中的?
【参考答案】BBCAC,CCDBB,DAAAC,CABD
20.⑴地形
分散
不太方便
高
⑵C
B
⑶A
位于河流上游方向,水源相对清洁。
21.⑴与现状图比较,规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中的①②③④⑤⑥点布局合理。因为①③上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处,可减少城镇环境污染。⑤位于河流上游,河水不受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④⑥总体上属于无污染的工业和学校、可以位于居民区。规划图中的②⑦两点布局不合理,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处,造成城镇环境污染。⑵合理。因为它们不通过居民区,可减少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绿化带将铁路、公路、工厂与居民区隔开,起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22.⑴水运便利,取水方便
⑵集中式或团块式;P
⑶甲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方向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