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以广东韶关为例
学习目标
01
02
03
通过韶关案例,加深对资源型城市与资源枯竭型城市概念、特征的理解,深化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道路的思考、探知。
通过相关图文材料,能够综合分析区域资源开发条件、区域发展存在问题及多方位应对措施。
通过对韶关城市发展资料的分析、对相关问题的探讨,能够指出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措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韶关市转型发展之路的学习,树立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观念
课程标准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04
(4)资源情况:韶关是中国 ,有“中国锌都”
称号,已探明储量较为丰富的矿产有有铀、铅、锌、
铜、钨、钼、稀土等,多种矿产资源禀赋居全省前
列,是一座实打实的“宝藏”城市。
韶关初印象
有色金属之乡
(1)地理位置:韶关位于广东省 部 ,北通中上游地区,
内连 地区,外接 ,自古便是
南方交通要冲,素有广东的北大门之称。
北
珠三角
湘赣
(2)地形地质:地处南岭山脉南部,属湘粤褶皱带(非地震带);
地形以 为主,河谷盆地分布其中,
高, 低。
(3)气候水文:
气候为主,雨量充沛。
河流数量 ,水量 、落差 ,水能 。
亚热带季风
多
大
大
丰富
南
北、东、西
山地丘陵
结合地图册P227,完成预习填空。
韶关古称韶州,其矿产资源丰富,冶铜业生产规模和技术
在宋朝时均在全国首屈一指。清末至民国初期,民族工
业得以振兴发展,韶关地区的工矿企业迎来勃兴。
195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韶关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发提供了70%的铀原料;1958年后,国家将韶关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积极筹划建立钢铁、机械、煤炭等八大大型工业,新建了以大宝山矿、韶关钢铁厂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业企业。
1966年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韶关开始了大规模的“小三线”工业建设,大批军工企业开始陆续在粤北建立。至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4.9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66.2%。期间韶关研制并生产出了广东省第一台电风扇、第一台电冰箱、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计算机,成为广东省的“工业重镇”。
一、忆往昔——峥嵘岁月
韶关飞机制造厂
韶关钢铁厂
资源+工业基础+地理位置+时代背景+政策支持
工业重镇
Q1:结合材料,指出韶关成为“工业重镇”的优势区位因素。
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
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资源型城市
从“工业重镇”到“令人遗憾”的城市,
韶关经历了什么?
一、忆往昔——峥嵘岁月
材料一:韶关因矿而兴,1966年8月,韶钢炼出第一炉钢水,这炉火红耀眼的钢水标志着韶关钢铁厂正式诞生。此后,钢铁产业成了韶关发展绕不开的话题。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发展重心转移到珠三角,工矿企业大量外迁,大量工人失业,厂房和土地闲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受市场环境等影响“韶钢”连续亏损,面临退市风险。且为了减少生产成本,韶钢在环保方面做得不尽人意。附近村民表示:“韶钢的3号高炉1992年左右建成并投产,采用布袋除尘设施,但布袋除尘根本不好用,大量的黑烟持续不断地从烟筒中排出,让村民房顶院落农田到处都是瓦斯灰,掰开种的菜心里面也是黑糊糊的。”这期间,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步枯竭,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城市之一。
二、怅寥廓——举步维艰
Q2:结合资料,归纳改革开放后韶关面临的困境。(产业结构、社会、资源环境等角度)
社会:失业人员增加,社会矛盾突出
环境: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恶化
产业:产业结构单一,
难以及时开发可替代的产业
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资
源
型
城
市
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资源枯竭型城市
产业:产业结构单一,
难以及时开发可替代的产业
社会:失业人员增加,社会矛盾突出
环境: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恶化
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资源型城市
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资源型城市就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
我国共有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
其中一半以上为煤炭城市,其余为石油城市、森工城市、有色金属城市等
我国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数量及类型呈现什么特点?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数量众多
枯竭资源类型多样
煤城—辽宁阜新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分布
类型 煤城 钢城 有色冶金 石油城 瓷都 森工城市
代表城市 焦作 阜新 鞍山 马鞍山 铜陵 个旧 大庆 玉门 景德镇 伊春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路在何方?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
产业:产业结构单一,
难以及时开发可替代的产业
社会:失业人员增加,社会矛盾突出
环境: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恶化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路在何方?
根本
关键
问题
措施
开发新“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环境治理、生态修复
引进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
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
三、再起航——欣欣向荣
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韶钢”深入开展“三治四化”(废水零排放、废气超低排、固废不出厂,洁化、绿化、美化、文化),积极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
2021年韶钢被国家工信部评为绿色工厂,“多彩韶钢——工业文化园景区”被正式授予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材料三:在过去,韶钢产品单一、积压严重,经营陷入举步维艰之困境。自2016年,韶关市政府高度重视取缔落后钢铁产能生产设备工作。韶钢将曾经风光无限的1、3号高炉全面关停,淘汰低效产能。
与此同时,韶钢积极与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建立了一系列技术研发中心和实验室。通过探索新的冶炼工艺和材料应用,不仅在传统钢铁产品的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还开发了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特种钢材,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加快钢铁、有色金属、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对接广汽、比亚迪等汽车企业,着力构建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等战略性产业集群。韶钢由此实现过剩产能的减量置换与钢铁工业的优化升级,实现“蝶变。
此外,韶钢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引进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大幅减少了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三、再起航——欣欣向荣:(一)韶钢转型现“蝶变”
韶钢厂区
1989年韶钢
韶钢智慧中心
Q3:根据材料,简要归纳韶钢是如何实现“蝶变”的。
①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
②以科技促发展,实现钢铁产业升级
④助力产业集群,推动工业多元发展
⑤清洁生产,注重生态效益
③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近年来,韶关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现代轻工支柱产业和大数据、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挺起产业发展的“脊梁”。
韶关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
韶关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
三、再起航——欣欣向荣
三、再起航——欣欣向荣:(二)“东数西算”大发展
在大数据和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当前已签订大型数据中心项目12个,投资达2000亿元。
2022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并于韶关高新区设立数据中心集群,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韶关高新区华韶数据谷
三、再起航——欣欣向荣:(二)“东数西算”绘蓝图
观看视频,思考韶关建设“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的优势区位条件及地理意义
材料五:近年我国来对算力的需求持续攀升。为更有效地配置算力资源,国家启动“东数西算”工程。
材料六:算力基础设施对能耗和气候等要素要求十分高,韶关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将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依托便捷交通构建辐射华南的实时性算力中心,着力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材料七:“十四五”期间韶关规划新增开发风光新能源11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力求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用上“全绿电”,韶关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同时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图a.为“东数西算”布局示意图
图b.广东省台风灾害风险评价分区图
图C.韶关均温示意图
三、再起航——欣欣向荣:(二)“东数西算”绘蓝图
自然优势:①韶关地处南岭山脉南部,在地质构造上为非地震带,地质构造稳定;
②韶关年平均气温较低,气候凉爽,为算力设备提供良好的散热条件;
③受台风影响较小,属于灾害低发区,有利于数据中心安全运行;
资源优势:④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且土地租金较低;
⑤风能、太阳能丰富,能够保证算力产业的电力供给;
市场优势:⑥珠三角算力市场需求大,韶关距离消费市场近;
基础设施:⑦交通建设较为完善,便于对外交流往来。
Q5:结合图文材料,分析韶关建设“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的优势区位条件。
材料五:近年我国来对算力的需求持续攀升。为更有效地配置算力资源,国家启动“东数西算”工程。
材料六:算力基础设施对能耗和气候等要素要求十分高,韶关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将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托便捷交通构建辐射华南的实时性算力中心,着力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材料七:“十四五”期间韶关规划新增开发风光新能源11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力求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用上“全绿电”,韶关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同时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图a.为“东数西算”布局示意图
图b.广东省台风灾害风险评价分区图
图C.韶关均温示意图
Q6:结合图文材料,分析韶关建设“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的地理意义。(经济、社会、生态)
三、再起航——欣欣向荣:(三)“东数西算”绘蓝图
经济意义:①引进新兴产业,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于韶关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社会意义:②带动数据产业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③带动“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促进区域产业分工;
④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为国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生态意义:⑤“绿电“的使用有利于改善当地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省、市领导对韶关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当地积极推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2016年韶关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三、再起航——欣欣向荣:(三)全域旅游创新收
韶关市旅游资源富集,韶关市整合旅游资源,规划打造了“丹霞、南华、南岭、珠玑”四个国家级旅游品牌,是广东省顶级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城市
旅游资源丰富
+
政策支持
+
配套完善
...
区域旅游产业发展
2024年春节假期期间共接待游客261.76万人次,旅游收入23.87亿元。
思考:韶关在发展旅游产业优势
大年初一在珠玑古巷举办九十九节龙巡游活动
丹霞山金秋嘉年华活动
三、再起航——欣欣向荣:(三)全域旅游创新收
2023年,韶关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新建城镇污水管网 382 公里,整治入河排污口 148 个,完成 17 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项目成为全国首批优秀典型案例。
三、再起航——欣欣向荣:(四)环境整治利民生
韶关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
修复前
修复后
三、再起航——欣欣向荣
GDP快速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
综合实力增强
描述韶关市经济发展特点
B衰退期:自然资源渐趋枯竭,或市场明显转移,产业规模缩减,城市可能陷入萧条。
A新生期:但如果创新路径合适,城市可实现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
兴起期: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相关产业和人员集聚,城市快速成长。
繁荣期:城市主导产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规模和城市规模渐趋稳定。
【活动】:请根据本节课所了解到的韶关发展史,绘制“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
过渡期
资源枯竭型城市
产业:产业结构单一
难以及时开发
可替代的产业
社会:失业人员增加
社会矛盾突出
环境:资源趋于枯竭
生态环境恶化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路在何方?
问题
措施
开发新“资源”
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环境治理、生态修复
引进新兴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
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
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
韶关模式
韶钢转型现”蝶变“
”东数西算“绘蓝图
全域旅游创新收
环境整治利民生
因地制宜
根本
关键
课后巩固
宁夏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号称“塞上煤城”,硅石(主要作为太阳能光伏板原料)、草场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缩影。据此完成1~2题。
1.石嘴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水资源枯竭 B.煤炭资源枯竭
C.耕地资源枯竭 D.草场资源枯竭
2.最适宜石嘴山市转型发展的产业是( )
A.以风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 B.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C.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产业 D.生态农业和光伏设备制造业
课后巩固
2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新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已达72个。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位于皖浙交界的长广煤矿,曾是浙江省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2013年,由于煤炭资源的枯竭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代“煤城”谢幕。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据图回答3~4题。
3.长广煤炭经济转型前,不属于发展阻力的是( )
A.科学技术 B.环境变化
C.人口规模 D.资源枯竭
4.新生期面临着经济转型,下列举措不属于新生动力的是( )
A.培育新兴产业 B.扩大煤炭市场
C.发展工业旅游 D.拓展交通网络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