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同步练习 (7)

文档属性

名称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同步练习 (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12:0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时练1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2.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解析】第1题,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狩猎采集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化社会,由此可以判断得出结论。第2题,这个时期是工业化社会时期,人类想征服自然,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全面激化。
【答案】1.A 2.D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4.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
5.高碳生活可能使下列国家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①英国——国土面积缩小 ②埃及——泥石流多发 ③巴西——风沙严重 ④瑞士——积雪减少 
⑤阿根廷——雨林被毁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④⑤
D.①③
【解析】第3题,点状统计图分析时可从图中的特殊点向横纵坐标做垂线,进而获得特殊点的含义。第4题,山西和内蒙古的人均CO2排放量较高和两者作为我国的煤炭能源大省,消耗的煤炭量较大相关。第5题,高碳生活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从而加快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可使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脉的积雪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可导致海平面上升,使岛国——英国的面积缩小。
【答案】3.B 4.C 5.B
中国的城市正在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扰。目前天津已建成三座垃圾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烟气净化工艺,把垃圾用来焚烧发电,废渣用来制砖,余热用来取暖,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有效地改变了过去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据此回答6~7题。
6.关于建垃圾发电厂对天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解决了能源紧张状况
B.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C.加剧了人地矛盾
D.冬季取暖完全由余热提供
7.城市垃圾除焚烧发电外,以下哪种方式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
A.垃圾分类填埋处理
B.露天焚烧
C.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
D.远郊堆放,自然降解
【解析】第6题,天津建垃圾发电厂,不会完全解决能源紧张状况;当然冬季取暖也不会完全由余热提供;但这种做法可以减少固体垃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第7题,垃圾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答案】6.B 7.C
8.现代森林的经营管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下列各方法中有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
①种植外来优质树种 ②预防森林火灾及病虫害 ③禁止砍伐木材 ④执行伐植平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引进外来物种容易破坏本地生态平衡;禁止砍伐木材的方法不切合实际。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上,世界上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就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进行了多轮磋商,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态度有很大差异。
材料二 下面三幅图示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较。
材料三 左下图为漫画《请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材料四 右下图示意全球温度上升3
℃后,世界部分区域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
(1)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________。这一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该环境问题对图示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在空间上呈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多国家与会就减排问题进行磋商,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漫画反映的焦点是可持续发展中的__________原则。
(3)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发达国家在减排中要承担更多的义务。
【解析】结合图文材料帮助回忆出两次世界性大会是气候大会,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人为原因主要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森林破坏,引起全球气温呈现出波动上升,这样对于世界粮食生产来说,就会使低纬度地区气温升高,旱情加重,而中高纬地区则会因气温上升,热量条件改善,使粮食可能增产,同时在材料四中也可以看出各纬度带粮食增减情况。众多国家一起为减排问题磋商,体现了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大事,而漫画中发达国家要求发展发展中国家减少排放,而自己却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明显反映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历史上累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远大于发展中国家,而材料四中发展中国家农业受全球变暖影响造成的减产也较多。
【答案】(1)全球变暖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森林破坏 减产地区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增产区域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
(2)共同性 公平性
(3)发达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发达国家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图示地区发展中国家农业受全球变暖影响减产较发达国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