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案
考纲解读: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知识建构: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
1、农业概念
利用土地的生产力,
或
,以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2、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二是指农业与
的相互联系。
3、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
、
、
等。
(2)社会经济因素:
、
、
、
、
等。
4、常见农业类型的主导因素
青藏地区河谷农业(
)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
)
珠三角基塘农业(
)
郊区农业(
)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
、科技、文化和
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称为农业地域。
2、成因:是
的结果。
3、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
、
、
、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4、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分布地区:
主要产品:
(2)区位条件:自然条件
、
、
社会经济条件
、
(3)生产模式:
(4)措施:采取
措施,并将天然草场改良为
,
播种
等。
(5)墨累一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
,解决的措施:
。
附:
1、
混合农业的优点: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2、澳大利亚农事活动安排
月
份
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小麦种植
忙季(秋)
闲季(冬)
忙季
(春)
绵羊饲养
闲季(秋)
忙季(冬)
闲季(春)
3、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农业生产面临问题产生的原因:①盆地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雨稀少。②墨累——达令河水量季节性变化大。雨季时河水暴涨,干季时大支流常有断流现象,墨累河虽未断流,但枯水期河水很浅,上游个别地段在最干旱年份也会干涸。③地下水虽丰富但矿化度高,不适于农业灌溉。
基础训练
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图1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1中甲、乙、丙分别为(
)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4.该村最可能位于(
)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5.
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土壤肥力
B.
热量条件
C.
河流汛期
D.
降水总量
下图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回答6~7题。
6、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
B.
温度
C.
地形
D.
光照
7、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
)
A.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B.
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C.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D.
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8.读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因素。
A
水源
、B
土壤
、C
机械
、D
政策
、E
市场
。
(2)C、D、E中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E
(填字母),政府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
政策
(填文字)。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比较稳定,而
社会经济因素
发展变化较快。
巩固提升
迎着金融风暴挑战,2009年3月浙江海宁某村农民在村干部带领下,共同集资参股购买某国土地种植大豆。村干部介绍说:“该国一半国土位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可耕地开垦面积不到50%,该国政府鼓励外资从事土地开发……”
1.浙江海宁农民海外创业所去的国家是(
)
A.
智利
B.
巴西
C.阿根廷
D.
秘鲁
2.
与该国相比,浙江农业区位条件不利的是(
)
A.耕地资源不足
B.
市场需求量不大
C.
水热资源贫乏
D.
农业劳力短缺
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a
B.b
C.c
D.d4.若图9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a
B.b
C.c
D.d5.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3、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背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
(2)(地处低纬),雨量较充沛,(地势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
(3)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