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5)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13:1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一、选择题
关于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这两处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旅游价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美学价值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 ④经济价值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具有建筑美学价值、科学价值、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可观的经济价值。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原因是(  )
A.具有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价值
B.是自然博物馆和优良的健身场所
C.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D.在地学上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解析:选A。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之所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主要在于其历史文化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假日经济”充分说明旅游资源具有(  )
A.美学价值
B.科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经济价值
解析:选D。“假日经济”说明旅游资源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011年1月8日,安徽天柱山(如下图所示)获得国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2012年世界地质公园备选名录。天柱山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遗产。但多年来却没有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恰如余秋雨散文中所说“寂寞天柱山”。据此回答4~5题。
安徽天柱山成为“寂寞天柱山”,游人稀少的原因是(  )
A.风景一般,游览价值不大
B.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近
C.宣传力度不够
D.交通不便,地区接待能力不够
近年来,安徽潜山县天柱山游客大量增加,其中2010年共接待游客184.1万人次,创旅游收入7.2亿元。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创造了较多的人文旅游资源,增强了吸引力
B.天柱山所在的周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提高
C.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服务质量
D.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使天柱山景区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解析:本题组考查对具体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旅游资源的本身;二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天柱山位于安徽潜山县境内,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山上“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特征,说明该旅游资源本身具备美学价值。天柱山之所以游人稀少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使地区接待能力有限。近年来由于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修建,游客在增加。
答案:4.D 
5.D
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作用,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读图,回答6~7题。
三亚市旅游客流空间分布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100
km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
A.台湾
B.福建
C.广东
D.广西
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引力场主要集中在1800
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
A.25%
B.43%
C.68%
D.80%
解析:第6题,客源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在距三亚700~1100千米范围内的地区中广东经济发达,且距离较近,客源优势最为明显。
第7题,从图中可得出客流累计百分比。
答案:6.C 
7.D
二、综合题
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下图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
解析:本题从知识上考查旅游开发条件评价。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旅游资源价值、客源市场、交通通达度、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根据图中所呈现的信息(旅游景点古城遗址、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分析,可得出该地开发的优势及主要的不利条件。
答案:优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性强)、科考价值高。主要不利条件:自然条件恶劣,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
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市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表
地区
河北
辽宁
山东
江苏
湖北
河南
黑龙江
四川
所占比例(%)
12.35
10.30
6.91
5.45
5.40
5.25
5.02
5.02
地区
吉林
山西
湖南
上海
内蒙古
陕西
广东
所占比例(%)
4.82
4.
80
3.84
3.52
3.40
3.02
3.0
(1)北京国内旅游的最大客源地是________省,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苏省的人口少于河南省,与北京的距离长于河南省,而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却多于河南,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图,我国城市居民出游距离为15千米的游客约占游览人数的________%,出游距离为500千米的游客约占游览人数的________%。由此可见,旅游者与出游距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优越,是我国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根据你所具备的知识,请你对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解析:本题综合北京市旅游发展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第(1)题,由表中可直接看出河北省在北京国内游客中所占比例最大,进而分析原因可能是河北省距离北京近。第(2)题,旅游资源开发条件除受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影响外,还与客源地的经济水平有关。第(3)题,直接读图可得数据,由此可知距离越长,旅游者数量越少。第(4)题,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从游览价值、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
答案:(1)河北 河北省离北京的距离近
(2)江苏省经济较发达,旅游消费需求高
(3)40(38~42之间) 25(23~27之间) 距离越长,旅游者出游的需求越低
(4)北京市旅游资源质量高,游览价值大;北京市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旅游消费市场大;北京市的对外交通联系便利;北京市的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
(案例探究题)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在约两百千米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又称“天下第一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下面为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材料3:海南积极拓展国际旅游市场。
目前,俄罗斯取代韩国、日本,成为海南岛最大的客源国,俄罗斯赴海南岛的游客数量远超过其赴新加坡的游客数量。
(1)描述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和地势地形特征。
(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做简要评价。
(3)分析海南岛吸引俄罗斯游客的原因。
(4)简要分析国务院将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的地理意义。
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特征要答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位置、交通位置。地形特征要答出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海拔、相对高度。第(2)题,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从资源价值(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旅游的环境承载量考虑。第(3)题,从旅游资源质量、自然环境差异、旅游消费价格等角度考虑。第(4)题,旅游发展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有促进作用。
答案:(1)地理位置特征: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我国南海中的岛屿;北隔(琼州)海峡与大陆相望;临近东南亚(或与越南、菲律宾等国隔海相望)。
地形地势特征: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山区(山地和丘陵)面积广,平原狭小。
(2)旅游资源丰富,尤其热带海滨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较好,游览价值高;处在海南岛最南端,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有高速公路、飞机场,交通便捷;靠近珠三角、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市场距离近;经济较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景区空间大,旅游容量大。
(3)海南具有独特的热带海滨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质量高;客源国与海南相比较因纬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长,两地自然环境差异大;是距客源国(亚洲部分)较近的热带地区;海南岛旅游消费价格相对较低。
(4)建设国际旅游岛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