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课件(共16张PPT) (1)

文档属性

名称 问题探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课件(共16张PPT)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30 15:0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
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槃(pán)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
资料 【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位于赤道以北136.8千米,103°38′E至104°6′E,1°09′N至1°29′N,由一个本岛和60个小岛组成。面积为647.5平方千米,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自然资源】
  新加坡国土面积小、物产资源匮乏。新加坡农业受地形、河流等因素制约,农业耕地面积小,粮食依赖进口,连淡水也主要靠从国外引入。虽然四面环海,但渔业资源并不丰富,年产仅1万余吨。
  新加坡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且多属热带低地常绿植物。植物品种多达2000种以上,其中椰子、油棕、橡胶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
  普遍种植有著名的热带观赏花卉胡姬花(即兰花),胡姬花每年被大量销往欧、美、日、澳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是该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之一。
【气候条件】
  新加坡纬度很低,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由于四面环海,终年海风送爽,气温变化不大,常年平均气温在25℃-27℃,日平均气温26.8℃;降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没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
 【人口与民族】
  新加坡人口448万。其中,本国公民和永久居民343.73万人,其他为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居民。新加坡地窄人稠,人口密度高。
1.从哪些方面说明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新加坡哪些地理条件对工业发展不利?答:市场狭小、资源匮乏、劳动力缺乏、土地狭小答:马六甲海峡是连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是欧洲、非洲、西亚、南亚与东亚、大洋州之间海上贸易的必经之道。新加坡则是马六甲海峡最重要的港口。新加坡工业发展
新加坡国土小,人口少,资源缺乏,国内市场有限。但是其地处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南口,地理位置优越。因此,从英属殖民地时代起,新加坡就成为一个国际都市,起着中转贸易和邻近地区商业中心的作用,并从此不断繁荣发展。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在李光耀总理执政期间,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加坡从实际出发,实行全方位开放,努力把本国经济融合在世界经济之中,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外国资源、市场、技术和资金以发展本国经济。工业概况
自从1965年从马来联邦脱离后,工业化推动了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主要有制造业,包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但面临着其他亚洲国家的竞争。政府正致力于提高生产率,以在低成本、高技术领域保持竞争优势。1. 什么地理条件影响了新加坡主要工业部门的选择?


2.除新加坡本身的地理条件外,促进新加坡主对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重要的港口(海上交通要道及世界石油贸易的发展)东南亚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炼油、石油化工、钻井平台制造修造船农业概况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农业拥有可耕地面积5900公顷,占国土面积的9.5%。粮食全部靠进口,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服务业概况
新加坡服务业发达,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还将进一步增长。金融业是最大的服务业部门,在过去几年里增长很快。旅游业发达,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1995年来新的旅游者近714万人。主要来自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美丽的新加坡新加坡服务业的发展与地理条件有什么关系?
新加坡农业发展的不利的地理条件有哪些?新加坡怎样解决农业问题?
哪些地理条件促使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资?新加坡本以港口商业服务为主,后依靠航海和航空枢纽的地位以及热带海岛风光发展了交通与电讯、旅游业;吸引外资、对外贸易和 旅游业的扩展又进一步推动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新加坡作为城市岛国,可用于农业发展的土地有限,所以农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新加坡经济发展空间狭小,迅速发展的经济和积累的资本需要找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