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轻质减负】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2 17:3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教学设计
课型
概念课
二、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作品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照他人的语言表达反思自己的语言实践;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助读系统完备。“阅读提示”概括了文章内容,并引导学生学习南仁东崇高的精神品质,把握传记文学真实性与生动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上应抓住助读系统的批注,从真实性与生动性入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2.教材解读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被编入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此单元四篇课文前两篇是回忆性散文,后两篇是传记,单元导读中要求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助读系统完备。“阅读提示”概括了文章内容,并引导学生学习南仁东崇高的精神品质,把握传记文学真实性与生动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上应聚焦文中意蕴丰富的语句,结合具体的细节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深深的敬佩、爱戴之情。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意识增强,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经过一年多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实践,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且多次进行散文篇目的学习,已经能够初步赏析散文这种文学作品。但对回忆性散文、传记没有系统性地学习,对这种文体的特点缺少认识,需要通过本单元的项目化学习,掌握并能够运用这类文章。
2.行为习惯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备了运用精读、略读、速读等方法来阅读文章的意识,而且八年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对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敢于踊跃发言,表达想法,对于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很乐意接受。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在活动过程中思想活跃,有较为充实的活动时间,教师指导的小组活动方式也有效提升了学生活动能力。
3.关键能力
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发展的高峰期,表现在知识的抽象水平、思维能力、语言、自我反思能力及各种观念、原则的快速形成。他们能在教师引导下,有意性地开展课本的活动探究。。
四、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1.我能准确读写出本课 “读读写写”的字音字形。 2.我能根据批注梳理南仁东的人生经历,把握人物传记“真实性”的特点。
拓展性目标 1.我能聚焦典型细节品赏南仁东的品格, 2.我能体会人物传记“生动性”的特点。
挑战性目标 1.我能学习南仁东的品格与精神,汲取精神力量。
五、实现路径
基础性目标 实现路径 1.学生自读课文、注释,读准字音。 2.速读课文,根据批注提示,按照时间线索概括事件。
拓展性目标实现路径 1.根据批注提示,圈画出富有画面感的句子,通过分析句子,归纳人物特点。 2.结合具体的句子,体会人物传记真实性与生动性。
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 结合拓展资料,感受科学家们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
六、课堂流程
流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创设 导入新课 2分钟 ①“百年同途,星光闪耀”栏目将拍摄系列纪录片《夜空中最亮的星》,王宏甲撰写的《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成为重要的脚本依据。拍摄组了解到我们正在学习这篇课文,所以想邀请大家来做一次编剧,参与拍摄过程。 ②明确三级学习目标。 ①进入情景,感受南仁东的魅力。 ②齐读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任务一:制作名片 15分钟 ①检查预习,解决阅读障碍。 ②梳理人物生平经历。 ③制作人物名片。 ①根据预习查缺补漏。 ②快速阅读教材批注,根据批注线索梳理人物的生平经历。 ③根据表格,筛选有效完成人物名片。
任务二:拍摄镜头 15分钟 ①为记录片推荐拍摄镜头。 ②跳读课文,圈画相关语句。 ③给出示例,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①根据课文批注,跳读课文,找出符合要求的语句。 ②根据提示,小组合作交流,根据示例,回答问题。。 ③朗读相关段落,体会人物伟大精神。
任务三:设计片头语 10分钟 ①明确设计片头的相关要求。 ②给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及介绍。 ③要求撰写片头语。 ①研读示例及要求。 ②了解外国著名科学家的相关介绍。 ③撰写片头语,并在班内分享自己的成果。
课堂小结 3分钟 遥望星空,遐思无限。繁星闪烁的夜晚,我们不禁想起那些勇敢探索未知的先驱者。他们用一生的努力,为我们打开了未知的大门。而用他们的名字命名小行星,既是对他们贡献永久性的褒奖,也同时激励着前行的后来者。激励着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勇于追求真理,不断创新,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回忆本节课内容, 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 推荐一位同学为“校园之星”,对其特征性外貌、招牌式动作或个性化神态进行细节描写,150字左右。参照评价量表,与同学交流,让同学提建议,再进行修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