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07:0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
3.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工业区的特点、条件
4.掌握美国的“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联系本地实际,以广州钢铁厂为例进行案例教学,并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工业区位选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热情;2.联系家乡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
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三、教学难点
1.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2.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3.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板书: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5页第一自然段,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
“一”
一个核心:大型企业
“二”
两个区位条件:煤、铁
总结:传统工业
“三”
三个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四”
四个典型地区
“五”
五个工业部门
德国鲁尔区:指导学生读
“德国鲁尔工业区图”,思考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形成心理地图)
(2)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
(3)鲁尔区工业集聚带来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对鲁尔区的经济带来什么的影响?
(4)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5)鲁尔区综合整治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师生探讨:①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②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③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没有运河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④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的哪一部分 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
总结板书: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充沛的水源
便利的水运
广阔的市场
师生探讨:①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②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③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鲁尔工业区衰落原因的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调整工业结构
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知识拓展: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它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投影:辽中南工业区地图
(学生看图思考)
总结:辽中南的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资源条件是辽中南工业区的主导因素。与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以鲁尔区为例,分析它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同时与辽中南工业区对比,为它的改造献计献策。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传统工业区”的主要内容,了解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技生产力的提高,传统工业经历了诞生、发展、繁荣、衰落等阶段,同时,一批新工业又随即诞生,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工业区。
板书:二.新工业区
50年代以后,尤其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开始衰落,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纷转移,发达国家的经济向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环境比较好的乡村或新开发的地域转移,如德国的南移;美国南移、西移;印度南移;俄罗斯向东新西伯利亚东移
;意大利向东北和中部移。相对传统工业区而言,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工业区。
板书:1.新工业区的特征和分布:时间新,地区新,组织形式新
过渡:下面我学习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板书:2.意大利的新工业区
演示: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分布范围图指图说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位置
(指导学生阅读案例4,对比分析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差异)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
资金集中程度


工业分布
分散
集中
通过阅读案例,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①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②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独特发展模式是什么?
③在萨斯索罗地区集聚的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有哪些?
④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中支撑企业、辅助性企业、服务性企业、服务性机构有哪些?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小结: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的优势是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完成课本70页活动:
比较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
(相同:有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不同:最大的不同是意大利工业小区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温州虽生产同种产品,但是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哪些些问题?你能为其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吗?
(加大技术投入,企业间联系协作,杜绝恶性竞争等)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