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案
[教学目的]:
了解地球自身的结构特征。
要求学生能正确说出地球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重点难点]:
大气圈层的垂直分层
[教具设计]:
[讲授过程]:
前面几节,我们由远及近地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这一节我们将视角拉近到地球本身,学习一下地球自身的结构。
[问题]前面提到过四大循环,哪四个循环?
几个循环都是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具体的圈层划分:
内部:地壳、地幔、地核
外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一、内部圈层:
[自学]
问题:
1、各层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2、各层的范围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范围
基本特征
划分依据
地壳
地表至莫霍面(17、7、35KM)
坚硬、由岩石组成
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的速度变化
地幔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2900KM)
分上下地幔、软流层
地核
古登堡面至地心
分内外地核,铁镍组成
内:固态
外:熔融态
二、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1、大气圈
(1)组成:
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
氮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氧
维持生命活动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保温作用(吸收红外线)
臭氧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物质条件(原料)
固体杂质
凝结核
(2)垂直分层:
厚度
直接热源
温度随高度的变化
大气的运动形式
与人类的关系
高层大气
2000~3000KM
无线电短波通讯
平流层
50—55KM
O3层吸收柴紫外线
升高
平流
O3吸收紫外线
有利于飞机飞行
对流层
17~18KM(赤道)
8~9KM(极地)
地面
降低(0.6度/100米)
对流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生活于其中)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水圈:
[问题]水圈有哪些组成?
海洋水、陆地水(湖泊水、河流水、冰川水、地下水、矿物水)
[问题]水在地理环境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1)水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
(2)水分与热量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
(3)水为满足生物需求创造了前提。(水自身、水溶解营养物质)
(4)水循环调节气候、净化大气。
(5)水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3、生物圈:
[问题]生物圈在地球上的范围?(最高到达哪里?又可以深入至哪里?)
[描述“宇宙环境——地球——地球圈层”]
分析:什么是自然环境?它应该包括多么大的范围?
自然环境的定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范围和能够影响到人类的范围
自然环境的五大因子: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因此自然环境应该包括这些内容。
自然环境的范围:大气层下层、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上层——地球表层学。
这个范围也正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交汇的位置,也正是生物圈的位置。
板书设计:
教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