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10:0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教案
[课时安排]
本小节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事例能够说出三大产业的主要特点。2、以北京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变化为例,说明产业转移现象的存在。简要说明影响北京地区产业转移的因素。3、依据日本和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资料,学生试分析说出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入区和移出区地理环境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4、尝试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产业转移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教学重点]
产业转移对移出区和移入区地理环境所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
[教学难点]
产业转移对移出区和移入区地理环境所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先学后教,自学检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备注
【导学案】一、概述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①________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形式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1)三个重要因素影响因素原因影响劳动力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③________很小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差异较大具有④__________________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⑤________________很高,内部交易成本很高迫使发展中国家改善⑥________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市场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国内市场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就会开辟⑦________一国产品销往另一国往往受到多方面的⑧______企业到⑨____________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随⑩______的变化而变化(2)其他影响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______________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而顺利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 __________的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1)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处于成熟或 ____________的产业。(2)发达国家:主要发展处于开发和 ______________的产业。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1)表现(2)警示: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 __________,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 ____________。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1)产业转移国或地区: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会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引起 __________的增加。(2)产业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____________。①原生产地 ②国内 ③流动性 ④充足、高素质 ⑤社会消费水平 ⑥投资环境⑦国际市场 ⑧限制 ⑨市场广阔 ⑩市场  国家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化  衰退期  增长期  地理景观  环境污染  负面影响  综合治理
失业人口 就业压力
我的疑惑1. 
。2.
 。【自学检测】下图表示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或地区)的变化。读图完成1~3题。解析 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先是从日本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再转移到中国大陆,这类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它需要布局在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地区。读下图,回答4~5题。4.近年来,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到我国兴办汽车厂,其主要原因是(  )A.技术水平高
B.原料丰富
C.地租廉价
D.市场广阔答案 D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销售量在逐年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乘用车普及率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很低,说明我国的汽车销售市场还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从而吸引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办厂。5.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跨国公司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B.转移生产过程中的污染C.降低生产成本
D.中国土地资源丰富,利于建厂答案 C解析 汽车组装一般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跨国公司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中国,主要是因为中国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课堂巩固】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1~3题。1.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A.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答案 C解析 汽车工业出现于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与其他工业关系密切,易形成工业集聚,该工业的投入较大,属资金密集型工业;欧洲由于工业化较早,发展汽车工业的基础也较好。2.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了汽车工业发展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答案 B解析 汽车工业与其他工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美国的钢铁、石化工业发展迅速,它们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产业优势主要得益于(  )A.原料、燃料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技投入答案 D解析 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是其重视科技投入的结果。4.2004年,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    和    
为核心的城市。(2)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20世纪60~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         型产业为主。(3)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4)从资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答案 (1)济南 青岛 (2)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劳动密集 (3)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4)①地理位置靠近日韩;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市场广阔;④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⑤内部交易成本低等。解析 济南是山东省会,青岛是全国著名的港口城市,山东形成了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发展快,有利于吸引国外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获得较高的利润。日本20世纪60~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向韩国和中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造成日本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市场缩小等不利影响。分析山东省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可从地理位置、交通、市场、劳动力等方面考虑。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