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

文档属性

名称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12:3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能源资源的开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parent"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parent"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一、单项选择题
淡水和交通运输是限制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两大因素,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煤炭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的是(  )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为进一步增加山西能源外运能力,除铁路建设外国家正在实施的工程是(  )
A.西气东输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
C.引黄入晋工程
D.黄河整治工程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山西省煤炭主要是向东南方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输,黄河和太行山是无法避开的自然障碍。第2题,为减轻煤炭直接外运的压力,山西省将煤炭转化为火电向外输出,即西电东送工程。
至2020年,中国将增建多座核电站。目前浙
( http: / / www.21cnjy.com )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
4.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张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图示的核电站都位于我国经济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这里能源供应紧张,建核电站的目的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第4题,建核电站属于开发利用新能源,而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才是节约型社会所倡导的。
山西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较为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峻,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承载力强度指标是指水资源承载人口与实际人口之比。读表回答5~6题。
地区
承载人口(万人)
承载力强度
地区
承载人口(万人)
承载力强度
太原
154.70
0.45
晋中
172.60
0.56
大同
165.34
0.53
运城
118.57
0.24
阳泉
61.73
0.47
忻州
222.22
0.73
长治
326.83
1.01
临汾
196.48
0.47
晋城
392.57
1.77
吕梁
177.78
0.50
朔州
80.52
0.53
5.读表可知,水资源承载盈余最多的地区是(  )
A.晋城   
B.长治   
C.运城   
D.临汾
答案:A
解析:从表中可知,晋城水资源承载力强度达1.77,即该地区水资源能承载现有人口的1.77倍,是表中水资源盈余数量最多的。
6.下列有关山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节流”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低产值低水耗农业
B.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制定合理的跨流域调水方案
D.修建蓄洪储水工程
答案:B
解析:发展高产值低水耗农业,提高工业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重复利用率,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使用数量,从而达到“节流”目的,跨流域调水,修建蓄洪储水工程,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属于“节流”措施。
(2011·宁德模拟)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5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读图,回答7~8题。
7.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天然气、石油、煤炭
C.煤炭、天然气、石油
D.石油、天然气、煤炭
8.M省可能是(  )
A.山东
B.贵州
C.新疆
D.河北
答案:7.C 8.C
解析:第7题,山西能源生产以煤炭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重庆能源生产以天然气为主,黑龙江能源生产以石油为主,结合三省的优势能源,可知①、②、③依次为煤炭、天然气、石油,C项符合。第8题,M省区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相对比例相差不大,新疆符合题意。山东天然气比例低,贵州油气资源生产比例低,河北天然气比例低。排除A、B、D。
9.为了解决中国石油供应紧张的状况,根本措施是(  )
A.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B.鼓励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在我国投资建厂
C.限制汽车产业发展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
答案:D
解析: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解决其供应紧张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利用率,开发新能源。
(2011·湖南十二校联考)201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据此完成10~11题。
国家
储量(%)
产量(%)
消费量(%)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0
0
26
其他
51
3
20
10.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大
C.我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答案:C
解析:表中显示,我国的稀土产量占全球的97%,说明我国的稀土资源存在严重的过度开采现象,这是导致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大幅度降低的最主要原因。
1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借助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大力开采或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口份额,会加速我国稀土资源储量的下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今后,我国应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并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从而提高附加值,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晋陕蒙接壤地区分布着我国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包括内蒙古的准格尔、鄂尔多斯、陕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据此回答12~13题。
12.下列属于“乌金三角”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的是(  )
①煤炭储量丰富
②煤炭质量高,开采条件好
③水资源充足
④邻近广阔的能源消费市场
⑤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3.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  )
A.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
B.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C.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D.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
答案:12.A 13.A
解析:“乌金三角”地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优势资源是丰富的煤炭,开采条件好,且又靠近我国环渤海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但由于地处我国的内陆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水资源短缺,水运条件较差,制约了该基地的建设。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参照我国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的思路发展。
阅读下面有关材料,回答14~15题。
材料一 焦作市位置图。
材料二 焦作煤矿久负盛名,在中国煤炭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焦作市除原煤外,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焦作市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
14.焦作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和哪一工业区类似(  )
A.鲁尔区
B.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C.英国苏格兰工业区
D.德国南部工业区
答案:A
解析:焦作依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与之相关联的重工业,与鲁尔区相似,而其他三个选项都属于新兴工业区。
15.煤城焦作的出路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下面有关焦作以后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做强做大炼铝工业
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
C.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业
D.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答案:D
解析:焦作本身煤炭丰富,应发展煤化工等产业,而不应舍近求远,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乙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请说明理由。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分析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答案:(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煤炭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能源消费区。
(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17.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二 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处。
材料三 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四 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萍乡市位于________省西部,图中河流AB之间的大致流向为________。
(2)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
(3)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趋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5)除煤炭资源外,该市还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答案:(1)江西 自北向南
(2)交通不便(地形崎岖) (3)资源枯竭
(4)①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污染;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酸雨;③地下水位下降;④地面沉降;⑤水土流失;⑥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⑦导致红色荒漠化。
(5)铁矿、石灰岩、石英岩、陶土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