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6)

文档属性

名称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11:4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小
B.投入劳动力多,单位面积产量低
C.普遍应用新的科学技术
D.各国机械化水平都很低
2.东亚水稻种植区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其原因是(  )
①该区机械化水平低
②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③亚洲水稻种植区气候干旱
④水稻生产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属于季风水田农业特点的是(  )
①农场规模化经营
②水利工程量大
③单产高
④商品率低
⑤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4.与其他农业地域类型相比,季风水田农业(  )
A.技术水平高
B.劳动强度大
C.单产较低
D.生产过程简单
5.海南可种三季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降水丰沛
B.热量充足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2010·江西赣州高一检测)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6~7题。
6.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
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7.“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
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
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2010·武汉一中高一检测)由湖北大学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联合选育的“两优287”,已被农业部专家评为超级杂交稻,该品种填补了我国杂交早稻无国标一级米的空白,解决了我国双季稻产区杂交早稻高产不早熟的难题,较好地协调了熟期、产量、米质等之间的矛盾。据此回答8~9题。
8.超级杂交稻的培育成功说明(  )
A.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越来越强烈
B.水稻的生长已不受地域限制
C.加大科技加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D.自然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已无足轻重
9.双季稻生产的决定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热
D.技术
日本处于季风水田农业区,但是该国的农业特点明显区别于其他国家。据此完成10~11题。
10.日本的季风水田农业区别于亚洲其他国家,主要表现在(  )
A.劳动力投入多少
B.机械化水平
C.商品率高低
D.单位面积产量
11.影响日本形成这种特点的因素为(  )
A.交通
B.气候
C.市场
D.经济发展水平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个地区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分布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12~13题。
12.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水稻 ②春小麦 ③冬小麦 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 ②玉米 ③咖啡 ④剑麻
C.①咖啡 ②水稻 ③甜菜 ④黄麻
D.①油棕 ②甘蔗 ③棉花 ④玉米
13.③④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
A.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
B.都是粗放经营
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D.单产高,商品率低
 
(2010·威海市高一质检)读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14~15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86%
14%
20%


45%
55%
90%

14.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15.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乙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__________经营的,种植的作物中均有__________。
(4)甲图所示的国家有庞大的__________,免费向所有农场提供最新科技成果。
(5)乙图所示的国家,政府不遗余力地修建________,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17.读下图,回答问题。
(1)A、B两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B处沼泽地发展种植业需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我国的这种农业类型是________的(填国营或家庭经营)。
(2)C处农业生产的特色是________,它因地制宜将________生产与________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颖的________。这种地域类型在澳大利亚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结合生产,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最为典型。
(3)B、D两处的作物主要是:B______、D______,这反映了农业生产的________特点。
18.下图为某国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________洋。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
(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
(3)该国人口稠密,在当地地形、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
(4)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影响。
答案:
一、
1.
A
【解析】 小农经营是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2.
D
【解析】 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因此水稻种植区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3.
D
【解析】 季风水田农业区人多地少,经营规模小。
4. B
【解析】 季风水田农业劳动强度大。
5. B
【解析】 热量充足使海南可种三季稻。
6.C 7.A
【解析】 第6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很高,在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的地区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第7题,“杂交水稻”产量高、品质好,对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来说,意义非常大,同时也说明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之路。
 8.C 9.C
【解析】 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说明了科技因素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气候即水热条件是双季稻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解析】 第10题,日本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农业生产实行机械化耕作,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第11题,由于日本经济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已进入现代化农业阶段。但是由于受地形影响,机械以小型机械为主。
12.D 13.C
【解析】 第12题,首先根据坐标图中的四地经纬度进行定位,然后根据四地自然条件,即可分析各自的主要优势农产品。①地为印度尼西亚,②地为我国东南沿海,③地为美国,④地为我国东北地区。第13题,③④均为商品农业类型,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14.A 15.D
【解析】 第14题,表中①地区种植业比重高达86%,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商品率仅为20%,所以应是自给自足、精耕细作为主的水稻种植业。第15题,②地种植业和畜牧业都占较大比重,应为混合农业,故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是墨累—达令盆地,其特点是投入劳动力数量少,但商品率较高。
二、
16. (1)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家庭 小麦 (4)农业科技和推广系统 (5)水利工程
17. (1)商品谷物农业 土壤 这里的土地以沼泽地为主,地温低,透气性差,有机质分解困难,必须排水并防洪治涝 国营
(2)基塘生产 栽培作物 养鱼 混合农业 小麦 牧羊 东南部 西南部 墨累一达令盆地
(3)小麦 水稻 地域性
18.
(1)印度 以平原为主(大部分为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北高南低
(2)热带季风 全年气温高,降水量大;分雨(湿)季和干(旱)季
(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4)雨季降水集中(暴雨),地面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洪涝灾害;(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在水稻生长需水量大时)如果雨季来得迟、去得早(或降水偏少),形成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