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工业地域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4)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工业地域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11:5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工业地域的形成
同步练习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反映图中①的事例可能是 (  )
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往往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
B.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
C.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与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的集聚
D.体积小、质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的集聚
2.关于图中②③④⑤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②只能自发形成,不能规划建设
B.一些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简单,通过过程③,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如鞍山钢城
C.一些相互联系的工厂通过过程④发挥不同地方区位优势,可形成工业分散现象
D.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了过程⑤,形成了工业重镇
  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力争2014年实现首飞,2016年完成试航取证并投放市场,2013年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据此回答3、4题。
3.生产大飞机零部件的工厂之间的协作依靠    来实现 (  )
①交通运输
②信息联系
③商贸联系
④科技联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国产大飞机动力装置进行全球招标的原因是 (  )
A.国外生产该部件劳动力价格低
B.扩大国产大飞机的销售市场
C.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条件
D.国内生产原料贫乏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5.读汽车工业空间组织演化的主要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在b阶段由于实行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组装,汽车工业生产布局出现的新趋势是组装厂    规模,并且在地区分布上开始出现    趋势。
(2)在c阶段,生产商大规模扩张的主要策略是建立区域性及海外组装总厂,这样有利于①              ;②            。
(3)从b至d阶段,汽车企业在海外拓展的过程是①        ;
②       ;③       。
(4)与d阶段相比,e阶段汽车组装厂和零部件厂在空间组织发生的最重要变化是

6.(能力挑战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同时,中国还有一些地区也正在逐渐形成汽车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材料二 我国六大汽车产业群地区分布图。
(1)结合图示总结我国汽车产业群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共同区位条件。
(2)经验证明,汽车产业是一个关联度高、资本密集、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产业,适合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试评价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
(3)当前,我国汽车消费火爆,私人汽车的迅猛增长,极大地促进了相关工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一些弊端。简述我国汽车消费迅猛增长带来的问题。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A,2选C。第1题,对技术要求高的工业常常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C、D两项属于工业分散。第2题,工业集聚形成的工业地域有的是自发形成的,也有的是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复杂,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
3、4.【解析】3选A,4选C。第3题,生产大飞机零部件的工厂之间的协作要通过交通运输来实现,主要是零部件要运到飞机组装厂进行组装;生产零部件的工厂之间还要通过信息联系来进行有关零部件的规格、数量等信息的联系。第4题,国产大飞机动力装置全球招标是为了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即寻找生产动力装置的最好企业,动力装置的生产需要高科技作保障,全球招标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条件。
5.【解析】a阶段为汽车工业的初始阶段,呈分散状,且规模小,这时的工业效率很低。b阶段由于实行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组装,汽车工业的规模扩大,在地区分布上开始出现集聚趋势,这样有利于同行面对面地交流和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以满足汽车工业快速创新的需要。c阶段表示生产商组建跨地区、跨国家的企业,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又可以接近消费市场。d阶段表示汽车企业在海外建立组装厂为其提供零部件。e阶段表示汽车组装厂和零部件厂在空间组织上发生集聚现象,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答案:(1)扩大 集聚
(2)接近消费市场(开拓市场范围) 降低成本(降低运输费用和利用廉价劳动力)
(3)建立销售中心 建立组装厂 建立零部件生产厂
(4)汽车组装厂和零部件厂在空间组织上发生集聚现象
6.【解析】本题以中国汽车产业群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集聚及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等知识。第(1)题,结合我国六大汽车产业群地区分布图,在经济状况、市场、交通、资金、技术等方面寻找共性。第(2)题,根据汽车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等特点,联系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来组织答案。第(3)题,关于我国汽车消费迅猛增长带来的问题可从对交通、环境、能源、土地等方面的影响来分析。
答案:(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区。 共同区位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机械工业)基础条件好;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条件好等。
(2)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形成规模效应。
(3)加剧城市交通的压力;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加剧石油能源的供需矛盾;修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多,占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