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明确旅游资源的价值;学会评价旅游地的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与其他条件。
2.过程与方法:运用实例,比较不同景区的资源价值;针对某一著名景区,正确评价资源开发条件的优劣,提出合理化建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兴趣;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教学方法:合作
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发生的对象,它为什么能吸引游客?为什么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来证实这些问题。21教育网
一.资源价值
【学生活动】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框内容,思考并归纳总结:
a.影响资源价值的是哪三个方面?
归纳:资源质量(审美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集群状况(能否与其它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
地域组合状况(与相邻景点在景观特征上的差异)
b.资源质量通过哪些价值来体现?
点拨: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21cnjy.com
(一)资源质量
1.美学价值
思考:自然景观的美包括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教师点拨:(略)
2.科学价值
举例说明(略)
3.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4.经济价值
(二)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思考:在资源价值相同的情况下,孤立的景点与景观群中的景点比较,哪一种旅游价值大?
点拨:单个孤立的旅游景观,即使有特色,但开发价值并不一定高。只有在一定地域内,多种类型旅游景观协调布局和组合,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结构模式,才能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获得较高开发效益,故旅游资源的结构和规模应是其评价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三)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归纳】:
开发一个旅游景区,第一,要看这个旅游资源是否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资源的质量,即是否具备比较高的审美价值或者历史文化价值,也即是否具有突出的非凡性。其次要考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有些旅游资源虽有一定的质量,如果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只是个孤独的景点,而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资源游览价值也不大。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旅游资源所处的交通位置优越,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反,如果旅游资源的交通位置闭塞,进出不畅,既增加旅游者的心理顾虑,又使来往路程耗时过多,前往旅游的人就少。
【导读】读图2.11,思考:天柱山游客数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导读】读图2.12,思考: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从飞机通航后,游客量大增。说明了什么?
三、客源市场
1.客源地:
⑴概念:游客的来源地;
⑵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⑶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2.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导读】读图2.13,该图说明了说明问题?
四、基础设施
【导读】读图2.14,庐山山顶上游客众多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说明问题?
点拨:结合图文了解到庐山每年夏季有大量游客来山上避暑,原因与庐山的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有很大关系。21·cn·jy·com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探讨了如何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内容不多,实用性强,希望大家能动用学到的理论来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做到学以致用。www.21-cn-jy.com
【课堂练习】分析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25页活动题。
【板书设计】§2.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一、资源价值
(一)旅游资源的质量
(二)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三)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
三、客源市场
四、基础设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