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12:3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选择题
下图为“江苏省制造业部分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INCLUDEPICTURE
"E:\\TDDOWNLOAD\\主4.TIF"
\
MERGEFORMATINET
1.江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
)
A.能源和资源缺乏
B.劳动力素质不高
C.资金严重短缺
D.对外交通不便
2.面对新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必然选择
( http: / / www.21cnjy.com )。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江苏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是(
)
A.化学工业和通讯、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B.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讯、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C.化学工业和冶金及延压工业
D.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冶金及延压工业
解析:第1题,江苏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带,制约因素是资源和能源缺乏。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最近年份化学工业和通讯、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江苏产值最高、增长最快的几个产业,化学工业和冶金及延压工业耗资源数量多,排放废弃物质数量也高于其他企业,因此成为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重点行业。
答案:1.A 2.C
3.目前珠三角企业很多都表示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现阶段“用工荒”给我国东、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促使东部地区加快产业升级 ②促使中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③有利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人口就地转化 ④减轻目前大城市的环境压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东部劳动力短缺,会促使东部地区加快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升级,劳动力向西部转移有利于促使中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使当地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城市人口,同时可以减轻目前大城市的环境压力,故A项正确。
答案:A
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图”,完成4~5题。
4.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800—2008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工业化速度比城市化速度快
C.属发达国家
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5.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能源密集型产业
D.现代服务业
解析:图中横坐标表示城市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平,纵坐标表示工业化水平,图中①~③阶段(1800—1948年),城市化与工业化按一定比例同步增长;③~⑤阶段(1948—2008年),随着该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水平先降后升,但总体工业化水平没有明显升高,说明该国曾经有过一次产业转移,而在2008年城市化水平超过80%,说明该国属于发达国家,工业比重变化不大,说明该国第三产业发展快,故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现代服务业。
答案:4.C 5.D
读我国2005年各省(市、区)城镇化、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图,完成6~7题。
6.图中三个城镇化水平高值区的城市群,它们的共同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B.多侨乡,率先实行改革开放
C.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
D.土地广阔,农耕业发达
7.造成北京、海南和西藏工业化率偏低的原因分别是(
)
①经济结构和城市职能 ②开发晚 ③自然条件和工业基础差,技术水平低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解析:第6题,由图中曲线可知,北京、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广东城镇化水平处于高值区,它们的共同优势在于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第7题,由于北京市的国家政治中心,城市职能决定了其工业化率偏低;海南因开发较晚,西藏的自然条件和工业基础差,技术水平低而造成工业化率偏低。
答案:6.C 7.A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8~10题。
INCLUDEPICTURE
"E:\\TDDOWNLOAD\\高159.TIF"
\
MERGEFORMATINET
8.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江苏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海南省
9.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10.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解析:第8题,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第9题,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1995年至200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第10题,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答案:8.A 9.D 10.A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11~12题。
INCLUDEPICTURE
"E:\\TDDOWNLOAD\\高160.TIF"
\
MERGEFORMATINET
1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阶段I工业化进程速度比城市化快
C.该国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
D.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12.阶段Ⅲ,该国第二产业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
A.技术导向型产业
B.动力导向型产业
C.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D.原料导向型产业
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城市化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一直提高,而工业化水平是先增长后降低,工业化进程速度一直落后于城市化;阶段Ⅱ随工业化水平增长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也加快,即该阶段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发展;1975年城市化水平超过70%,可能是发达国家。第12题,阶段Ⅲ,该国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化水平降低,该国是发达国家,说明该时期经济进入了高科技时期,所以该国第二产业新增的就业机会主要来自技术导向型产业。
答案:11.D 12.A
二、综合题
13.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INCLUDEPICTURE
"E:\\TDDOWNLOAD\\高162.TIF"
\
MERGEFORMATINET
(1)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3)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阻碍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
解析:(1)该地区环境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染严重,主要是酸雨、水污染等,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工业造成的“三废”污染和农业造成的化肥、农药污染)和生活。(2)可从影响两地工业布局的政策、交通、市场、科技、经济腹地等因素的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分析。(3)从图中各城市的工业构成可以看出多数城市以电子、食品和轻纺等轻工业为主,结构趋同;因此要加强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加快发展服务业。
答案:(1)大气污染或酸雨 水污染 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工业生产活动) 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
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2)原因:①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小。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浦东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投资;有产业基础、科技与人才优势;经济腹地广阔;水陆交通发达。
(3)问题: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措施: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发展信息、交通、金融等服务业,构建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14.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省2010年城镇化水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和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10年山东省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数从1
286万增加到1
870.3万。近年来山东省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材料二 “山东省1997—2006年城市面积、工业产值、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示意图”。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2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该省水果生产有哪些影响?
解析:第(1)题,工业化的主要表现需要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信息和示意图信息中提取。第(2)题,材料体现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和城市面积扩大。第(3)题,需要从两个角度回答,不利之处主要是城市化使果树的种植面积减少,有利之处主要是城市人口的增加,使水果的市场需求量增大。
答案:(1)第二产业人口数量增大 工业产值增大
(2)城市面积增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3)有利影响:城市人口增加使水果的市场需求量增大。不利影响:城市化使果树的种植面积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