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
——产业蝶变,东莞焕新
大单元知识体系
国家安全
人地关系
学习目标
01
02
03
通过东莞市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特点,学会描述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其变化特点(区域认知、培养地理实践力);
通过东莞市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升级变化,说明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和产业结构升级变化的路径选择(综合思维);
通过东莞市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解分析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地理实践力)
课程标准
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1、概念
以社会阶段划分
第一产业
(广义农业)
第二产业
(广义工业)
第三产业
(广义服务业)
以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划分
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地区产业结构
一、用数据讲故事
材料1:1978年和2023年东莞三大产业占比情况
探究问题1:描述东莞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1978年,呈现“一二三”结构特点,以第一、二产业为主,三产业偏低
之后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迅速提升;
2023年,呈现“二三一”结构特点
2、影响因素
资源禀赋
卡塔尔: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石油、天然气为其经济支柱产业,石油和天然气及相关石化产业占卡塔尔GDP的50%以上
日本:2021年日本的产业占比为第一产业不到1%,第二产业占比13%,第三产业占比84%
技术条件
深圳:2024年一季度市生产总值83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值5亿元,第二产业值2812亿元,第三产业值5497亿元
分工深化
矿产资源丰富,以第二产业为主
技术发达,以第三产业为主
社会分工形成了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地区产业结构
观看视频思考:
1.改革开放初期,以东莞太平手袋厂为代表的企业,为什么选择“三来一补”这样的贸易形式?
2.这种贸易形式使得当时的产业结构有何特点?
二、东莞制造:代工起点链动全球
探究问题2.1:简述改革开放初期,东莞企业选择“三来一补”贸易方式的原因。
材料2:东莞地处珠三角核心区,毗邻港澳、辐射东南亚,坐拥黄金区位优势。1978年,全国首家“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备补偿贸易)企业——太平手袋厂在虎门成立,开启外向型加工贸易先河。所谓“三来一补”,简单来说就是外商提供设备、原材料,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由中国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劳力,企业可以享受优惠政策,比如进口设备、原材料免税,其结算税收方式也跟民营企业不同,不按营业额结算税收,而是按照工缴费结算。随后东莞迅速集聚电子、纺织、家具产业,形成 “一台电脑(电子)+ 一件毛衣(纺织)+ 一套家具” 的轻工制造体系。
①临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
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租金低
③改革开放政策和当地政府的支持
④工业基础薄弱
⑤“三来一补”的贸易形式,有利于东莞积累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促进区域发展
二、东莞制造:代工起点链动全球
探究问题2.2:这种“三来一补”贸易方式使得当时的产业结构有何特点。
1.位置临近香港
2.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租金低
3.改革开放政策和当地政府的支持
4.缺少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经验等5.工业基础薄弱
一穷二白
劳动力 土地
劳动密集型产业
(服装、玩具、鞋业等加工制造)
世界工厂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
全球平均每5个人就有1人身着东莞产的毛衣;
全球每10副眼镜就有一副是在东莞生产;
全球的芭比娃娃近1/3是在东莞生产;
全球48%的耐克鞋产自东莞;
全球平均每6台智能手机就有一台来自东莞全球70%的鼠标、键盘、电容器产自东莞。
数据来源于东莞统计局统计年鉴
二、东莞制造:代工起点链动全球
三、东莞警报:世界工厂地基松动
探究问题3:指出21世纪初,东莞市制造业逐渐陷入产业危机的主要原因。
材料3:东莞工业化起步早,以外向型加工贸易为主,早期发展形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格局。数量众多、布局零散的村镇工业园,直接导致了“工业不连片、产业不成带、土地碎片化”的问题。东莞“一镇一业”的专业镇特色也面临严峻挑战。2010年左右,以毛织闻名的某镇,工厂开机率一度跌至六成左右;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则面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和利润下滑。制造业结构中,与房地产开发关联紧密的产业(如家具、建材、五金等)占比较高。2014年以来房地产深度调整,对这部分制造业造成较大冲击。外来务工人员占比超七成,收入水平较低,本地消费市场增长缓慢。同时,企业面临用地成本高企、国际订单向东南亚转移的双重压力。公共服务领域存在明显短板,医疗、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人才外流趋势显现。
①城市规划滞后:土地碎片化严重
②市场需求下降,产能过剩,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
③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市场适应性不强
④人口结构问题
⑤丧失了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优势
⑥教育医疗资源不足,人才外流
①技术层次不高,利润率低
②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
③产品附加值低,易受市场冲击
④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
⑤环境污染严重
不可持续性
出路
技术
改造
整体
提升
适应市场环境
由于原材料价格和工资水平不断上升,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经济效益日渐下降。
传统产业存在问题
材料4:2019年以来,东莞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攻坚,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工厂建设、“设计+”赋能等措施,构建 “产品+技术+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新型制造模式,推动电子信息、毛织、家具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例如,家具龙头厂商从代工转向 “全屋智能场景解决方案” 服务商,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向高端化、国际化跃升。
材料5:2022年7月,东莞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提出,全面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高标准建设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培育新能源电池、智能机器人、高端芯片等产业集群,2026年初步建成国家级低空经济示范区。同步打造 “十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聚焦工业设计、跨境电商、数字供应链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制造+服务”融合生态。长安电子供应链枢纽已聚集200余家技术服务商,为制造业提供全流程创新支持。
探究问题5:依据东莞产业结构升级总结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四、东莞智造:智造引擎涅槃转型
路径选择: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各有不同,通常可归纳为产业延伸、产业更新和综合发展。
在转型初期能够充分运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加强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联系,工作难度较小。
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下游企业和配套服务业不断增长,推动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
例如钢铁工业:上游:铁矿石、煤炭、电力——初加工:生铁、粗钢、钢材——深加工:螺纹钢、特种钢——下游:机械、汽车生产、基建
(1)产业延伸
产业延伸的优点
——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
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在转型初期,采取产业延伸模式,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区域功能逐渐完善,新兴产业相继崛起,遂向综合性方向演化。
(3)综合发展
——有的产业转型并非单一模式,而是多种模式的综合
技术积累,突破关键技术限制,实现产业转型的整体升级
通过国内外企业收购,获取技术或品牌,实现跨越式升级
(4)技术突破
(5)企业收购
(2)产业更新
——利用原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基础的全新产业群,把原先的产业资源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把传统加工提升为智能制造。
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材料4:2019年以来,东莞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攻坚,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工厂建设、“设计+”赋能等措施,构建 “产品+技术+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新型制造模式,推动电子信息、毛织、家具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例如,家具龙头厂商从代工转向 “全屋智能场景解决方案” 服务商,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向高端化、国际化跃升。
材料5:2022年7月,东莞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提出,全面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高标准建设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点培育新能源电池、智能机器人、高端芯片等产业集群,2026年初步建成国家级低空经济示范区。同步打造 “十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聚焦工业设计、跨境电商、数字供应链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制造+服务”融合生态。长安电子供应链枢纽已聚集200余家技术服务商,为制造业提供全流程创新支持。
探究问题5:依据东莞产业结构升级总结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选择。
四、东莞智造:智造引擎涅槃转型
产业延伸
产业更新
综合发展
东莞虎门
服装集聚
虎门电商
升级方向
东莞长安
五金之都
电子信息产业
东莞厚街
厚街家具
生物医疗
四、东莞智造:智造引擎涅槃转型
材料6 :东莞依托区位优势(图1),制造产业起步早、发展快,但2008年后多个行业的制造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东莞政府于2014年开始推进制造产业“机器换人”,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与搭建服务平台,助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纵向各环节(核心零部件制造、机器人本体制造和生产系统集成)企业在东莞快速发展。生产系统集成环节技术含量高,企业主要由当地相关企业衍生。
四、东莞智造:智造引擎涅槃转型
探究问题6:简述使用工业机器人对东莞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影响。
①减少制造企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②实现标准化生产,从而提升产品质量与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③扩大该地的机器人消费市场,从而带动本地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转型的意义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增加收入等
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改善生活、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产业转型意义
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
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
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
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地理实践力
制作一份报告,分析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从东莞政府、企业、个人的角度谈谈该如何应对变化。
巩固练习
(全国乙卷·地理)2000年以后,世界打火机生产中心转移到湖南省邵东市。邵东市由原来几家生产作坊快速形成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并相继成立打火机行业协会和打火机出口监管委员会。2009 年,多家企业组建了一家集研发、组装、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目前,邵东市每年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占世界同类打火机总产量的70%。据此完成1~3 题。
1.邵东打火机全产业链布局快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打火机产业生产链短 ②打火机产业附加值低
③当地有打火机创新技术 ④当地有打火机产业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邵东打火机产业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各企业发展规模 B.协调与外地生产联系
C.监督产品质量与价格 D.引领产品研发和营销
3.除技术创新外,支撑邵东打火机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①快捷的对外交通 ②稳定的市场需求
③有效的企业组织 ④较高的产品价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课后练习
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
A. 前往海外寻亲访友 B. 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
C. 人口已超合理容量 D. 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
5. 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 )
A. 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 B. 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
C. 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 D. 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
工业化快速推进,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
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产业也在进行不断地转型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型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