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第三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新课学前预览
情景导入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
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
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
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丽壮观;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
于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漓江两岸的山峰挺拔,形态万千,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的是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
【思考】 上面材料中反映了旅游景观的哪些审美特征?
目标定位
课标要求
理解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学习目标
1.知道旅游景观的两大类审美形态,并理解两者概念的区别。
2.掌握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理解这些审美特征的含义。3.了解古典园林、古建筑等的美学特征。
4.了解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的作用。
一、自然美
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_________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_________。自然现象审美状态2.形式思考
1.旅游景观的自然美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二、人工美
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_________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_________。物质文明审美状态2.表现形式
大自然的美景宫殿寺院序列组合色彩装饰桥梁统一的整体传奇情趣审美内涵思考
2.旅游景观的人工美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图表解读
读教材P32图3.2 峨眉之秀,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景物中的亭台、楼阁等有何作用?
(2)“峨眉天下秀”,从图中看出,构成“秀”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3)在风景区往往流传着民间传说,有何意义?
提示:(1)一是实用,可供休息;二是具有审美意义。
(2)深谷、茂盛的植物、生有苔藓的岩石、潺潺的溪流等。
(3)增加了传奇情趣,丰富了审美内涵。探究一 自然美的形成及表现【特别提醒】 对于色彩美的理解,要从“丰富”和“富于变化”两个层面去展开理解。“丰富”是对应不同地区、不同地理事物而言的;“富于变化”则侧重于一地在不同时间段内(如一日或季节等)的色彩展示。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和朦胧美等,图中既有形象美又具有朦胧美的是________。(2)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的是________。
(3)在四幅景观图中,因“佛光”而著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请从地理角度解释峨眉山的“秀”。【解析】 该题通过四幅景观图反映了旅游景观的自然美,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明确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的表现。(2)明确自然景观形象美的雄、奇、险、秀、幽等特征,尤其是秀的审美形象。
【答案】 (1)② (2)③ (3)D
(4)峨眉山林木葱茏,色彩碧翠,山石很少裸露,山体线条柔美、流畅,山清水秀,是我国名山中典型的秀美景观。探究二 人工美的类型与形成(知识拓展)人工美的内涵
(1)人文景观“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可以展现人类的智慧、力量、情感从而产生美。
(2)人文景观可以使旅游者认识人们的生活方式、感受人们的精神追求、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可以让旅游者走进历史,怀古之情油然而生。(知识拓展)自然景观中人造景物的类型及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杭州西湖部分景观图。(1)图中的人文景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体现了________美;又与自然景观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彩的风景美。
(2)图中的“桥”忌直求曲,这体现了古建筑的________美。
(3)除“桥”外,西湖风景区建有不少“堤、榭、廊、阁、亭”等,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其功能.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请你举例说明西湖的“美”有哪些?(5)“粉墙黛瓦,竹影兰香,小阁临流,曲廊分院,咫尺之地,容我周旋”中可以反映西湖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旅游景观的人工美特征的相关知识。正确答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答:(1)人文景观有人工美,与自然景观构成绚丽多彩的风景美。(2)忌直求曲表现了古建筑的形式美。(3)既有造景功能,又有实际功能。(4)答出两种美即可。(5)基本要素是水、花木、建筑。
【答案】 (1)人工 (2)形式
(3)一方面与自然景观和谐生美,丰富景观内涵;另一方面,方便游人欣赏休憩。
(4)①不同季节的西湖,具有色彩美;②雨中的西湖或黄昏中的西湖,具有朦胧美;③西湖中的鱼具有动态美。(答出两种美即可)
(5)水、花木、建筑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