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学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3.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学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22:2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学案
【导学目标】
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3.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自主预习】
一、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

、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气候区)
2、生产对象:美国
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南非
占重要地位。2、大3、特点:大牧场放牧业具有

的特点。
【重难剖析】
难点突破: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
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
草原
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土地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交通
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读图思考:(P51读图3、16和3、17和课本内容,思考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和发展措施)
措施
作用
修建铁路
便于牛肉外运,扩大销售市场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
种植牧草
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
打井取水
草原上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牧场生长
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研究
保证牛肉质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活动导引:(P52)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2、经营方式: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高;重视科技应用。
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典例精析】
1、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有良好的海运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B、草类茂盛,大面积优良的天然草场
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候区
D、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不适宜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中的自然方面。题干是问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条件,而运输和保鲜技术都属于社会经济条件,故选项A错误。并非所有的大牧场放牧业都是草类茂盛,像一些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故选项B错误。世界草场资源有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如美国、阿根廷、新西兰大牧场放牧业都是在温带草原区,故选项C也是错误的。
【答案】D
【自主预习】
二、乳畜业
1、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

的畜牧业地域类型。
2、生产对象及产品:乳畜业的生产对象主要是
,产品主要是
及其制品。
3、主要分布地区: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


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大多紧邻消费市场,我国

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
【重难剖析】
难点突破:
西欧乳畜业形成因素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饲料因素
西欧地形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生产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市场因素
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读图思考:(P53图3.20和图3.21和表3.22思考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图3.20和3.21反映出西欧具有广阔的平原和凉爽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表3.22反映了西欧城市化水平高,说明市场因素对乳畜业的重要影响。右下图说明了西欧饮食习惯对乳畜业形成的影响。
活动导引:(P52-54)
1、西欧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这种气候适宜发展奶牛饲养业,形成了欧洲人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随着经济发展,欧洲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的奶类消费需求大。
2、商品率、机械化程度高。大城市周边以生产牛奶为主,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以生产乳制品为主。
3、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
地域类型
气候
草场
分布
对象
产品
市场
乳畜业
温和湿润
人工为主
人口密集地区
奶牛
牛奶及奶制品
本地为主
大牧场放牧业
干旱半干旱
天然为主
地广人稀地区
牛、羊
肉、皮、毛
外地为主
【典例精析】
例2.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的农业生产类型是____________,
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_____,
主要是因为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影响a处发展农业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读图根据区域轮廓判断a地是欧洲西部,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冬季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温度比同纬度内陆地区高。而影响乳畜业发展分布主重要因素是市场。
【答案】(1)乳畜业

北大西洋暖流
(2)市场
【知识纲要】
【同步测评】
一、选择题
1.有关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阿根廷主要从事畜牧业
B.阿根廷的放牧业经历了由粗放型的自己自足放牧业到密集的商品牧牛业的过程
C.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是巴西的巴西高原
D.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之一是大面积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2.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然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气候温和
②地广人稀

高度发达的工业
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
下列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和市场
B.乳畜业不存在种植农作物
C.我国草原上的畜牧业就是乳畜业
D.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利于发展乳畜业
4.
下列关于世界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区都是水田农业
B.
发展中国家没有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C.
乳畜业只分布在发达国家
D.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5.
影响乳制品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
市场需求量
C.
廉价的劳动力
D.
技术力量
6.
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草类茂盛
B.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有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
D.
与英国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条件相似
7.
不属于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地区是


A.美国东北部
B.
欧洲西部
C.澳大利亚
D.
亚洲北部
8.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
乳畜业
C.水稻种植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二、综合题新课标第一网
9.
读某草原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山脉为
____________,A是________
洋,B是______
洋。
(2)图中所示区域名为
___________草原,该地的农业区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
,放牧的主要牲畜是___________

(3)该区域发展畜牧业优越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交通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有关我国畜牧业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东部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西部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西部牧区主要分布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大多在400毫米以下,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自然植被主要为草原和荒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西部牧区畜牧业主要是利用天然牧草放养马、牛、羊、骆驼、牦牛等牲畜。
(1)牧区①畜种的分布按从东向西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区②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
、②、③
牧区中最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东部农区牲畜头数约占全国总数的80℅,其饲养和放牧牲畜的有利条件主要有那些?
(5)无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的畜牧业都为当地居民供应
等产品,其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B
2.C
3.D
4.D
5.B
6.B
7.D
8.A
二、综合题
9.(1)安第斯山
太平
大西(2)潘帕斯
大牧场放牧业
牛(3)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
10.(1)马、牛、羊、骆驼
牧区①的降水量由东向西减少,畜种由东向西耐干旱程度增加(2)气候干旱(3)①(4)东部南方山区山地草坡众多,饲料丰富,水源丰富。(5)肉、乳、禽、蛋
消费市场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主要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主要农产品:牛、羊
主要特点: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专业化程度高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区位条件: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距海港近
主要分布地区:北美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主要农产品:牛奶及其制品等
主要特点:
商品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
集约化程度高
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区位条件: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