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12:4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据此完成1~3题。
    
     
     
1.本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首位
B.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土壤肥沃,黄土广布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2.近年来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沙漠化扩大
B.水土流失加剧
C.气候恶化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3.现在国家决定停止开发“北大荒”的原因是(  )
A.粮食已经能够自给
B.没有人愿意到“北大荒”开垦土地
C.保护沼泽等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D.“北大荒”土地没有肥力
1~3.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地形平坦,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壤肥沃,黑土广布;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首位。第2题,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使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下降。第3题,为了保护东北沼泽湿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国家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发。
答案:1.A 2.B 3.C
(2013年江苏高考)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①热量更丰富 ②地形更平坦 ③土壤更肥沃 ④水源更充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自然因素的对比。图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为东北平原地区,丙为南方低山、丘陵。东北平原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平原地形比低山丘陵地区平坦;东北平原为黑土,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南方低山、丘陵肥沃;北方地区整体水源状况较南方地区差。
答案:B
5.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
①扩大播种面积 ②提高机械化水平 ③选用优良品种 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可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续发展措施。乙地为华北平原地区,该地中低产田较多的原因是由于旱涝、盐碱、风沙,因此能够有效提高单产的措施是选用高产、耐盐碱的优良品种,以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减轻旱涝对于农作物单产的影响,确保高产稳产。
答案:D
6.有关东北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具体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
B.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严格控制,坚持只育不采
C.积极营造人工林
D.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
解析:东北林业生产要从以原木生产为重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转移到以营林为基础、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方向上来。具体措施:①坚持合理采伐,以蓄积量定采伐量。②积极营造人工林。③促进珍贵树种(红松)的更新。④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⑤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B
7.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读下面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完成(1)~(3)题。
(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较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多选)(  )
A.扩大生产规模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D.改良品种
(3)C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但现在“北大仓”却不再开垦荒地,原因是什么?
解析:东北地区发展水稻生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独特优势:夏季高温多雨,且日照时间长,可以满足单季稻的生长需求。三江平原纬度高、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有大量沼泽分布,沼泽是重要的湿地资源,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效益。
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
(2)ABCD
(3)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对于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第1题。
1.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光照
B.地形
C.土壤
D.政策
解析:图示为立体农业生产示意,不同高度种植不同的作物,主要目的是保持水土、充分利用光照,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地形。
答案:B
读“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完成2~3题。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长江三角洲
D.内蒙古高原
3.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城市化快速发展
C.粮食政策调整
D.灌溉技术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
2.C
3.B
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据此完成4~5题。
4.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B.技术条件提高
C.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D.交通条件改善
5.基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
A.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少
B.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C.调整劳动力的投入
D.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
4.C
5.B
6.大兴安岭林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为(  )
A.充分利用林区的资源优势,加大对林区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力度
B.改单一林业经济向多种经济发展,如旅游业、养殖业等
C.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实现全面发展
D.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
解析:大兴安岭林区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以保护森林资源为核心,开发多元特色农产品,实现立体开发。
答案:B
(2013年江苏高考)2003年我国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完成7~8题。
7.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
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
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8.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
7.D
8.C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  )
①旱涝 ②台风 ③凌汛 ④风沙 ⑤寒潮 ⑥盐碱化 ⑦缺水 ⑧低温
A.①②③④
B.①④⑥⑦
C.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⑧
解析:图示为华北平原区。因地势低平,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季易形成洪涝;春季降水少,但农业用水量大,易形成春旱、风沙。因春旱严重,土壤盐碱化严重;纬度高,冬季低温。
答案:B
10.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A.水稻、油菜、茶叶
B.春小麦、亚麻、甜菜
C.棉花、玉米、甘蔗
D.冬小麦、棉花、花生
解析:华北地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冬小麦、棉花、花生。水稻、油菜、甘蔗主要种植在南方地区;春小麦、亚麻、甜菜、玉米主要种植在东北地区。
答案:D
11.下图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C
二、综合题
12.读“东北地区局部轮廓”图,完成(1)~(4)题。
(1)根据辽宁省的地形特点对辽宁省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
(2)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140~200天,但实现了双季稻的种植,请分析原因。
(3)当某些自然因素不利于农业生产时,人类可以怎样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和利用?请举例说明。
(4)图中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是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农业布局讲究因地制宜原则。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低山、丘陵适合发展林业、经济林等;沿海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2)水稻种植需要高温多雨的环境;水稻种植突破最北界限,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3)农业改造主要是改造当地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等。通常通过农业技术,如节水、大棚、修梯田、施石灰等对其进行改造,使其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4)西部土地沙漠化严重,防护林主要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
答案:(1)东南部、西北部低山丘陵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中部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沿海滩涂适宜发展水产业。
(2)自然原因:辽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在南部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生长期可达200天左右。
社会经济原因: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水稻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
(3)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利用温室、水源灌溉、修筑梯田、土壤改良等方法,对气温、水分、水源、地形、土壤等条件进行改造。(一个例子即可)
(4)减小风速、保护农田。
13.读中国、美国两区域示意图,完成(1)~(4)题。
(1)⑤是________平原,与该地种植同类粮食作物的美国农业地域是________(①、②、③、④)。
(2)上述两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但经营方式各具特点,一般④处是以________经营,⑤处则以________经营。
(3)我国已加入WTO,与美国相同类型的农业地域相比,⑤区的粮食生产最大优势是________和________。
(4)东北商品粮基地与我国其他商品粮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地相比,具有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点、优势、经营作物与方式等内容。图中⑤为三江平原,这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这与美国中部平原北部的小麦带相同,但经营方式有差异,我国为国营,美国多为家庭经营。我国与美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相比最突出的优势表现在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低廉上。而我国东北平原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相比的突出优点是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
答案:(1)三江 ④ (2)家庭 国家 (3)劳动力价格低 土地价格低 (4)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案例探究·黑龙江垦区的发展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现有耕地面积3
800多万亩。2013年,垦区粮食种植面积4
300万亩,粮食总产量424亿斤,为国家提供商品粮400亿斤,商品率达到94.3%。垦区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率、科技贡献率、农业标准化率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黑龙江垦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龙江垦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至2013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十连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
193.5万吨(12
038.7亿斤),比2012年增长2.1%。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途径?
1~3.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主要的经济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是大豆和甜菜。第2题,黑龙江垦区成为商品粮基地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品种改良等手段增加粮食产量,但控制人口增长才是长远之计。
答案:1.大豆 甜菜
2.平原面积广大,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区域专业化水平较高。
3.控制人口数量,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推广机械化生产,提高作物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