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课标解析
1、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学习目标:
(1)掌握陆地自然带分布、成因。
(2)理解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并分析说明形成原因。
(3)分析说明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3、重点难点:
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体现。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难点: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的原因。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农业生产地域差异的关系。
二、主干知识点梳理
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规模(空间尺度)
分异规律
大
全球性地域分异
温度带分异、海陆分异
小
区域性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或,即
(2)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由于所处的
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一定的
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
,并且占有一定的宽度,呈
分布。
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成因
(1)世界自然带的类型与分布(注意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在分布上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2)陆地自然带的成因
自然带名称
成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
热带雨林带
赤道附近
横贯大陆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草原带
雨林带南北两侧
大陆中部、西部
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荒漠带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中部、西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季雨林带
低纬度地区
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位置移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南北纬30°-40°
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制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南北纬25°-35°
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北纬35°一50°
亚欧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常年西风影响
温带草原带
中纬度
大陆中部
西风带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北纬50°—70°
横贯大陆
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寒带苔原带
高纬度
横贯大陆
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
寒带冰原带
3、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山地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
A、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B、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C、雪线与降水
4、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与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之间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
农业生产
特征
地域分异
地域差异,因地制宜
形式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等方面的差异
农业生产对象是动植物,动植物离不开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存在时空变化
表现
南北差异
温度分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带性规律: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农业生产的南北差异:动植物种类及生长期、栽培和饲养方式、耕作方法和耕作制度、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南北差异
东西差异
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带性:降水一般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农业生产的东西差异:动植物种类、灌溉方式、耕作方法与种植制度、生产力与经济效益的东西差异
垂直差异
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降水量随海拔的增加先增后降
农业生产的垂直变化,土地立体利用
三、
典例解析
【典例1】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
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
(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
答案:(1)A
(2)B
解析:读图中可以看出,沿x方向植被依次由森林变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该方向表示干燥程度增加;沿Y方向,植被由针叶林到温带阔叶林、再到热带雨林,显然这个方向表示热量条件的变化,但它表示的并不是纬度的增加方向、而是纬度的降低方向,也不是海拔高度增加的方向。M两侧分别是温带阔叶林和热带雨林,因此它肯定表示的是热量条件介于两者之间的亚热带植被,题中的四个地区中,只有江南丘陵分布着亚热带植被。
【典例2】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把下列各自然带的代码填入与图中A、B、C、D对应的位置上。
①高山草甸带
②冰碛和地衣带
③常绿阔叶林带?
④针叶林带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同_____________的地域规律有些相似。
(3)南坡自然带比北坡数目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③
④
①
②
(2)垂直
从赤道到两极
(3)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山麓位于海拔4
000
m的青藏高原上,而南坡自然带的基带的海拔在2
500
m以下,因此南坡的自然带较北坡复杂而完整
解析: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显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
第(1)题,给定的四个自然带与需填空的A、B、C、D四个空是等额的,难度相对较小。A、B、C、D是由低到高的顺序,它们所代表的自然带的水热状况由好到差,①②③④所代表的自然带按水热状况由好到差的排序是③④①②,它与A、B、C、D一一对应。
第(2)题,题干告诉我们,这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并标有海拔高度,自然会想到,该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变化类似从赤道到两极的水热状况变化。
四、课堂练习
1.
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4.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5.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6.世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加拿大 D.中国
7.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赤道地区
D.高纬地区
8.读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__,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五
能力提高
9.读下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下列四小题。
(1)从图中①~③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
(2)从图中③~⑤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
(3)①与⑥纬度相似,距海洋远近相差不大,而陆地自然带差异很大,这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分异规律。
(4)④处的天然植被是
;⑤处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10、右图是全球植被、气候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森林分布的极端界限条件大约是年平均气温____℃以上,年平均降水量
㎜以上。
(2).在年平均气温20℃的条件下,若年平均降水量从
0~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是
、
、
、
。
(3).在热、温、寒三个热量带中,最难于形成沙漠的是
。
(4).森林对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森林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从全球范围看,森林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5).七大洲中,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面积都很广大的是
洲。
以下做法中,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地并能保证草地可持续发展的是(
)(多项选择)
A.增加草场载畜量
B.实行区划管理
C.定期轮牧和轮流打草
D.开发草场发展种植业
(6).沼泽湿地多见于
纬度地带,试分析原因:
。
六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C
6、B
7、B
8、(1)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2)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水份
中
(3)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草原
风力
(4)水份
9.(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或纬度地带性)
热量。(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或经度地带性)
水分。
(3)垂直地域(或垂直地带性)。(4)温带草原
冰雪融水。
10、(1)-6
400
(2)半沙漠、多刺灌木、草地、林地(3)寒带
(4)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大气(释放O2,吸收CO2,减轻温室效应)
(5)南美
BC
(6).中高(高)纬度
中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地表水难于蒸发,特别是一些地势较低的地区,容易积水成为沼泽。
迎风坡
迎风坡
N
S
基带
S
N
基带
25
20
15
10
5
0
–5
–1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年
平
均
气
温
℃
年平均降水量(mm)
热带
温带
寒带
沼泽
苔原
森
林
热
带
雨
林
季节性森
林
林
地
多刺灌木
半沙漠
草
地
灌木
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