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
课型
概念课
二、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作品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对照他人的语言表达反思自己的语言实践;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能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是八年级上册第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都为回忆性散文和人物传记,其中人物既有科学家,文学家,也有教师母亲等身份,阅读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和人格魅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几位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本单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是,学习精读的方法,在通览全篇的基础上,字斟句酌,揣摩语言的妙处,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
2.教材解读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是一篇写人叙事的回忆性散文,是作家萧红女士以女性朋友的细心体察角度描述了一幅幅日常生活中的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读书写作等几个片段中鲁迅先生的画像,在平凡琐事中展现了一位有血有肉、形神兼备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非凡精神和气质。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作者萧红对鲁迅先生崇敬、亲昵、感念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八年级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意识增强,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经过一年多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实践,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且多次进行散文篇目的学习,已经能够初步赏析散文这种文学作品。但对回忆性散文、传记没有系统性地学习,对这种文体的特点缺少认识,需要通过本单元的项目化学习,掌握并能够运用这类文章。
2.行为习惯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备了运用精读、略读、速读等方法来阅读文章的意识,而且八年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对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敢于踊跃发言,表达想法,对于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很乐意接受。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在活动过程中思想活跃,有较为充实的活动时间,教师指导的小组活动方式也有效提升了学生活动能力。
3.关键能力
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发展的高峰期,表现在知识的抽象水平、思维能力、语言、自我反思能力及各种观念、原则的快速形成。他们能在教师引导下,有意性地开展课本的活动探究。。
四、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1.我能准确读写出本课 “读读写写”的字音字形。 2.我能梳理典型事件,把握鲁迅先生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
拓展性目标 1.我能关注细节描写,理解其妙处。 2.我能学习本文撷取生活细节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挑战性目标 1.品味语言特点,感受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五、实现路径
基础性目标 实现路径 1.学生自读课文、注释,读准字音。 2.速度课文,概括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拓展性目标实现路径 1.找出文中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妙处。 2.通过小组合作归纳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 结合具体的语句以及背景资料理解作者与鲁迅先生的深厚情谊。
六、课堂流程
流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创设 导入新课 2分钟 ①鲁迅纪念馆将推出“云游纪念馆——原来您是这样的鲁迅”系列短片,需要搜集相关的材料,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很好的素材,让我们一起参与以下任务,去探寻一个文本之外生活气十足的鲁迅。 ②明确学习目标。 ①进入情景,回忆自己印象中的鲁迅形象。 ②齐读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任务一:拟画面名称 10分钟 ①检查预习,解决阅读障碍。 ②要求学生梳理作者记叙鲁迅先生的哪些事件,教师明确哪些事件 ③将众多事件合并,并起小标题。 ①根据预习查缺补漏。 ②快速阅读课文,筛选信息,概括事件。 ③找出相同点,分类归纳,回答问题。
任务二:析人物身份 10分钟 ①纪念馆准备拍摄一个不一样的鲁迅,结合文章内容归纳作者塑造了鲁迅的哪些形象。 ②请同学们勾画出文中与这些身份相关的细节描写,结合具体的情节谈谈鲁迅的形象特点。 ③给出示例,要求学生结合内容分析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 ①结合之前所学,思考文中鲁迅先生的不同身份。 ②思考不同身份的鲁迅带给我们的另一面。 ③根据示例,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分析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
任务三:品特写镜头 15分钟 ①给出特写的知识链接。 ②关于鲁迅先生这些日常,我们再拍摄时可以选取哪些日常作为特写镜头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并用批注的方式说明选取的理由。并给出提学习支架,。 ③提问学生,师生互评。 ①阅读助读资料,了解特写的具体内涵。 ②迁移运用,根据学习支架,小组合作,进行批注式阅读。 ③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任务四:撰写片头/尾语 5分钟 ①以同桌为一组,分别撰写片头语和片尾语。 ②提问点评学生作品。 ①撰写撰写片头/尾语。 ②分享自己的作品。
课堂小结 3分钟 当我们不再将鲁迅视作“神”,而更关注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个人行为、家事、脾气、趣味,甚至他的弱点和缺点,我们才真正认识了那个可信、可亲、可爱的先生。 回忆本节课内容, 进行总结。
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 2.观察一个熟悉的人,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用细节描写写一写,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300字左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