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资源性城市的基本情况,
2、了解重要的煤炭城市焦作的概况
3、理解工业地域形成和发展的有关规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煤城焦作面临的困境和潜在的优势
2、焦作与鲁尔区及其它资源型城市的异同,针对焦作的区位优势,分析探讨对策,寻求解决焦作市及其它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途径。
案例1:丝绸之路上的“石油城”-玉门因石油枯竭而将整体搬迁。
案例2:瑙鲁共和国(0°31′S和166°56’E)。它的全国面积只有22平方千米,人口共约9000人,是一个周长为19千米的珊瑚岛,世界上最小的岛国。
1981年,瑙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9375美元。它的主要财富,来源于岛上的丰富的磷酸盐矿。全国就业人口的60%都以开采磷矿为生,80年代年产200万吨,每年出口额达1.2亿美元,畅销于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不过,瑙鲁自九十年代始,产量逐年下降。2002年降至约20万吨,2003年不到10万吨。2004年产量仅为约4万吨。目前,磷酸盐储量所剩无几,且品位不断下降。
据悉,为了国民的生存,瑙鲁政府已用了2000多万澳元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购买土地,打算建筑一座52层大厦--"瑙鲁之家",准备有朝一日将全国国民举国迁入,仍成一国,另谋生计。到那时,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岛国将变成一个“楼国”了。
焦作会不会步玉门、瑙鲁的后尘,焦作的出路在哪里?
一、(读P
资料1,完成“资料分析”)
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方面分析焦作市的形成和发展。
二、(读P
资料2,完成“资料分析”)
焦作市进一步发展经济,可以从哪些方面挖掘潜力。
三.(读P
资料3,完成“资料分析”)
小结:焦作市原是一个以煤炭工业为基础的资源性工业城市,面对因资源枯竭带来的厄运,从1999年开始,焦作市以第三次创业为标志,做出了战略调整: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先后投资四十多亿元上项目、办旅游、搞绿化,短短几年时间,经济实现了由资源主导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体的质的跨越,经济发展步入了快速、稳步增长的轨道。
四.归纳分析:
寻找资源型城市出路问题研究思路:
1、分析本地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角度:区位、资源、交通等优势,探讨可以发展为当地的优势产业。
2、分析本地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角度:产业结构、产业化程度、资源、环境,探讨整改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综合规划与定位:找到出路。
【思考】:山西大同和河南平顶山的转型方向分别是什么?
课堂训练:
萍乡工业兴起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与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甲
乙
资料二: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资料三: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资料四: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萍乡市位于
省西部,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_______
(2)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阻力是___________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
(5)
除煤炭资源外,该市还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6)萍乡市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整治措施是什么?
(7)
该市拟在乙图中A、B、C、D四地中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
,简述你判断的原因
答案:
(1)江西 自北向南
(2)交通不便(地形崎岖)
(3)资源枯竭
(4)①煤矸石、粉尘等固体废弃物污染,②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酸雨,
③地下水位下降,④地面沉降,⑤水土流失,⑥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⑦导致红色荒漠化。
(5)
铁矿、石灰岩、石英岩、陶土矿
(6)问题:资源枯竭,工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
措施:①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调整工业布局,压缩高耗能企业的发展;③治理环境污染;④改善交通;⑤发展高等教育
(7)
C 离城区较近,处在垂直于主导风向的郊外,附近有公园,环境优美。
【课外阅读】:美国“钢都”匹兹堡的经济转型
匹兹堡曾是一座传统的工业城市,是美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匹兹堡的重工业曾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但也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破坏。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曾被称为"打开了盖子的地狱",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匹兹堡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控制烟尘和净化河流的法律付诸实施,使匹兹堡变成了美丽、繁华、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钢城”匹兹堡现在应该改称之为“知识城”。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早已取代钢铁工业成为匹兹堡的经济支柱。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匹兹堡拥有实力雄厚的工业基础,聚集了大批技术人才;著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强项是信息技术、匹兹堡大学的强项则是生物医学。
对匹兹堡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和利用陨落的钢铁工业遗留在城区内的大批厂房和土地。经过土地净化和再开发,匹兹堡的原钢铁工业区现已成为经济适用公寓区、研究园区和购物区。在钢铁厂区上建造的购物中心旁,6根高高的工业烟囱作为匹兹堡昔日钢铁雄风的标志被保留了下来,俯瞰着当地的新经济。
【课外作业】:
地处贵州铜仁地区的万山,曾因汞资源的储量和汞产品产量分别列亚洲之首和世界第三,被誉为中国“汞都”。
几十年下来,万山生产的汞产品,占全国同期产品的60%以上。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万山汞资源逐渐枯竭,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汞矿基本上处于停产状态,亏损逐年增加。新华社的报道称,到2000年底止,贵州汞矿资产仅为24493万元,已累计亏损17770万元,负债总额已达35036万元,每年要靠国家补贴1465万元,才能发放职工最低生活费,成为财政一大负担。
2001年10月,贵州汞矿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资源挖空了,贫困留下来”,汞矿开采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在近年内显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一份调查材料称:炼汞炉渣和坑道废石堆积如山,每遇大雨或暴雨,大量的含汞废水、炉渣、废石进入河道,污染水源,抬高河床,使河水无法灌溉农田。分布在特区东部的部分农民,丧失了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于矿区地质采空范围广、容积大、地表岩层薄,部分地方已发生多次地面塌陷。矿区地层下100—150米内已基本被挖空,地下坑道分上下五层网状交错,因此,造成地下水位下降12.5米,导致矿区内供人畜饮用的60多眼泉水相继干涸、断流,城镇人畜饮水困难。
随着汞资源枯竭,大量矿工下岗,区域经济衰退,全矿职工及家属共1.4万人,绝大部分家庭贫寒,有的工人靠卖血补充生活费;有的职工家属到农民庄稼地里偷盗玉米、红薯……
【思考:】
1、请你根据以上思路分析一下中国汞都铜仁的优势、产业转型方向、如何协调产业间及与环境的关系?
2、中东石油经济的未来走向?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对传统工业区知识的延续,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找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