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减负】第7课《藤野先生》情境化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轻质减负】第7课《藤野先生》情境化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5 17: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创设情境
学校开展“那人那事最难忘”的人物主题展活动,请同学们结合鲁迅的《藤野先生》,制作藤野先生人物展板,体会他的“伟大”。
读准字音




















xié
dìng
xùn

cuò
yǎo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积累词语
例句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释义
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光亮,像镜子一样。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积累词语
例句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释义
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杳,远的看不见踪影。
积累词语
例句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释义
(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年)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此后又发表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文章。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人物简介
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家中排行第九。1874年生于日本福井县一位医生家里,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因为没有进过大学,不合“资格”被要求离职,后到东京泉桥慈善医院工作,并学耳、鼻科,一年后回到家乡福井县木村自设诊所。1945年8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
文体知识
散文的主要分为叙事、抒情,与记叙文不同的是,叙事散文只有过程,没有结果,没有议论部分,多了抒情部分,使结构更加明了;与抒情散文相比,多了叙事部分,但是没有记叙文那种鲜明的开头。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任务一
初读感知,触摸伟大
人物画像
1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请自读课文,尝试给文章分层。
写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第一部分
第1—3段
>
>
>
>
写作者在仙台与先生的交往。
第二部分
第4—35段
>
>
>
>
主体部分
写作者离开仙台后对先生的怀念。
第三部分
第36—38段
>
>
>
>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人物画像
2
跳读课文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耳闻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外 貌
>
>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举 止
>
>
缓慢而很有顿挫(治学严谨)
声 调
>
>
穿衣服太模胡;忘记打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生活俭朴)
声 调
>
>
人物画像
3
这样一位平凡普通的先生,“我”是怎样评价他的?回原文找出相关语句。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任务二
以事知人,体会伟大
人物故事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些事件,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① 清国留学生盘辫子
② 清国留学生学跳舞
③ 仙台求学受优待
④ 初始藤野先生
⑤ 添改讲义
⑥ 纠正解剖图

⑦ 关心解剖实习
⑧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⑨ 匿名信事件
⑩ 看电影事件
离别藤野先生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人物故事
尝试给所写事件加主语,分类,并筛选可以展示藤野先生“伟大”性格的事件
写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可以展示藤野先生“伟大”性格的事件。
第一类
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
>
工作认真敬业,一丝不苟
——
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
>
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民族偏见
——
藤野先生关心“我”解剖实习
>
为人热情诚恳,严而有道
——
藤野先生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
可贵的求实精神
——
人物故事
写“我”难忘的经历
“我”仙台求学受优待;“我”初始藤野先生;“我”与藤野先生离别。
第二类
写影响我改变做法的事件
清国留学生盘辫子;清国留学生学跳舞;看电影事件;匿名信事件
第三类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任务三
嚼文嚼字,升华伟大
助读资料
在《藤野先生》的前一篇《琐记》中他这样写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助读资料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人格光辉
清政府派遣这些留学生去国外留学,目的是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回来报效国家,然而实际上他们在国外不学无术,忘记了自身使命和肩上的责任。作者在描写完留学生的这些丑态之后,采用了反语的手法,用一句话进行了总结——“实在标致极了”,仿佛是压抑不住的火山爆发,极尽讽刺之能事,酣发鄙夷、憎恶之胸臆。
自读第1-3段,思考:初到日本的鲁迅,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了吗?
01
不仅没有得到,反增失望和厌恶,你从哪些词句中能读出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人格光辉
读第四段,关注鲁迅记下的两个地名,你感觉去仙台路上鲁迅的心情怎样?
02
“日暮里”
“日暮穷途”,可能指自己无路可走;“日暮乡关何处是?”,也可能借此传达了深深的乡愁。鲁迅记得日暮里,就是记得祖国
“水户”
“这是明朝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先生半生奔赴海外,寤寐忧国。鲁迅记得水户,就是记得报国。
人格光辉
读第五段,想一想:初到仙台的鲁迅,明明受到了优待,他为什么还会这样呢?
03
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的鲁迅,正处在这样“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当口,一个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先生“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以极富个性的抑扬顿挫的声调,带着尊重关爱和鲁迅的全部所需,雪中送炭般地闯入了鲁迅的生活——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个部分作者在暗示我们:是藤野先生给了鲁迅最及时、最急需的帮助——学业的,精神的,人格的。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人格光辉
默读24-31段。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各带给鲁迅怎样的刺激?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04
日本在甲午战争和庚子之役后,国富兵强,青年受的是军国主义教育,有一种民族狂热,在他们眼中,那时的中国是弱国。在仙台医专中,有些人认为中国人笨,是低能儿,学西洋医学不可能及格,他们不能容忍一个中国人学习成绩在一百多名日本学生中居中,因此对藤野先生精心辅导中国学生心生不满。
资料助读
人格光辉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课堂总结
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又从仙台“弃医从文”,这一过程无不深深浸透着鲁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实践着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可见,鲁迅也没有辜负恩师的期望,他笔耕不辍,坚持战斗,寻找救国之路,至死不渝!
课后作业
参照提纲,尝试为你的同学、老师或家人写一篇人物小传,展现他们的主要经历和精神风貌,体现他们对你不可或缺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人格光辉
姓名 性别
性格 特色物件
人物经历 人物肖像 特色言行 典型事件 平凡小事 不凡之处
21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