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同步练习 (含答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3.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同步练习 (含答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11:4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大牧场放牧业
1、2、3、4
12、13、16
14
乳畜业
5、6
7、8、9、10、11
15、17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1~2题。
1.大牧场放牧业的基本特征是
(  )。
①生产规模大 ②能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科技水平低 ④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热带草原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由于该农业主要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地区,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故其生产规模大,属于密集型的商品农业。
答案 1.B 2.B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
A.园艺业   
B.游牧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4.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布的典型地区是
(  )。
A.恒河平原南部   
B.波德平原北部
C.拉普拉塔平原南部 
D.墨累—达令盆地
解析 由图中主要流向可知,该牧区的饲料以天然牧草为主,产品最终主要流向市场,故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地区为南美拉普拉塔平原南部的潘帕斯草原。
答案 3.D 4.C
读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科技   
B.地形   
C.气候 
D.市场
6.X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种植园农业
解析 图示为欧洲西部区域图,从农业产值分布看,丹麦、荷兰及英国等地较高,向欧洲东、南、北三个方向递减;结合欧洲西部农业发展状况,可判断该农业是乳畜业,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欧洲巨大的市场,气候是其基础条件。
答案 5.D 6.B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据此回答7~8题。
7.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水源状况   
B.科学技术
C.草场分布 
D.市场需求
8.发展到阶段Ⅱ以后,乙、丙两地区的牛奶完全由甲地区输入,其主要原因是
(  )。
①乙、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造成无地可种植牧草
②甲地区的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
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④乙、丙两地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牛奶产量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7题,阶段Ⅰ牛奶生产基地位于城市附近,应为靠近消费市场。
第8题,乙、丙两城市附近牛奶生产基地消失,而奶制品由甲地运入,说明甲地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交通条件和冷藏、保鲜技术有所提高。
答案 7.D 8.B
读图,回答9~11题。
9.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10.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
A.内蒙古草原
B.珠江三角洲
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D.东北平原
解析 由图示可知该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乳畜业的发展;影响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主要为市场和饲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答案 9.D 10.A 11.C
某农业类型投入劳动力数量少但商品率较高,其种植业与畜牧业所占比重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3.提高该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解析 由于畜牧业比重高,且商品率高,可推知为大牧场放牧业;提高载畜量的主要办法为增加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满足饲料供应。
答案 12.C 13.C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下图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图完成14~15题。
14.甲、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有(  )。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交通便利 
D.劳力充足
15.丙、丁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  )。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解析 甲为商品谷物农业,乙为种植园农业,丙为大牧场放牧业,丁为乳畜业。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可判断甲、乙的共同区位因素是地广人稀,丙、丁的共同区位因素是受市场影响大。
答案 14.A 15.D
二、综合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
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解析 考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发展条件。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带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该地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答案 大牧场放牧业 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17.养羊业是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我国部分省区绵羊存栏数目表(单位:万只)。
省区
甘肃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绵羊存栏数
854.8
885
187.6
330
253.9
144.6
2
186.6
234
省区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西藏
新疆
浙江
绵羊存栏数
1
372.8
175.5
524.1
114.5
341.5
1
126.1
2
747.2
109.1
材料二 目前我国绵羊存栏数已达1.27亿只,原毛产量27.7万吨/年,羊肉201.5万吨/年。但与养羊业发达国家相比,个体平均生产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甚至在某些地方还低于世界平均生产水平。世界绵羊平均净毛产量1.54千克,澳大利亚、新西兰绵羊净毛产量平均4.47千克和4.45千克,而我国仅有1.13千克。屠宰羊的平均胴体重量世界平均为15千克,澳大利亚19千克,美国30千克,而我国只有12千克。世界人均肉类占有量36.2千克,其中羊肉1.8千克,羊肉占肉类总量的5%左右。同期,我国人均肉类43.4千克,其中羊肉1.7千克左右,羊肉占有量不足4%。
材料三 部分国家每公顷草场养羊数目表(单位:只)。
国家
美国
新西兰
澳大利亚
中国
蒙古
养羊头数
4.94
11.58
1.17
0.96
0.60
(1)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绵羊存栏数目最多的国家,我国绵羊饲养业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省区),这些地区发展养羊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目前我国养羊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为我国的畜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答出3条)
解析 通过分析材料可以得出我国牧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合理发展畜牧业的建议。
答案 (1)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 天然草场广阔 (2)存在问题:平均生产水平低(或个体平均净毛产量、胴体重量较低);草场载畜量小。主要原因:①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水平低,靠天养畜;②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严重。 (3)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法制宣传,保护草场资源;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改良品种;加快人工草场建设,规定合理的载畜量;改善牧区的交通运输条件,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