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
第一节 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旅游资源及其特征
1、2、5
6
旅游资源的类型
3、4、8
7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界、人类社会中的事物和因素,属于旅游资源的有
( )。
①海市蜃楼现象
②傣族的泼水节
③吉林雾凇
④牧民在草原上放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此题考查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①海市蜃楼是一种光折射现象,其发生的条件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季节与气候条件有关,可以吸引旅游者,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属于旅游资源。②傣族的泼水节是一种民俗活动,同样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并实施旅游行为,成为旅游资源。③吉林市的雾凇是一种罕见的气候气象景观,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观赏价值,属于旅游资源。④牧民在草原上放牧是牧民维持生活的一种方式,属于正常的生产活动,不是旅游资源。
答案 A
2.下列各组事物,全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是
( )。
A.天涯海角、长江三峡、乐山大佛
B.北京故宫、“锦绣中华”、苏州园林
C.鼓浪屿、日月潭、路南石林
D.韶山、敦煌石窟、万里长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旅游资源主要类型的掌握。A项中的乐山大佛,B项中的北京故宫、“锦绣中华”、苏州园林,D项中的敦煌石窟、万里长城不是自然景观旅游资源,而是人类创造的,属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答案 C
我国文人骚客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过程中留下许多优美的诗词、绝句,恰如其分地吟出了旅游资源的特性和意境;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也都非常重视旅游资源的宣传。据此回答3~5题。
3.“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说明
( )。
①四时都有丰富的美景可观
②旅游最好游山
③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
④自然景观具有季节特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读懂诗句是解题关键,此诗意谓四季山景不同,山景随季节而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答案 C
4.“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的对联,主要体现出旅游资源
( )。
A.不可移动性
B.可创造性
C.由许多景象组合而成
D.具有季节性
解析 理解对联的意义是解答好该题的前提。对联主要描写的是山水组合及山水与天气组合所产生的不同的美,因此它主要体现出旅游资源是由许多景象组合而成的。
答案 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感受黄山,天下无山”说明黄山是自然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旅游资源
B.“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说明泰山是纯粹的人文旅游资源
C.“不到长城非好汉”说明长城是寄托人们信仰的宗教性质的人文旅游资源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明旅游资源能反映一地的历史文化
解析 黄山有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景观,同时又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典型的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同样泰山也是如此;而长城是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古代遗址、遗迹,不是宗教建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体现出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美学属性。
答案 A
二、综合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疆,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省会昆明被称为“春城”,旅游景点有千姿百态的路南石林、烟波浩淼的滇池、风光绮丽的西双版纳等,还有闻名遐迩的世博园。
材料二 见下图
(1)路南石林属于典型的________地貌;滇池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__景观。
(2)西双版纳属于________带(热量带),除材料中提及的旅游资源外,云南还有什么特色旅游资源吸引游人?
(3)材料二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族的________节,它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分类掌握情况。第(1)题,自然景观中地貌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而喀斯特地貌在旅游景点中很多,滇池属于水域风光。第(2)题,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气候湿热,属热带,旅游资源丰富,如民俗风情、动植物资源、高脚竹楼等。第(3)题,据图可判断其是傣族每年一度的泼水节。
答案 (1)喀斯特 水域风光 (2)热 少数民族风情、众多的动植物资源等 (3)傣 泼水 人文(风土民情)
7.糜鹿生态旅游区位于盐城国家海洋湿地保护区。下图为糜鹿生态旅游区江苏省内游客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
(1)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湿地属于________,其旅游价值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糜鹿生态旅游区省内游客数量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
解析 第(1)题,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湿地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主要有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
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游客数量的变化特点,一是总量增加,二是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影响的因素有距离客源地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观念等。第(3)题,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 科学价值 经济价值 美学价值 (2)总量增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地距离、生态观念 (3)生态环境保护
8.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的C图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它属于________;从旅游资源的特征上,它区别于其他三幅图的特征是________。
(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A图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__景观类;B图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__景观类;C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__景观类;D图属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
(3)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特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区别回答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案 (1)人文旅游资源 可创造性
(2)地质地貌 生物 遗址遗迹 水域风光 (3)观赏性与吸引性 不可移动性 重复使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