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学案
(人教版必修2)
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及其衰落的主要原因、综合整治的方式的案例分析和与我国辽中南老工业基地的对比,分析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归纳其综合整治的措施。
2.通过意大利新工业区、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区的案例分析和与我国温州乡镇企业及中关村的对比,分析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重点】
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综合整治的途径,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自主学习】
一、传统工业区
1.传统工业地域的概况:
(1)代表性地区:德国鲁尔区、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等。
(2)形成条件:丰富的
资源等。
(3)特点:大型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4)代表工业:煤炭、
、机械、
、纺织等。
(5)存在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
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开始衰落。
2.典型代表——德国鲁尔区
(1)发展的区位特点
区位优势
影响
项目
内容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田储量大,
好(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离铁矿区较近
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
铁矿区,后期来自瑞典,鲁尔区离其都较近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便捷的水陆交通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
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四条人工运河联成一体,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北海)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2)鲁尔工业区的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单一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③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①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
④优化环境
二、新工业区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
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3.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
大批
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
20世纪70年代
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
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高度
的经济
⑤
的大力支持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
●以
为主。
●生产过程大多是
的,或实行家庭包工。
●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
●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
”地区。
(3)工业地域发展的基本特点
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①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②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4.
美国“硅谷”
(1)美国
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
(2)高新技术产业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①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②产品:研发费用高;
③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④
产品面向
(3)崛起原因(区位优势)
①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③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人才基地
④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⑤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
⑥创新文化环境
[重点探究]
1、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差异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生产过程
集中
资金集中程度
高
工业分布
分散
集中
2、列表对比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温州乡镇企业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大批廉价劳动力、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资本集中程度低
联系密切、相互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
温州乡镇企业
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益大减
3.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差异
对比项目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生产结构
生产
产品
产品为主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研究开发费用
生产过程 或家庭承包
分布特点
院校周围、环境优美
分散在 甚至
劳动力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
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
政府因素
定货
政府的
【指点迷津】
(1)德国鲁尔区与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2)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原因,可从德国鲁尔区综合整治中借鉴的经验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目前面临困境,其衰落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课堂练习
(2012·陕西学业水平模拟)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相比较,鲁尔区(
D
)
A.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煤炭资源丰富,铁矿石短缺
2.我国下列工业基地中,最需要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的是(
D
)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
(2012·滨州高一检测)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完成3~5题。
3.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技术工业区
B.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
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D.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4.温州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甲图工业区相比较,相似的有(
A
)
①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③经济封闭
④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降价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乙图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
D
)
A.地理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
D.军事订货
焦作煤矿久负盛名,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焦作市除原煤外,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也很丰富。
据此回答6~7题。
6.焦作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和哪一工业区类似(
A
)
A.德国鲁尔区
B.意大利新工业区
C.英国苏格兰工业区
D.德国南部工业区
7.煤城焦作的出路,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下面有关焦作以后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D
)
A.做强做大炼铝工业
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
C.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
D.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答案
对比项目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为主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
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劳动力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同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的劳动力
政府因素
军事定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