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
学案
1.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探究提升】
考点1
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分布
1.森林的作用
【特别提醒】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但由于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其生态功能的主要表现也有所不同。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能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则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在城市中则会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作用;在沿海地区可防止海风的侵袭。
2.森林的分布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例1】读下面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白框处。
①水土流失
②鸟类、兽类减少
③生态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风速减小、湿度增大
⑥气候恶化
⑦水旱灾害减少
⑧土地沙化
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图示表示地理环境具有
特征。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
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解析】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的影响十分明显。热带雨林对气候的影响尤其显著。滥伐森林造成许多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失调。如何解决生态失调的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植树造林。我国许多山区、丘陵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第一行②⑦;第二行⑧⑥③④⑨;第三行①⑤
(2)
整体性
热带雨林
考点2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纬度分布
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由南北纬15°一25°
地区分布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最大分布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集中分布了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森林
【特别提醒】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1)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高温多雨;(2)亚马孙河流域地势平坦宽广,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3)亚马孙河流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4)南美洲北宽南窄,略成倒三角形,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大陆的最宽处。
2.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
(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功能。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破坏热带雨林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例2】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
(1)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①
燃烧化石燃料
②
火山爆发
③
绿色植物被大量破坏
④
太阳活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
大气中CO2浓度下降
②
造成臭氧空洞③
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
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目前地球上最主要的原始森林位于
①
热带
②
亚热带
③
温带
④
亚寒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动植物的遗体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都能释放出大量的CO2,但真正破坏自然界中碳元素循环的是燃烧化石燃料
(2)根据森林的生态作用可做出判断
(3)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答案】(1)A
(2)D
(3)C
考点3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生态的优越性
①雨林地区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
②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生产力。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恢复,这样雨林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课堂练习】
1.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和热带雨林地区的原因主要是:
A.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森林的生长
B.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不适合人类居住,开发较晚
C.人类对这些地区的资源需求较少
D.这些地区的政府保护措施得当
2.热带雨林形成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的原因是:
A.群落生产力高
B.生物循环旺盛
C.全年高温多雨,生长不间断
D.生物残体很快遭到分解
3.热带雨林是:
①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 ②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③地球之肺 ④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⑤人类医学的宝库 ⑥土壤肥沃之地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4.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5.下图所示曲线反映城市绿地具有的作用是:
A.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
B.减弱噪音、美化环境
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下图回答6-7题:
6.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7.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有人说雨林是“长者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的土壤相当贫瘠
②雨林和沙漠的生态环境都很脆弱
③雨林和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都严重缺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热带雨林生态脆弱的表现不包括:
A.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
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C.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
D.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
2008年12月16日至18日,在由国家林业局举办的“林业碳汇与生物质能源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提高生态质量 ③提高农民收入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近年来,绿色和生态成为广东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之一。2011年,广东完成了"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全长2372公里的绿道将珠三角9个城市连接贯通,区域内的主要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古迹和居民区等都被绿道连接起来,供人们休闲和享受自然风光,推动了生态文明和宜居城乡建设。据此完成12~13题。
12.材料中"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生态作用不包括的是( )
A.降低噪音、减轻污染B.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增加城市绿地
13.在城市交通中应用,可起到的作用是( )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 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⑥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
)
A.A
B.B
C.C
D.D
15.右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枯枝落叶
B.土壤
C.生物
D.供给养分
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16-17题。
16.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中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质条件
D.生物条件
17.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向高排列的顺序是:
A.①
②
③
B.②
①
③
C.③
①
②
D.③
②
①
18.随着巴西政府开发亚马孙地区的深入,由于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路、过度采伐木材而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B代表潜热释放,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亚马孙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了约20%,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5)虽然降水量减小,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林为例(第一课时)
1.B
2.C
3.C
4.B
5.C
6.A
7.A
8.A
9.D
10.D
解析:“退耕还林”减少了耕地面积比例,增加了林地比例,既调整了农业结构,又提高了相应地区的生态质量。
11.C
解析:①为三北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②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③为沿海防护林,有抵御海风、海浪和台风暴雨袭击的作用。
12.C
解析:“一带三廊”生态系统主要布局于交通线沿线,因而不是用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
13.A
解析:城市交通道路绿化带设置可以起到降噪隔音、减轻污染,划分车道、隔离交通,提神醒脑、减少事故等作用,不是防风固沙的。
14.A
15.B
读图可知,图中A表示生物,B表示土壤,C表示供给养分,D表示淋溶作用流失养分;同时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流量大小,由图可知雨林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是生物。
16.A
17.D
18.(1)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2)A处
对流雨
(3)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
(4)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植被蒸腾到空中的水汽减少,致使降水量减小。
(5)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进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