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自主学习单

文档属性

名称 【轻质减负】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自主学习单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5 17: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自主学习单
一、基础性练习
作者介绍:
萧红,原名张廼(nǎi)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1934年萧红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人物介绍: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孔乙己》等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萧红长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作于鲁迅逝世三年后。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
文体知识:
回忆性散文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叙和描写的文章。回忆性散文是片段式的,它不追求完整性。回忆性散文具有双重视角:一是体验主体——过去的“我”,二是回忆主体——现在的“我”。文章既有“过去的‘我’”的感受,也有“现在的‘我’”对“过去的‘我’”的“感受”的“再感受”。
(一)请写出下列加点字注音。
咳嗽( ) 筵( )会 窘( ) 踌躇( )
抽屉( ) 阖( ) 虔( )诚 抹( )杀
肋( )膜 紊( )乱 唠叨( ) 隔三差( )五
(二)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 :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也作“抹煞”。
(2) :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
(3) :厌恶、痛恨到极点。
(4)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三)初读课文,文章记叙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哪些内容。
(四)你能说说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吗
二、拓展性练习
(一)文章使用怎样的方法来描写人物呢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先生
(二)课文是由多个细碎的片段组成,片段之间没有太强的逻辑关系,甚至略显琐碎,但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这是为什么呢?
三、挑战性练习
(一)作者没有像世人一样采用仰视视角来写鲁迅,而采用平视视角,以一种平淡的方式抒发着自己对先生的怀念。
请你尝试用如话家常的口吻来写一段结束语。(提示:忌用赞美式的感叹句,多用平和的陈述句)
参考答案:
一、基础性练习
(一)késou yán jiǒng chóu chú ti hé
qián mǒ lèi wěn láodao chà
(二)(1)抹杀(2)校对(3)深恶痛绝(4)不以为然
(三)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1)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2)
③“我”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3—13)
④鲁迅先生和“我”开玩笑(14—17)
⑤天晴了,太阳出来了(18—23)
⑥鲁迅先生读青年的来信(24—26)
⑦鲁迅先生对待自己的原稿、校样的态度(27—30)
⑧许先生的忙碌生活(31—34)
⑨夜里去看电影(35—40)
⑩鲁迅先生的休息(41—42)
鲁迅先生待客和工作(43—54)
“吃鱼丸”一事(55—60)
鲁迅先生认真包书(61—63)
带病拼命地工作(64—67)
(四)笑声明朗:真诚、有乐观向上的精神。
真诚待友:体贴而真挚,通过具体事例感受鲁迅先生的真诚与热情。
与青年人交往:宽容、有赤子之心,展现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关爱与期望。
二、拓展性练习
(一)
(1)反复出现的细节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2)生活片段中的细节
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
语言、动作描写:言辞间既有对妻子的尊重与爱意,也有对晚辈的体恤。
(3)极富表现力的动词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动作描写:描绘出鲁迅先生走路轻捷的姿态,体现出鲁迅先生一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果敢精神和干练敏捷的性格特点。
(4)侧面描写
通过写海婴、许先生,从侧面表现出鲁迅先生的可亲、温柔及其家庭生活的和谐温馨。
(二)
本文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文章看似杂乱,但仍有一条明晰的感情线索——对鲁迅的赞美、怀念、哀悼。
三、挑战性练习
示例:
健康时,先生谈笑风生,鼓励青年;
病重后,先生不加休息,勉力写作。
黑暗中,先生以笔为戎,呼唤光明;
天亮了,先生方得所愿,安然休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