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
第一课时)
基础过关(自己动手,驾驭要领)
◆自主梳理
旅游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一
.首先要了解旅游景观所在地区的
1
.自然景观的分布组合受
和
所制约,不同的自然条件会形成
不同的季节对风景的变化影响很大。
2
.人文景观则体现了不同地区的
和
二
.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
.选择观赏的位置-------(哪里看)
⑴距离:
①
;峰峦
(观全景的)
②
;山中峡谷、幽洞、一线天之类的景观(观局部美)
③观赏瀑布,宜在适当的距离
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
⑵角度:观赏景观的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①正视和侧视
②平视、仰视、俯视
▲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以
全景之貌,如滇池与大观楼、岳阳楼与洞庭湖等。
▲观赏比较小的湖沼池塘,观赏地点应
▲观赏地貌的天然造型,如黄山的“飞来石”“猴子观海”等,只能在
才能感知其某种形象。
⑶动态观赏
:①概念
是指旅游者在游览中沿着一定的风景线或
、或
、或
观赏风景变幻。
②对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应
观赏两岸风景。
【探究在线】
.利用学过的旅游知识解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的内涵
2
.把握观赏时机
⑴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①北方的山水风景:
季节。
②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
季节(夏季雨水多,山中多
,
景色丰富并富有变化,兼收
之利)
(
作为华南地区因观赏季节长,所以四季皆宜)
⑵随天气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①凌晨的日出、黄昏的日落体现了朦胧美和色彩美
②海拔较高的名山:
(既观云海、又观日出日落)
⑶特定时间出现的自然景观的,要求旅游者要确切地把握
。如钱塘江大潮:
(时间)
;青海湖鸟岛应在
;大理蝴蝶会在
;
海市蜃楼、佛光、吉林雾凇:特定的气象条件。
【探究在线】
钱塘江大潮特别壮观的原因?
◆课前自测
1.以下有关自然景观最佳观赏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泰山雄伟挺拔,唯近观可得
B.瀑布景观宜在远处俯视,才能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感
C.观赏江河湖海,应在视野开阔的高处俯览远望
D.地貌的酷似造型,一般有多个最佳观赏角度
2.
以下景点,要求旅游者确切把握特定观赏时机的是(
)
A.苏州园林
B.钱塘江大潮
C.喀斯特地貌
D.山西五台山
3.
由于观赏位置不同而产生美感不同的景观是
A.赛龙舟
B.趵突泉
C.庐山瀑布 D.人民英雄纪念碑
【能力提升】
【课时达标】(夯实基础,决胜千里)
1
.西湖美景名扬天下,观赏西湖的最佳位置是(
)
A
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B
低临水面
C
适当的距离仰视
D
适当的距离远眺
2
.以下景点和观赏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
庐山--------远眺
B
一线天
------俯瞰
C
神女峰------置身其中
D
洞庭湖------登黄鹤楼
3.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反映了景观欣赏时( )
A
亦动态欣赏
B
把握好观赏时机
C
“人在画中游”的时机
D
抓住景观特点
4.
游览庐山的“三叠泉”瀑布,若要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应该
(
)
A
选择最佳观赏时间
B选择最佳观赏角度
C
选择最佳观赏距离
D
在最佳的季节观赏
5.
下列景观中,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是
(
)
A.桂林山水
B.敦煌莫高窟
C.北京故宫
D.黄山云海
6.分析庐山与黄山的旅游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l)庐山、黄山最宜观赏的季节是
季。其原因是
,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同时兼收
之效。
(2)黄山观日落,已成为旅游者必然的观赏内容。选择
的时候最佳。因为这时不仅观赏到云海,还能观赏到日出日落。
(3)要领悟庐山峰峦之雄伟峻秀,最佳观赏位置应是
(近视、仰视,远眺、俯瞰),而观赏黄山怪石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
才能获得。
◆学能提升
1
.有关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文景观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而无科学价值
B.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
C.埃及金字塔、巴黎凯旋门都属于人文景观
D.现代人创造的人文景观一般价值不大
2.以下有关旅游景观观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山水景观最宜秋季观赏
B.雨过天晴是观赏黄山云海和日出日落的最佳时机
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八月十八日左右
D.青海湖的候鸟宜在七月份观赏
3.以下有关体现自然美的最佳观赏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欣赏武陵源群峰,唯近观可得
B.瀑布景观宜在高处俯瞰,才能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感
C.观赏江河湖海,应在视野开阔的高处俯览远望
D.地貌的酷似造型,一般有多个最佳观赏角度
4.以下有关自然景观观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均随季节变换呈现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景观差异
B.晴朗的天气是游览各地风景名山的最佳时机
C.黄山观日出、泰山观日落是旅游者必然观赏的内容
D.我国北方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华南地区则四季皆宜
5.造成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方文化的差异
B.南北方气候的差异
C.南北方地质、地貌的差异
D.南北方工作时间的差异
6.以下有关旅游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黄河壶口瀑布是重要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B.黄土高原的塬、梁、峁、沟是典型的地貌景观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地学科学价值
C.广东的丹霞山景观是典型的自然景观
D.云冈石窟属于人文景观
7.北京香山游主要是观赏“香山红叶”,为此旅游者应 ( )
A.选择春光明媚的季节去观赏
B.选择夏季雨季时节去观赏
C.近观才能看出红叶满山、宛若彩霞的效果
D.远望和俯视方能体会“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佳境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最大的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周围岩溶广布,河宽水急,山峦叠嶂,气势雄伟,历来是连接云南、贵州两省的主要通道。现有滇黔公路通过。白水河流经当地时河床断落成九级瀑布,黄果树为其中最大一级。瀑布宽30公尺(夏季可达40公尺),落差66公尺,流量达每秒2,000多立方公尺。以水势浩大著称,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瀑布对面建有观瀑亭,游人可在亭中观赏汹涌澎湃的河水奔腾直洩犀牛潭。腾起水珠高90多公尺,在附近形成水帘,盛夏到此,暑气全消。瀑布後绝壁上凹成一洞,称“水帘洞”,洞深20多公尺,洞口常年为瀑布所遮,可在洞内窗口窥见天然水帘之胜境。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布之一。
(1)
黄果树瀑布所在的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气候特点是
⑵
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因河床跌落,形成多级大小瀑布。其中最大的一级落差74米,如万练倒悬,气势磅礴。欣赏“黄果树瀑布”要把握哪几个方面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⑶)
黄果树瀑布从成因上主要是
(哪种地质作用)的产物,从表现形式上看,它是
作用的结果。
⑷
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瀑布景观 请举两个例子:
9.回答下列关于黄山旅游的一些问题。
(1)你知道黄山景观最主要的特色是什么吗?
(2)春夏秋冬四季中到黄山旅游的最好季节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3)黄山“四绝”的自然风景中,主要取决于天气的景观是(
)
A.奇松
B.怪石
C.云海
D.温泉
参考答案
【课时达标】(夯实基础,决胜千里)
1
.
答案:
B
西湖是一个比较小的湖泊,观水景地点不宜太高,太远,否则感受不到西湖之秀美,受湖水水位的限制,要仰视西湖不太合乎逻辑,也没有这个必要。
2
.
答案:
A
远眺可得庐山、神女峰峰峦之雄伟俊秀,置身其中近视才知一线天的妙处,观赏洞庭湖,要登岳阳楼。
3
.
答案:C解析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人在江中游,人在画中,所以不是景观的动态欣赏,而把握好观赏时机的,多是反映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的自然美。
4
.
答案:B
观赏瀑布,宜在适当的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声、色、动之美。
5
.
答案:D
解析
:.敦煌莫高窟和北京故宫是体现人工美的,没有季节变化的限制,而桂林山水位于较低的纬度,所以观赏桂林山水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不明显。
6
.
答案:(1)夏
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
避暑
(2)雨过天晴
(3)远眺
观赏点
◆学能提升
1.答案:C
解析人文景观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也具有科学价值,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也有科学价值,因为自然中的人文景观,是相互协调的,是体现和谐的,所以具有科学价值。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也应包括现代的建筑。
2.
答案:B
解析:钱塘江大潮是日、月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和钱塘江入海口的特殊地形所致,一般出现在农历八月十八左右;青海湖的候鸟只在每年四月至六月期间在青海湖鸟岛产卵孵化,因而五月份是青海湖观鸟的最佳时机。
3.
解析:欣赏武陵源群峰,唯在视野开阔的制高点俯瞰才能得到最佳效果。瀑布景观宜在适当的位置仰视,才能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感。而地貌的酷似造型,只有在特定的地点才能观赏到。
答案:
C
4
.
解析:我国季风显著,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出差异,因此,不同的季节可以观赏到不同的景色,一般的说,北方地区的山水景观最宜在夏秋季节观赏,而华南地区四季皆宜。一些南方地区的千米以上的名山,宜在夏季观赏。但是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在雨过天晴的时机最好。
答案:
D
5
.
解析
:我国季风显著,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出差异,因此,不同的季节可以观赏到不同的景色,一般的说,北方地区的山水景观最宜在夏秋季节观赏,越往南,山水风景观赏的季节越长,到华南地区四季皆宜。所以是气候的差异造成的。
答案:
B
6
.答案:A
解析:黄河壶口瀑布是重要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7
.解析:北京的香山地区,秋季树木落叶前呈现出以红、橙、黄为主色调的色彩美。远望和俯视方能体会“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佳境
答案
:D
8
.
解析:首先明确黄果树瀑布的位置位于云贵高原上,根据云贵高原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1)地形崎岖(地无三里平)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⑵
适当距离仰视,感受其形、色、声、动的美感。
⑶外力作用
流水侵蚀
⑷长白山瀑布、庐山三叠泉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
9
.
解析:本题以黄山为例,分析欣赏景观时如何把握时机,并分析如何对景区进行开发。
答案:(1)黄山景观最主要的特色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堪称黄山四绝,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2)夏季,因为海拔高。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且富有变化;同时兼收避暑之效。
(3)C第二节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第二课时)
基础过关(自己动手,驾驭要领)
◆自主梳理
三
.抓住景观特色
1
.景观观赏前:⑴要了解主要景点及其
⑵确定旅游
⑶还要了解景观形成的
,以及
2
.景观观赏过程中:要抓住园林、建筑等景观的节奏韵律
⑴景观的节奏韵律一般分为:
、
、
、
等景区。
⑵景观观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观赏项目、活动方式、
等方面也应保持一定的节奏,将观赏和
结合起来。
⑶
抓住园林的构景方法:主配
、
、框景
。
【探究在线】
.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亲身感受。
四
.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
⑴
和谐生美的自然观:
和
的和谐统一
⑵
在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人文景观的设计、布局的基本思想就是因势、
,使人文景观与
协调,并突出
的作用。(
如五台山中的寺庙、大理三塔)
⑶
非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应与
和谐统一(北方和南方园林格调不一)
⑷
风土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
和谐相处的结果。(
西双版纳的热点风光和傣族风情,内蒙古草原风光与蒙古族风情等。)
五.
以情观景是景观欣赏的最高境界。
⑴综合感受:不仅要通过视觉观赏,还应通过
、
、
、
、等综合感受。
⑵发挥想象:自然景观的
,如山的雄、奇、险、秀等,都是抽象的概念,通过想象才能感知。
⑶移情于景,情景交融。欣赏自然景观时,神思游于自然之间,心随景化,情景交融。
⑷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探究在线】
.你如何才能使你的旅游欣赏达到最高境界。
◆课前自测
1
.在景观观赏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抓住景观特色,选择观赏位置
B
了解景观形成,明确旅游目的
C
参考有关资料,了解旅游价值
D
了解景点分布,确定旅游路线
2
.有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欣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能够对游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B
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地理环境虽然不同,但园林建筑风格却相同
C
我国人文景观的建设和实践都生动地体现了自然和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
D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
3.
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和“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分布对庐山和泰山两大风景区的景观欣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前者说明要移情于景,后者说明要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
B
前者说明要选择观赏位置,后者说明要以情观景
C
前者说明要把握观赏时机,后者说明要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
D
前者说明要综合感受,后者说明要等高望远
4
.有关我国园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再现自然是造园的准则,南北园林风格各异
B
以无限的空间造有限的风景,可使园林层次丰富
C
北方园林色彩素淡,南方园林色彩浓重
D
北方的皇家园林以黑白为主色调
课时达标(夯实基础,决胜千里)
◆夯实基础
1.
.为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效果,园林构景手法中最宜采用的手法是(
)
A.隔景法
B.障景法
C.主配法
D.借景法
2.园林中框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
A.使相邻隔绝的空间彼此贯通与渗透
B.突出主景
C.有目的地优化组织审美对象,达到纯真、精练、集中的景观美
D.从多角度欣赏园林美景的精华
3.对以情观景的正确理解是:(
)
A.以情观景往往不能客观审视自然美
B.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与人的情感无关
C.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欣赏到自然美
D.以情观景,会使自然美在众多旅游者中产生相同或不同的审美结论
4.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A.把握时机
B.抓住景观的特点
C.以情观景
D.选择观赏位置
5.江南园林建筑以黑白为主色调,是为了
(1)显示园主的荣华富贵
(2)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需要
(3)与水乡风光、湿润气候融为一体
(4)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相辉映
A.(1)(3)
B.(4)
C.(2)(3)
D.(1)(2)(4)
6.读“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图回答:
(1)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体现旅游景观的审美形态的哪一类?原因是什么?
(2)该古迹已破损严重,面目全非。
①这主要是受地质作用中
外力的影响所致。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海浪侵蚀
D.冰川
②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这说明文化景观是
的指示物。
(3)金字塔的科学造型、巨大的石块工程,反映了古埃及人民伟大的
文化;古陵寝的气势、风格、雕塑的造型、技艺,体现了古埃及人民灿烂的
文化。
◆学能提升
1.关于自然和人文景观欣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感悟到景观之美
②通过欣赏,视觉不仅能体会到形象美,也可领悟到声音美
③不登山涉水,也会有“行到山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
④发挥想象和移情于景,才会心随景化,情景交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
.我国自然和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体现在(
)
①人文景观的建设与自然景观协调,并突出自然美
②通过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使两者巧妙而和谐联系起来
③古代园林建设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准则
④风俗风情是一定区域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自然景观描述,体现观赏景观时发挥想象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青藏高原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横断山区
C.“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桂林山水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东北平原
4.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尊山”之称的乐山睡佛,观赏要求是(
)
A.把握观赏时机
B.发挥想像,移情于景
C.选择特定位置远眺
D.置身其间,求质求真
5.关于我国园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都以黑白为主色调,
B.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一般采用绝对对称的均衡布局
C.皇家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主宰,建筑色彩浓重,江南私家园林布局讲究与自然协调
D.皇家园林显示皇权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江南园林迎合园主追求荣华富贵的心理需要
6.有关景观特点欣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要深入理解景观的美,就必须抓住景观的特点
B.欣赏园林,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园林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
C.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在于配景的烘云托月作用
D.以有限空间,造有限风景,可以使园林有丰富的景观层次
7.关于自然风景区中人文景观的正确叙述是(
)
A.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主要有诗词楹联、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
B.人文景观的布局,设计体现人对自然的征服和主宰
C.使其与自然景观协调,并突出人文景观
D.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
8.
阅读我国世界遗产的分布情况,回答我国世界遗产的有关问题:
文化遗产:长城(嘉峪关、八达岭、山海关三处)、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陵兵马桶、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布达拉宫、武当山古建筑群、平遥古城(山西)、苏州园林、丽江古城(云南)、颐和园、天坛、大足石刻(重庆)龙门石窟、青城山和都江堰、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和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安徽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云冈石窟
▲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四川)、武陵源(湖南)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文化景观遗产:庐山
(1)上述世界遗产中处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的有哪些?简述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意义?
(2)北京颐和园和苏州园林同属园林景观,试比较其园林建筑风格的差异,以说明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3)江西庐山、山东泰山同为风景名山,其成因是否相同?为什么?
(4)每年的6月22日这一天,我国28处世界遗产中白天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3月21日这一天,日出最晚的是(北京时间)
。
9
.
下列文化现象,与当地哪些自然环境特点有关系。
(1)南方人喜欢吃辣椒及辣食。
(2)南方人过去大量食用熏肉、腊肉,而现在主要食用鲜肉,熏肉、腊肉已成为特色食品。
(3)蒙古族唱歌、跳舞,其抽调浑厚悠扬,其动作奔放;江南小曲细声柔美,舞姿小巧轻盈。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
.解析
:以有限的空间,造无限的风景,园林构景贵在层次,为丰富景观层次,有的用障景法,以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效果。而隔景法,是将园景隔为不同的景区,以丰富景观层次。借景法是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
答案:
B
2
.
解析
:使相邻隔绝的空间彼此贯通与渗透的是层次构景法,而园林中框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之内。
答案:C
3
.解析
以情观景的主观性较强,不同文化背景的观赏者面对相同的观赏对象也会有不同的观赏结果,即使观赏者在不同的心情时观赏结果也有差别。所以以情观景,会使自然美在众多旅游者中产生相同或不同的审美结论。
答案
D
4
.
解析
:欣赏自然景观,不仅要达到悦形、怡情的审美境界,还应追求精神上的升华。景观的欣赏来源于自然,又回归到自然,尤其是从登山涉水中求质求真。
答案:
C
5
.解析:江南园林建筑以黑白为主色调,既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水乡风光,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江南园林为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布局精巧。
答案:C
6.解析:本题是一道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学科综合题。知识跨度大、答题难度也较高。
答案:(1)人工美,是古代埃及人们创造的,反映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①B
②气候干燥
自然环境
(3)物质
精神文化
◆学能提升
1
.
解析:观赏景观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感悟自然景观的美,在观景时要充分调动各种感知器官进行综合感受,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发挥想象,还要登山涉水,以达求质求真。通过视觉只能体会形象美,而不会领悟声音美,不登山涉水,就无法达到求质求真,更不会追求精神的升华。故②③叙述错误。
答案:C
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景观所体现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自然风景区的寺、庙、亭、阁、塔等人文景观的布局、设计都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并突出自然美。此外,人们还通过诗词楹联、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并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联系起来,从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感染力。我国古代园林设计追求再现自然,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基本准则,正确处理自然与人的关系。一方山水一方情,不同环境下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并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答案:D
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发挥想象能力。观赏地貌的酷似造型,只有与想象中的事物或者情景合二为一,才会顿觉天工之巧、美妙绝伦。而其他的自然景观的描述都是真实的,客观的。
答案:C
4
.解析:乐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尊山。只有选择特定位置远眺,才能观赏得到。因为是人文景观不受季节的限制。
答案:
C
5
.解析:我国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既显示出皇权的尊荣与富贵,又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而江南园林规模小,秀水奇石,院树庭花,清雅恬淡,玲珑剔透;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既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追求,又与水乡风光、湿润气候融为一体。
答案:C
6
.解析:要深入理解景观的美,就必须抓住景观的特点。这样才能观赏到景观的最佳效果。
欣赏园林,要了解园林常见的构景手法,才能更好的体会出造园者的匠心和园林的意境。
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在于主景的鲜明突出。园林构景贵在层次,以有限的空间,造无限的风景。
答案:A
7
.解析: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主要有寺、庙、亭、阁、塔等,自然风景区中人文景观使其与自然景观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所以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
答案:D
8
.解析:世界遗产,特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人类罕见且目前无法替代的财产,具体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以及文化景观四类。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古迹和自然遗产将作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加以保护,即使在战争中也不能作为军事攻击的目标。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已有630多个。对我国来说申报遗产一方面,它不仅有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意义,还可以充分体现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并能增强全民的遗产保护意识;另一方面,随着旅游热的兴起,作为旅游景点的世界遗产每年都将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从而吸引全世界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极大关注,掀起到华旅游观光的热潮,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本题围绕我国的世界遗产,考核的知识涉及到了文化、旅游等诸多方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世界遗产的了解。
答案:(1)处于西部地带的有: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甘肃敦煌莫高窟、四川九寨沟、四川黄龙、西藏布达拉宫、四川峨眉山——乐山、云南丽江古城、重庆大足石刻、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等9处。另外,长城跨东、中、西三个地带。世界遗产是世界级名胜,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援助,可以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西部地区可以这些世界遗产为依托,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2)我国古代园林要求再现自然,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基本原则,正确处理自然与人为的关系。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差异。颐和园为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既显示出皇权的尊荣富贵,又与北方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苏州古典园林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典范,规模较小,布局精巧。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既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水乡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
(3)两山成因相同,同为由断层上升而成的块状山。
(4)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寺庙
河北承优避暑山庄周围寺庙
西藏布达拉宫
9
.答案:(1)南方天气潮湿(多云雨,蒸发较多)夏季长。冬季阴冷,吃辣食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抵御由于潮湿不适引起的疾病。
(2)南方天气炎热季节长,肉食不易长期保存,过去家庭没有冷藏设备(冰箱、冰柜等)。所以人们发明了这种美味且易于保存的腌制肉类的方法,现在食品保鲜很方便,加上长期食用腌制食品有害身体健康,于是这类食品不再成为家常便饭,而是偶尔尝鲜了。可见物质文化与自然环境,生产力及科技水平密切相关。
(3)内蒙古高原地形、草原广阔,地广人稀,人们唱歌跳舞声音宏亮,动作开放,体现一种豪放美的风格;而江南水乡小镇,地狭人稠,微风吹拂静静的湖面、小河,人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比较细腻、纤秀、柔和,可见精神文化与自然环境也有一定的联系。